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合影留念)原圖鏈接來自 清華大學主頁 的圖片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源於1928年設立的市政工程系,在我國環境工程學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逐步發展壯大。1977年建立我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1],1984年成立環境工程系,1988年被評為我國唯一的環境工程重點學科;1997年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系,2001年和2007年兩次蟬聯環境工程國家重點學科,2009 年和2013年兩次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第一名;2011年在清華大學喜慶百年華誕之際發展為環境學院。

目錄

學科方向

歷經幾代清華環境人的辦學實踐和努力探索,學院逐步明確了自己的發展使命,即發展高質量環境教育,為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性複合型領導力人才;開展前沿交叉與應用性基礎研究,推動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管理及相關學科領域理論與實踐發展 ;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幫助行業、社會及政府制定重大環境戰略並解決緊迫環境問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目前,學院已構建起以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管理三大學科方向為基礎,涵蓋多要素多介質的綜合性、交叉型學科體系,形成了以錢易院士、郝吉明院士、曲久輝院士、賀克斌院士等為學術帶頭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不斷產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辦學品位和學術追求;培養了一大批潛心科學研究、從事環境治理、投身環保產業的優秀人才,並長期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和「科技委環境學部」主任單位 ;建立了「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巴塞爾公約亞洲太平洋地區培訓和技術轉讓區域中心」等7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以及以「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為核心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為國家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技術解決方案和決策管理支撐。

人才培養

「十四五」是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時期,也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時期。環境學院將進一步突出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的引領作用,將服務國家戰略放在首要位置,建立適應未來挑戰的學科體系,培養創新性複合型人才[2],堅持自由探索的良好學術生態,提升交叉融合的新型創新能力,持續產生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推動解決區域和全球性環境問題,加快進入全球頂尖環境學科之列。

視頻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相關視頻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2016年學生節「鏡像世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學生節環43DV劇分手筆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