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縣徐溝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清徐縣徐溝堂的福音最早由英國內地會傳教士傳入。聚會是在北關村著名醫生郝老弟兄奉獻的東西兩座院裡,共有43間房屋,十分寬敞!實乃神的恩典!
文革期間「紅衛兵」從當時教會執事韓師愈手裡沒收了教會房產證、教會公章以及弟兄姊妹奉獻的120多元奉獻款。公共禮拜就此停止!大約1966年到1967年間北關大隊占用了教產至今。占用期間,部分房產出售與村民,部分房屋拆掉又重建後北關村委會使用.
80年代宗教政策落實後,公共禮拜又重新開始。可教產遲遲不能落實!聚會先後在張朋澤弟兄、何美英姊妹、老田弟兄家舉行。因場地狹小,教產問題急需解決!感謝神的恩典,先後在張朋澤、何美英、劉昌烈、王桂梅、黃轉琴、王淑英等同工的同心協力工作下教產最終得以落實!因舊教產四分五裂無法歸還,經北關村委會、徐溝鎮政府、清徐縣宗教局、土地局、城建局批准,把本堂現所在地置換為教堂新址。並允許建造新禮拜堂!
教堂簡介
本堂占地1.92畝,主堂於2002年在太原市基督教兩會會長張恩來牧師和王晨星牧師以及其他同工的大力支持下開工建造,於2003年6月竣工!會堂占地500多平米,可納600人聚會,分上下兩層。外觀典雅、莊重神聖得眾民稱讚,榮耀歸於我主耶穌基督!哈利路亞!
2004年5月1日主堂獻堂,聚會至今。付堂綜合樓於2011年6月19日開工建造2011年9月8日主體建成。占地300多平米,分3層,共計900多平米。用於辦公、住宿、接待、餐飲等事工。
本堂建成後先後由王志強教士、霍成西教士、高峰傳道牧養。2010年7月因兩會事工調整,差遣喬燕永弟兄在此做牧養工作至今!
本堂現任法人代表是王淑英執事。現有信徒500多人,主日聚會70至100多人,聖餐聚會有150至200多人。大型聚會有300多人,聖誕節聚會有1000多人。詩班有30多位同工,樂隊有20多位同工。本堂設有教務組、財務組、接待組、後勤組。執事有12位!神學生有2位。
聚會時間為周五下午查經禱告,周日下午主日崇拜!20多個聚會點分別在周一到周六下午查經聚會!每聚會點聚會人數在10至40人之間不等,分別由本堂各點傳道員帶領聚會。
教堂的產生
在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 ↑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