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淮陰平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淮陰平楚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是以楚漢相爭的歷史為題材而創作的琵琶獨奏曲,樂譜最早見於《華秋苹琵琶譜

樂曲整體可分為三部分,由十三段帶有小標題的段落構成,分別是:列營、吹打、點將、排陣、走隊、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項王敗陣、烏江自刎、眾軍奏凱、諸將爭功和得勝回營。該曲以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垓下之戰的史實為內容,用標題音樂的形式描繪了激烈的戰爭場面,雖為史實,卻也不乏豐富的感情色彩

作品流傳

流傳概況

在現有資料中,最早記載有《十面埋伏》琵琶譜的是《華秋苹琵琶譜》(1819年初版,全稱是《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以及《鞠士林琵琶譜》(鞠氏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人,簡稱鞠士林譜);其次是《檀槽集》(1842年抄本)、《陳子敬琵琶譜》、《李芳園琵琶譜》(1895年初版,全稱是《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簡稱李氏譜);再次是《瀛洲古調》(1916年)、《養正軒琵琶譜》(1926年初版,簡稱養正軒譜)、《汪昱庭琵琶譜》等。在上述各家琵琶譜中,對該曲曲名稱作《十面埋伏》的有《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瀛洲古調》等;簡稱作《十面》的有《華秋苹琵琶譜》《養正軒琵琶譜》等;也有改稱作《淮陰平楚》的,如《李芳園琵琶譜》《汪昱庭琵琶譜》等(在改稱作《淮陰平楚》後,在曲名下注有「即《十面埋伏》」的文字)

不同流派在《十面埋伏》上體現着不同的記譜和演奏。清朝末期,《十面埋伏》便有無錫派、平湖派、崇明派、浦東派和汪派的不同演奏以及傳譜。其中,無錫派以華氏譜為基礎,平湖派以李氏譜為基礎,崇明派以《瀛洲古調》為基礎,浦東派以鞠士林譜、養正軒譜為基礎,汪派則與浦東派同宗但又多方吸收其他風格。而至20世紀70年代以後,該曲多使用琵琶演奏者劉德海的演奏譜。劉德海的演奏譜有兩種版本:1976年的演奏譜較短;1982年進行了整理,在某些段落方面加以調整

作者辨析

趙氏考證

學者趙後起經考證後認為,作者是明末有「湯琵琶」之稱的湯應曾。湯應曾自幼酷愛音樂,曾拜陳州(今河南淮陽)蔣山人為師,能彈百餘首古曲。趙後起認為,由湯應曾完成的《楚漢》,即是琵琶曲《十面埋伏》。此外,湯應曾的朋友、明末清初的作家王猷定在他所著《湯琵琶傳》中,描述了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文中寫道:「《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鬥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至烏江有像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林氏推測

琵琶演奏者林石城在進行相關研究後認為,該曲的創作年代、作者姓名雖未有確切材料,但可以推測:創作的年代,早於唐朝的可能性較小。原因包括兩點。第一,最初傳入的曲項琵琶只有四個音柱;唐代的壁畫、雕塑、圖畫中的琵琶大都也是四個音柱;日本正倉院藏唐嵌螺鈿琵琶也只有四個音柱。故音柱少、音域窄,不可能演奏該曲。第二,琵琶獨奏約至唐朝時才較盛行。所以,他認為作者並不是楚漢相爭時期的人,而是後人把數百年或一千餘年以前楚漢相爭的故事作為題材,創作了該曲 。

曲體結構

結構對比

不同流派在《十面埋伏》的樂曲結構、篇幅長短、段落總數和段落小標題等方面存在着異同。例如養正軒譜、李氏譜由十八段組成,《瀛洲古調》由十三段組成,汪派由九段組成 [8] ,劉德海則由養正軒譜刪節、合併成十一段組成等等 。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會把十八段中的後五段刪去,僅演奏到第十三段,樂曲高潮部分就結束全曲 。

整體分析

《十面埋伏》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形式。全曲可分為三個部分,基本包括十三段,每段冠以概括性較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1]

參考文獻

  1. 楚水古韻美興化 楚情墨潤清江浦,新華訪談網 2018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