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說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說服之本,在於輸出有價值的觀點和有魅力的表達,而這正是競技辯論活動所訓練的核心能力。因此,本書以「深度說服」為名,從競技辯論的基本環節入手,介紹了一系列被華語辯壇驗證有效的表達技巧和思考方法論,並將之延展至生活、職場的各個具體場景中。
近年來,由於辯論類綜藝節目《奇葩說》的爆紅,辯論的價值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發覺。而我們相信除了娛樂功能之外,辯論更是一項極好的、能幫助人提升思考表達能力的訓練工具。在這本書中,我們希望能略盡綿薄之力,讓你對華語辯論這項意義非凡的活動有所了解,更期待書中的硬核知識與實用技巧,能對你的生活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梁秋陽,超級辯手品牌聯合創始人、前中山大學辯論隊教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組委會副主席、2018華語辯壇老友賽冠軍、《奇葩說》辯手。
同時,《奇葩說》辯手黃執中、胡漸彪、顏如晶、劉京京亦用多年實戰辯論經驗,在書中提綱挈領、簡明扼要地傳授辯論技巧,幫人快速提升說服能力。
[編輯推薦]
◆辯論達人傾囊相授的說服技巧:《奇葩說》主持人馬東傾情推薦,明星辯手黃執中、馬薇薇作序力薦,胡漸彪、顏如晶、劉京京等撰文參與內容製作,讓你深層次、全方面理解說服的本質。
◆普通人的防洗腦指南:很多人認為辯論是專業辯手、高端玩家的專利,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關係不大,其實是錯誤的想法,普通人如果能掌握一些辯論的技巧,既能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被商家營銷洗腦,也能高效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獲得認同。
◆日常溝通說服指導手冊:閱讀此書,你將獲得一套好玩有趣的辯論學習工具,幫你從根本上提升說話表達能力;專業的辯論技巧,偷窺辯論世界的無限精彩;國際華語辯論達人指導下的說服訓練,讓你在日常溝通時有足夠的觀點智識、足夠的表達能力,免於和人無價值地爭論、「撕逼」。
◆直擊思維盲點的邏輯訓練寶典:如果你是工作溝通中不知如何表達個人觀點的職場人,明知道對方的觀點很荒謬卻不知如果反駁的人,容易別他人蠱惑,需要說服他人甚至是吵架中能輕鬆反駁他人,亟待精進個人辯論技術的的新老辯手,那麼恭喜你,這本書將為你解決困惑。
原文摘錄
「腳手架」( InstructionalScaffolding)這一概念最早來自發展心理學,指的是為「差一點就可以夠到」的學習者提供一個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從而幫助其進行自我躍升。 就是:「凡是有意義的話都有可能錯,凡是不可能錯的話都沒有意義。」
書評
有兩家粥店,門店相鄰,每天的客流量以及門店門店服務質量都差不多,但是兩家的營業額差距卻很大。後來發現,差異就在於一句問話。
效益好的店,服務員總是會問:請問您加一個蛋還是兩個蛋。顧客一般回答一個或者兩個,很少有人回答「不加」的。另一家店服務員則是問:請問要不要加雞蛋。顧客的回答就是「加」或者「不加」。
不同的提問極大的影響了兩家店的效益,可見提問非常重要。有的時候,甚至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可是,對於一個不太會提問的人,如何學會提問呢?
《深度說服》給出了一個簡單易學好用的答案。
《深度說服》由《奇葩說》的辯手梁秋陽主編,書中匯聚了奇葩說中一眾選手的辯論經驗,作者從競技辯論的基本環節入手,介紹了一系列被華語辯壇驗證有效的表達技巧和思考方法,以及如何將他們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結合的技巧。
閱讀並且練習這本書中的方法,可以直擊思維的盲點,極大的提高思辨和表達技能,進行高效的思考和表達,而提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可是怎樣的提問才算是好的提問呢?
就像「能夠解決問題的工具才是好工具」,同樣,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提問,才是好的提問。我們的提問一定是有目的的,根據不同的目的可以進行不同方式的提問,今天重點給大家分享引導性提問。
引導性提問,其實是一種植入想法的提問,即通過提問,引導對方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正如開頭故事中效益好的粥店服務員的提問:「請問您要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服務員的提問不是問顧客是否加雞蛋,而是直接引導了顧客的思維——加雞蛋,所以顧客的考慮是加幾個雞蛋。
引導性提問,可以在不告訴對方答案的前提下,在聽到問題的人的腦海中植入你的想法,讓對方順着你的思路走,最終達成你的目標。
如果只是簡單的提問,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可能會事半功倍,正如故事中的另一個服務員,雖然她也希望顧客加雞蛋,但是因為不會提問,所以顧客考慮的只是是否加雞蛋而不是加幾個雞蛋,加雞蛋的人數也與她期待的人數相差甚遠。
那麼如何進行引導性提問呢?
提出引導性提問的一個原則和兩個技巧:讓問題代替回答的原則,以及旁敲側擊、逆向激勵的技巧。
讓問題代替回答
所謂讓問題代替回答,就是只需要提問,對方就會順着你的問題,意識到你想提出的主張,給出你想要的答案。
怎麼做才能讓問題代替回答呢?
在競技辯論中,辯手最常用的引導式提問的模板是兩種——「描述困境,尋求解決」以及「揭示現象,暗示原因」。
比如說,針對「環境保護比經濟發展」這個話題,如果想用問題代替回答,可以這樣問:
曾經清澈見底的河流,如今散發出一陣陣令人窒息的惡臭;曾經的碧空萬里,如今一片暗沉,一年365天,甚至有350天都見不到湛藍的天空;曾經健康的人們,現在卻被各種各樣的疾病困擾着,這些都是因為什麼呢?我們曾經希望活得更好,現在我們有錢了,可是,我們活得更好了嗎?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讓問題代替回答是引導性提問的基本原則,如果希望提問的引導效果更強,就需要兩個技巧的配合。
旁敲側擊
所謂旁敲側擊,就是不正面進攻,不直接否定或者打擊對方的結論,而是從其他前提切入,先誘導對方承認前提,最終達成承認結論的目的。
這是一種比較迂迴的策略,相對於直接的打擊或者否定他人觀點,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逆向激勵
逆向,就是反向,逆向激勵就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提問,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不妥,重新進行思考。
對於引導性提問的一個原則兩個方法,用得比較好的就是我們都熟悉的《觸龍說趙太后》這個故事。
趙太后剛執政,秦國就緊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時,齊國卻要求長安君做人質。長安君是趙太后最小的兒子,趙太后自然不同意。
大臣們為了國家利益,紛紛勸諫,趙太后很生氣,聲言誰再敢提讓長安君為人質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臉上吐口水」。
在大臣急的團團轉的時候,老臣觸龍出馬了。
觸龍先向趙太后求一個官職給小兒子,兩個人在愛小兒子上站在了統一戰線,然後說趙太后愛女兒燕後甚於愛小兒子長安君,趙太后不承認,認為自己更愛小兒子。
觸龍說,父母愛孩子,都會為他考慮長遠的利益。太后把燕後嫁出去的時候十分傷心;燕後走了也十分想念。但是祭祀的時候卻說千萬不要讓她回來,這樣做不就是為她長遠考慮、希望燕後有子孫相繼為燕王嗎?
趙太后認為觸龍說的對,確實如此。
觸龍又問趙太后從現在的趙王上推至成為國君,當時受封為侯的子孫的子嗣現在還繼承其封爵的是否還有存在的。太后說沒有。
觸龍又問其他諸侯國有沒有,太后說沒聽說過。
觸龍這才說不是這些君王的子孫不好,而是因為他們無功受祿,所以當君王不再了,他們沒有保護者了,就危險了。長安君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
聽完觸龍的話,太后直接說了一句「任憑您把他派到哪兒去。」
如果觸龍直接說趙太后若不派長安君做人質,長安君沒有建功立業,以後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估計趙太后會直接把他扔出去。但是通過旁敲側擊和逆向激勵的方式,就成功的說服了趙太后。
引導性提問的使用範圍非常的廣泛。我們總會遇到需要對方接受我們觀點的時候,不妨試試引導性提問,通過提問引導他人的思維思路,決定對方的思維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