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明憶奶奶(梁衛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明憶奶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清明憶奶奶中國當代作家梁衛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清明憶奶奶

清明節到了,奶奶離開我們也已經二十多年了, 清明時節寫下這篇文章聊以對奶奶以及爺爺、父親的思念。奶奶是典型的農村老太太, 八十多歲的奶奶在我的印象中, 總是彎着腰干農活、幹這干那。爺爺從祖輩就是做木工、搞建築的行家裡手, 昌濰大平原最大的大禮堂就是爺爺帶領我們村的建築隊建的!因此, 因為工程活爺爺常年不在家, 家裡的一切都是奶奶在搭理。

我從小不在老家長大, 所以, 回家見到奶奶時就是彎着腰幹活的樣子。正因為老是彎着腰幹活, 不懂事的倆堂弟就覺得好玩, 一次小堂弟趁着奶奶沒注意, 一下子把奶奶給推倒了, 半天沒有爬起來!這一幕恰被回家養病的父親看到, 父親趕緊把奶奶扶起, 之後, 揪住小堂弟就要胖揍, 卻被奶奶止住了, 說孩子小不懂事, 她被推倒沒關係, 打小孫子她心疼!

奶奶就是這樣有着一副慈愛心腸!在她的勞作下, 老家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我在放暑假、秋假時, 也被父母送回老家干一陣子農活, 既干農活又拉近了跟爺爺奶奶的感情。老家的南邊種着幾十棵大棗樹, 每到秋天爺爺奶奶總是打下紅彤彤的棗子, 洗乾淨後裝進玻璃瓶子裡, 兌上酒, 用塑料薄膜封上口, 製成醉棗。待到冬季、特別是過年時吃, 還真是很可口很不錯的一道春節大菜!這年秋假我回到老家幫爺爺奶奶打棗子, 我小孩子就爬到棗樹的樹杈上, 使勁晃動樹枝, 那熟透沒熟透的大紅、紅里透青的棗子就會落滿一地, 爺爺奶奶拾起後裝進纖維袋子 。一天上午能裝三、五纖維袋子, 下午也能裝三、五纖維袋子。打一天的棗子就能裝二、三十瓶醉棗, 剩下的棗子奶奶放到蓆子上晾曬, 待棗子的水分曬乾後就容易保存, 可以長久地食用。

我長大了工作了, 爺爺奶奶、父親也老了, 我領了工資買了好吃的東西報答他們。可是爺爺奶奶、父親走了!想着他們的那音容笑貌、那背影,我總是忍不住地去思、去念、去流淚。每當清明、春節來臨,我總是特別思念爺爺奶奶、父親,甚至還想着將他們喚回到我的身邊,像以往那樣護着我、寵着我,陪伴在我的左右。可是任憑我怎麼哭、怎麼喊,爺爺奶奶、父親始終是不會再搭理我的, 他們已經去到了遙不可及的天堂,在那裡沒有生活的苦惱, 沒有病痛的折磨,更不被塵俗所累,他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美麗的天堂。

我推開書房的窗戶,想讓這清明時節的風和雨都落在我的近旁,好閉起眼睛幻想着這清明時節的風和雨能攜帶着爺爺奶奶、父親的一絲氣息、一點溫度來到我身邊,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徒然的,是我的異想天開,於是我只得直面他們遠去的現實!現在我的身旁、我的世界、甚至我的每一天,再也沒有可親可愛的爺爺奶奶、父親的伴隨了。

於是, 在清明節美麗溫柔的的清風吹拂時, 我衷心祝福遠在的天堂的奶奶、爺爺、父親一切安好![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