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淑陽鎮地處中國河北香河縣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西距北京50公里位於首都的東大門,淑陽鎮總面積52.33平方公里,轄53個行政村,耕地42248畝,常住人口134065人(2017年) 。2006年,淑陽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05.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9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10元。
2019年10月,淑陽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基本情況
淑陽鎮(Shuyang Zhen)位於香河縣中部偏西,潮白河南岸。是香河縣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面積52.46平方千米,耕地42248畝,人口6.49萬人(2002年),長住人口36000人。轄10個社區、5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西店子村。通唐、夏(墊)安(平)公路過境。西距北京50公里,位於首都的東大門。鎮區北部與北京市接壤。京津高速公路擦鎮而過,京瀋高速路在淑陽鎮留有出口處,北京938路公交車設有站口,上京下衛猶如趕一趟大集。淑陽鎮通訊、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網絡齊全。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05.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9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10元。
淑陽鎮文明創建活動淑陽鎮歷史上曾被稱作淑陽郡。燕王朱棣掃北時,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曾有在此建都的設想。
產業發展
淑陽鎮落實香河縣淑陽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工業立鎮的經濟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工業項目建設,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園區搭建工業項目平台。淑陽鎮把淑陽工業園建設作為工業項目發展的重要載體,鎮先後投資2000萬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區內已實現"六通一平"。在完善園區硬環境建設的同時,淑陽鎮對入區企業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進區項目從立項、審批到簽約,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力爭一個"窗口"對外,為企業的發展開通了"綠色通道"。淑陽工業園區入駐企業已達49家。
淑陽鎮為加大對園區入駐企業的科技支持力度,投資240萬元成立了科技研發中心,主要負責為區內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工業園的壯大為工業項目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特色產業支撐工業項目發展。作為淑陽鎮第一特色主導產業的家具業,香河家具城展廳面積已擴增到80萬平方米,年交易額將突破23億元,成為北方最大的家具批發市場。家具生產製造企業遍布城鄉,多達70多家,還誕生了"淑陽"、"森得利鑫"等知名品牌。家具業的發展帶動了與之配套的泡沫、板材、無紡布、襉花、壓延膜等行業的空前發展。投資1億元的潮白木業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希泉泡沫廠、投資5000萬元的匯利豐壓延塑膠有限公司等一批工業大項目紛紛落戶淑陽。紙製品包裝業是淑陽鎮培植起來的第二條產業巨龍。淑陽鎮紙製品產量已占到全省產量的50%以上。 二次創業促進工業項目騰飛。解放思想、破滿克慢,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鼓勵企業擴大再生產。淑陽鎮多次組織本地企業家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並引導企業進行國際標準體系認證,已有16家企業拿到了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同時幫助企業新上項目選址,多次組織土地、城建等相關部門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征地、資金、供電等棘手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華鑫有限公司經理魏江靠早期生產泡沫積累了部分資金,準備再辦一個企業時,淑陽鎮領導積極向他推薦無紡布項目,並陪同他進行市場調查,成立了中國首家生產紡粘紡柄輪長絲無紡布的私營企業--華鑫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擁有三家大型企業的華鑫集團。2010年,該集團又投資1億元建立了華鑫高檔無紡布項目,從意大利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已正式運營生產。
旅遊產業
發揮淑陽鎮區位優勢、深挖歷史資源,在美化環境、觀光旅遊的基礎上,深度拓展荷花產業,着力發展一、三產業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為帶動周邊就業創收、企業形象提升、促進招商引資、推動鎮域經濟發展,加快"美麗香河、和諧淑陽、幸福家園"建設步伐創造條件。為充分挖掘和弘揚香河深厚的荷花歷史文化,香河縣大力開展荷花之鄉創建,全面創響"水潤荷香、北國江南"生態品牌。按照"香河幽香、河中有荷"思路,構建"多點開花、景色相連"布局,綜合打造系列荷花景觀。擴大香河第一城現有荷花種植規模,形成百畝珍奇荷花景觀園,豐富第一城荷花節文化內涵;在原有3000畝藕荷種植基礎上,重點擴大慶功台村藕荷種植規模,打造萬畝藕荷基地,大力推介"荷花之鄉"品牌,打造5A級旅遊景區。開發潮白河秀水街大橋生態公園和大香線潮白河大橋東側荷花園,構建潮白河生態公園,已栽植觀賞性花蓮60餘萬芽;在國華影視基地上下游2000多米範圍內,打造園林景觀和文化創意園區相結合的示範點,已栽植荷花50餘畝,將成為京津冀地區著名的消夏賞荷盛地之一。[2]
經濟發展
用上電腦了2000年來,勤勞、智慧、好客的淑陽人舉改革旗。走開放路、打京津牌。唱特色戲,築巢引鳳,發展自己,己與英、日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有35家。高氏集團成為省內最大的紙製品包裝企業。12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淑陽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4.7億元,財政收入46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87元,是省百強、市十強鄉鎮之一,並一舉跨入"中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行列。抓往淑陽鎮國加入WTO和地處大北京經濟圈腹地,辦奧、香河縣建市興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諸多機遇,淑陽鎮黨委、政府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平台,在鎮工貿小區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鄉鎮企業示範區、中國鄉鎮企業科技園區的基礎上,繼續堅持做大做強園區經濟,"一園四個市場"新格局基本形成。上萬畝的工業園全面啟動,其中占地7000畝的廊坊市首家台商工業園初具雛形;家具城市場展廳面積己位居中國第三位,成為"南有順德、北有香河"淑陽鎮國北方最大的家具批發市場,家具業被省政府評為"全省十大特色產業",受到省委書記白克明的高度評價;北方五金建材城市場、家居裝飾材料市場。鋼材市場邊建邊招商,兩個億元大項目在市場落戶。同時,農業產業生機勃勃,鎮區內農字型企業正大公司被省政府命名為"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鎮大楊苗木公司通過國家二級資質認證。 人氣正旺的淑陽與時俱進,昂揚向上,全省一流的現代化高中,20萬平米新型住宅小區及水廠、污水處理廠等正在開發建設中,淑陽這片水肥土厚的風水寶地,投資置業的熱土,有着優良的投資環境和誘人的發展前景,蘊育着建功立業的無限商機。
村鎮建設
領導視察創建文明村鎮活動,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廣大農民群眾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動實踐。改革開放以來,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堅持從抓戶、抓村入手,形成了創評文明戶、文明村、文明小城鎮、"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等基本形式,在提高農民素質、樹立文明鄉風、促進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11月,解放軍駐河北省保定市某部與新城縣崔中旺村群眾開展了軍民共建文明村活動,黨中央對此項活動作了高度評價並在中國推廣。隨後,中宣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先後召開中國農村文明村鎮建設座談會和中國文明村鎮建設匯報會,推動了文明村鎮活動的廣泛開展。1994年7月,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在河南林州市(原林縣)召開中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座談會,推廣林州市弘揚艱苦創業精神的先進事跡。從1996年開始,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會同有關部門每兩年召開一次中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推出一個先進典型,先後總結推廣了湖北竹山縣創建"十星級文明戶"、山東文登市"為農民辦實事、引導農民奔小康"、遼寧開原市"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河北廊坊市"創建文明小城鎮"、廣西百色區域性連片創建、海南創建文明生態村、貴州遵義市"四在農家"和山東東營市"文明信用戶"等先進經驗,推動創建文明村鎮工作步步深入。 1995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宣傳部、農業部關於深入開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若干意見》,對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1996年12月,中宣部等部門聯合發出《關於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在中國農村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隨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淑陽鎮黨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任務,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按照新農村建設的20字基本要求,以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着力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着力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建設新環境、發展新文化,進一步提高了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2005年10月,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北京豐臺區王佐鎮南宮村等494個中國文明村鎮,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呈現出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發展狀況
淑陽鎮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帶領全鎮人民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推進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使這片具有上千年歷史的"風水寶地"呈現出政通人和、事業發達、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喜人景象,先後跨入河北省百強、廊坊市十強、全縣首富鎮行列,成為省、市精神文明示範區、示範鎮。先後獲得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政務公開先進單位、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衛生鎮、全國文明村鎮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30多項。2010年,又再次蟬聯"全國千強鎮"稱號。淑陽,正以其迷人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文明風彩。[3]
歷史沿革
淑陽鎮歷史上曾被稱作淑陽郡。燕王朱棣掃北時,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曾有在此建都的設想。
1956年建城關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淑陽鎮。
1996年金辛莊鄉、大羅鄉併入,幅員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