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淋菌 |
淋菌引發淋病的病原體是"淋病奈瑟氏菌",即俗稱的淋球菌、淋菌,淋菌是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其大小為0.6~0.8um。淋菌非常 嬌嫩,最怕乾燥,在乾燥環境中1~2小時即死亡。不耐熱,在55℃時5分鐘死亡。42℃時5~15分鐘死亡。在室溫內1~2天死亡。但是,淋菌適宜在潮濕、溫度35℃、含有2.5‰~5‰二氧化碳的環境中生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淋菌 [1]
外文名稱 Gonococcus
形態 卵圓形或豆形
發現 1879年
發現
1879年,奈瑟從35例急性尿道炎、陰道炎及新生兒急性結膜炎病人的分泌物中,分離出淋病雙球菌。1885年,Bumm在人、牛或羊的凝固血清培養基上培養淋球菌獲得成功,將菌種接種於健康人的尿道內也可產生同樣的症狀。至此,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體的結論始告成立。
形態
形態與染色淋球菌呈卵圓形或豆形,菌體長0.6~0.8µm,寬約0.5µm。常成對排列,鄰近面扁平或稍凹陷,像兩粒豆子對在一起。無鞭毛,不形成芽孢。在急性感染的機體內,其形態較典型,多位於細胞漿內。慢性期則在細胞外。淋球菌革蘭染色陰性。用鹼性美藍染色時,菌體呈藍色。用Pappehheim Saathof染色時,菌體呈紅色,背景為天藍色,十分清晰。
結構
菌體結構淋球菌的致病主要與菌體外面的結構有密切關係。淋球菌外面結構為外膜,外膜的主要成分為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膜蛋白可使淋球菌黏附於人體黏膜上,通過細胞吞噬作用進人細胞,在細胞內大量繁殖,導致細胞崩解,淋球菌擴散到黏膜下層引起感染。菌毛易黏附於子宮腔和口腔上皮細胞表面,有致病力及傳染性。
抵抗力
淋球菌較為嬌嫩,最怕乾燥,適宜在潮濕、溫度為35~36℃、含2.5%~5.0%二氧化碳的條件下生長,其生長的最適pH為7.0~7.5。淋球菌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當差,在完全乾燥的環境中1~2h即死亡,但若附着於衣褲和被褥中,則能生存18~24h,在厚層膿液或濕潤的物體上可存活數天。在50℃僅能存活5min。淋球菌對常用的黏膜殺菌劑抵抗力很弱。中科院微生所以常用的潔陰洗液作測試,淋球菌在潔陰洗液作用下1min內全部被殺滅,淋球菌對可溶性銀鹽也很敏感,1∶4000硝酸銀溶液可使其在7min內死亡,使膿液中的淋球菌2min內死亡。1%苯酚(石炭酸)溶液能在3min內將其殺滅。除耐藥菌株外,淋球菌對抗生素敏感,但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濃度逐漸有所提高。
培養
淋球菌培養要求高,一般不易培養,需在培養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在RH6.5-7.5,溫度35-37℃,含5%-10%二氧化碳環境中生長迅速。抵抗力弱,不耐乾燥和寒冷,42℃存活20分鐘,50℃僅存活5分鐘,100℃立即全部死亡,對一般消毒劑敏感,對磺胺、青黴素較敏感,但易產生耐藥性。國內採用巧克力瓊脂或血瓊脂培養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選擇地抑制許多其他細菌生長。在36℃,70%濕度,含5%-10%CO2(燭缸)環境中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培養後還需進行菌落形態,革蘭氏染色,氧化酶試驗和糖發酵試驗等鑑定。
宿主
人類是淋球菌唯一的自然宿主,淋病主要由性接觸而傳播。淋球菌侵入泌尿生殖系統繁殖,男性發生尿道炎,女性引起尿道炎和子宮頸炎。如治療不徹底,可擴散至生殖系統。胎兒可經產道感染造成新生兒淋病性急性結膜炎。人類對淋球菌無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後免疫力不強,不能防止再感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