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中文學名: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總部地點:深圳市光明新區高新技術園區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星光電)是由深圳市政府和TCL集團合資成立的生產液晶面板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於2009年11月6日,是首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單位。該公司產品全線覆蓋大尺寸電視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面板,曾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基本內容

  • 公司名稱: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2009年11月16日
  • 公司簡稱:華星光電
  • 總部地點:深圳市光明新區高新技術園區
  • 公司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 國家:中國

企業簡介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光電),註冊資本 183.4億元,投資總額超 1500億元(t1[1]+t2[1]+t3+t4+G11),其中,投資 538億元的G11項目是深圳市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深圳市政府重點推動的項目。2012年初,華星光電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深圳液晶平板顯示)」。

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條完全依靠自主創新、自主團隊、自主建設的高世代面板線。項目於2010年1月16日開工建設,2011年8月8日建成投產,2011年10月12日開始量產,其主要產品為26英寸、32英寸、37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面板,設計產能為月加工玻璃基板10萬張。

華星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得到了國家部委、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項目從打樁建設到開始量產只用了19個月的時間,是目前為止,國內外同類企業建設中速度最快的項目,華星項目的建設也再次體現了「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

華星光電打破引進國外技術與人才的常規路,通過自我組建技術團隊,進行技術路線圖的自我設計,打造了一條專屬於華星光電的自有產業鏈條。

依靠獨特的三級人才梯隊戰略,華星光電在業內廣納賢良,公司匯聚了台灣、韓國業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頂尖技術人才,截至2012年3月,公司各級人才3200餘人,其中技術、研發、管理人才超過1000人,各級優秀人才的聚集將是華星項目成功的最大保證。公司獨立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HVA技術,其穿透率指標處於業界領先水平,在中國、美國、PCT的專利申請超過500件。

2012年3月,華星光電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110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顯示屏「中華之星」,於3月9日在北京正式發布,展示了華星光電在「集成創新」的道路上所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奠定了依靠自主創新的華星光電在國內平板顯示行業的領先地位,並具備了比肩世界一流企業的創新潛力。標誌着我國顯示器時代往前邁出歷史性一步,實現了中國視像行業先進顯示技術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繼日韓後成為掌握自主研製高端顯示科技的國家。

華星光電項目落戶深圳,對於我國在建立平板顯示產業競爭力和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新型液晶面板顯示產業作為國家「十二五」重點規劃與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華星項目的投產將極大的改變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國產化配套能力。

華星光電是目前深圳市政府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也是深圳市政府重點推動的項目。 由中建一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建八局,中鐵十九局承建,工程工期399天。工程中重難點廠房:陣列彩膜廠由中建一局建設發展承建,首次採用無高架地板的華夫板,大大減少工程投資。

企業意義

液晶面板顯示產業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產業,迄今國內自主創新建設的最高世代TFT-LCD生產線——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落戶深圳,標誌我國在建立平板顯示產業競爭力和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方面邁出關鍵一步,也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一個新的里程碑。[1]

企業成效

華星光電選址在深圳市光明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2010年1月16日開工建設,2011年8月8日建成投產,2011年10月12日開始量產,其主要產品為28英寸、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面板,設計產能為月加工玻璃基板10萬張,年生產液晶電視模組1700萬塊。華星光電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將徹底改變我國平面顯示產業「缺芯少屏」的現狀。

專業要求

光電類、材料類、物理類、化工類、電子類、機械類、通信類、計算機類、數理統計類、工業工程、管理類,財務類等

企業合作

2018年11月12日,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與廣東聯通簽署5G創新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在5G的技術驗證、創新應用、生態圈構建、業務孵化等領域展開重點戰略合作。

參考文獻

  1. 華星光電,看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