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淋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淋失是一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淋失(生物學術語)一般指淋容作用

淋容作用,是指一種透過天然下滲雨水,或人工灌溉,將上方土層中之某些礦物鹽類或有機物質溶解,而將之移往較下方土層中之作用。在多雨地區內,地面如排水不良,雨水必向下滲透。由於雨水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已微含酸性,滲入土內,再和有機質或礦物質分解所產生之各種酸類混合以後,其酸性更強,於是可將土內之石灰質與其他可溶之鹽類溶解沖走,一些較難移去之氧化鐵質與黏土等,則被沖積在土壤剖面之B層當中。 在雨水充足地方,淋容作用常遺留下較具酸性而貧瘠之土壤,曰酸性土。當中包括磚紅土、熱帶紅土、紅土、灰棕土、白灰土與苔原土。淋容作用為地表重要之一種風化作用。有時可形成礦床。如當初之地表岩石,其成分為矽酸鹽,則經過淋容之後,在殘留之土壤當中,有時可含有多量之含水氧化鐵,這便成為鐵礦床;如含有多量之含水氧化鋁,便成為鋁礦床,又叫鋁土礦此類礦床,總稱殘積礦床。在石灰岩地區中,經過長期淋容後,可使大量岩層消失,有時亦殘積成鋁礦床。

相關影響

淋溶作用強的地區多雨。由於雨水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已微含酸性,滲入土內,再和有機質或礦物質分解所產生之各種酸類混合以後,其酸性更強,於是可將土內之石灰質與其他可溶之鹽類溶解沖走,一些較難移去之氧化鐵質與黏土等,則被沖積在土壤剖面之B層當中。在雨水充足地方,淋容作用常遺留下較具酸性而貧瘠之土壤成酸性土如我國的紅土。

由於淋溶作用的影響在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生成的富鋁化酸性土壤,前者分布在乾濕季變化明顯的地區,澱積層呈紅棕色或桔紅色,剖面下部有網紋和鐵錳結核,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為1.9~2.2,粘土礦物含有高嶺石、水雲母和三水鋁礦;後者分布在多雲霧,水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川、黔兩省為主,以土層潮濕、剖面中部形成黃色或蠟黃色澱積層為其特徵,粘土礦物含有較多的針鐵礦和褐鐵礦。

由於淋溶作用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林木生長,危害漁業生產(pH值小於48時,魚類就會消失);其中酸雨的形成對腐蝕建築物、工廠設備和文化古蹟也危害人類健康。因此,淋容作用已被公認為全球性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