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城鎮上莊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潤城鎮上莊村位於陽城縣潤城鎮東北,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在過去的歲月里,這裡人才輩出,其中以明代吏部尚書王國光最為著名。[1]
中文名稱: 上莊村
行政區類別: 村
地理位置: 陽城縣潤城鎮東北
人 口: 980口
經濟概況
上莊村位於陽城縣潤城鎮東北的可樂山腳下,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吏部尚書王國光的故鄉,全村共有居民360戶,980口人,耕地400畝。村裡有煤業公司、塑鋼門窗廠、洗煤廠等骨幹企業。2008年全村社會總產值61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990元。近年來,上莊村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自身實際出發,堅持「扶持民營企業,做大煤炭產業,開發旅遊事業」三大戰略方針,通過理清發展思路,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文明和諧。在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上級政府授予「寬裕型小康村」、「文明和諧村」、「生態園林村」等榮譽稱號。大明王朝的金鑾寶殿裡,曾端坐着一個上莊人,他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王國光。正是王國光的成功,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學人心中激起圈圈漣漪。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於是,這個時期形成了「讀書可榮身,耕冶可致富」的重教入仕文化,歷經兩個朝代數百年而不衰,留下了「郭峪三莊上下佛,舉人秀才二千五」的民謠。
歷史人文
上莊村牌樓那些進士和舉人們,在居官期間或致仕以後,為光宗耀祖,也為官場應有的排場或致仕後的舒適生活,不惜大把金錢,營造理想的安樂窩。依現時的上莊為例,其古建民居最早的是明代成化年間。這期間,白巷裡誕生了第一個舉人,叫王遵,是王國光的曾祖父。他是個紳士,自然有錢,大概就是從他開始,注重建築文化,營造理想的人居環境,從此拉開了古建築群的序幕。王國光修建了「天官府」,由尚書第、司農第、王氏祠堂等建築組成,王國光侄、湖廣參政王淑陵修建了進士第;王國光之孫、山東參政王征俊修建瞭望月樓、參政府、廳房院、仰山居等建築;民國年間時任山西省綏靖公署秘書處副處長樊次楓修建了樊圃新院、樊氏宗祠、花園等建築。歷經四百餘年,上莊終於建成了群山環繞,綠水串珠,四合院星羅棋布,望樓高聳雲天,頗具幾分江南水鄉特色的建築群落。這就是耕讀文化與自然天成之趣融合中形成的獨特村落布局,居住著名臣、碩儒、巨賈極其後裔。當我們用文化的目光欣賞這些建築時,你就會發現許多文化的奧妙。上莊村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從明代中葉至清初的百餘年裡,這裡共湧現出了五位進士,六位舉人,貢、監生員等有數百人之多。歷史上令陽城人引以為榮的「十鳳齊鳴」中,就有兩位上莊人。天官王府是以王國光及其後人數代相承建成的大型官居建築群,現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院四十餘處,體現了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範。2008年,上莊村以其獨特的古建人文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發源於霍山腳下二郎神溝的沁河是山西第二大河流,其中168公里流經晉城境內,在沁水縣端氏鎮至陽城縣潤城鎮之間長不過15公里。然而,總長485公里的沁河卻毫不吝惜地將其鍾靈毓秀、文運才思集中賜予給這片神奇土地。翻開《人文晉城》的「陽城篇」,首篇介紹的就是「天官故里---山西上莊村」。有民諺說,「郭峪三莊上下伏,秀才舉人兩千五」。「三莊」所指的是潤城鎮上莊、中莊、下莊。在當地人眼裡,明清以來,上莊村最引以為榮的就是號稱「天官」的明朝重臣王國光。漫步用石頭鋪就的古河街,在石頭砌築的堅固護壩兩側,南岸有王國光故居「尚書第」以及進士第、爐峰庵等,北岸是參政府、司農第、王氏祠堂、望月樓。整個古建築群布列有序,規模宏偉。頗具江南水鄉風格的青磚瓦舍沿溪而建,是明清存留至今保護完好的古建築群。
「萬曆中興」之功臣
提起王國光,就不能不說在明朝歷史上筆墨濃重的「萬曆中興」。神宗即位僅一個月,王國光得到參與張居正改革的「入場券」,60歲的他出任戶部尚書後,立即對全國糧食進行宏觀控制。當時,明朝人口不斷增長,邊疆戰事不斷,內地也時有農民起義爆發,因此管好糧倉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為緩解矛盾,王國光對糧食精打細算、全面控制。他推行「天下撫按官」的辦法,對各個糧食渠道統籌安排,將糧食出入大權牢牢地掌握在國家手中,對緩解糧食緊張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王國光也對一系列不合時宜的舊制度、舊秩序進行改革。其時簿牒等公文十分繁雜、冗濫,從州縣到部,無論是各部門,還是具體的承辦人,都有難言之苦。他便大刀闊斧地進行裁撤合併,去掉了近半數的繁文,使得事情方便易行;戶部十三司因公署狹小,官員們便不來上班,導致弊病越來越重,他便雷厲風行,一改前弊,令所有官員均入署辦公,各司其職,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邊關軍餉告匱,而支出及收項無案可查,他令當地的邊臣核實各項收支,並且籌劃出長遠計策上報,使消耗、浪費銳減。王國光還設「坐糧廳」,專門負責軍糧的督辦,大大方便了諸軍,又將散隸諸司的全國錢穀歸併,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這些改革措施行之有效,立竿見影,受到朝廷的稱讚,後形成定製。萬曆四年,王國光將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各條輯成《萬曆會計錄》。這部被神宗讚許為「留心國計」的專集,後來成為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賦稅制度的理論依據,乃至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的準則。神宗對這段時期改革非常滿意,設宴時還專門手書,誇獎王國光是「正己率屬」的典範。萬曆五年,張居正也許是念及舊情,在吏部尚書張瀚被罷官後,讓已回鄉養老的王國光復出,擔任了此職,再次成張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他提出「采實政」、「別繁簡」、「責守令」等8條有關國家大計的建議,均被採納,為張居正改革推薦和選拔了不少將帥之才。在張居正領導下的改革,使明朝軍事振興,國家用度充裕。萬曆初期,太倉藏粟達1300萬石,國庫積銀六七百萬兩,每下愈況的明王朝日見轉機,是明朝中葉以來最好的時期,史稱「萬曆中興」。
幹員能吏 惟勤惟廉
據《明史》記載,「國光多才智。掌邦計時,多所建白」,辦事極為幹練。王國光從嘉靖二十三年考取進士,入官場後,雖仕途坎坷,但一生為國效勞,對皇帝忠心耿耿,對百姓也充滿關懷。至今在上莊村以及周圍村里,人們一張嘴就能講出幾段與他有關的故事。王國光步入官場之時,明王朝正處於沒落階段。他出任吳江知縣行前,世宗詔其談話:吳江「人繁物阜,人繁難理,物阜易動,惟勤惟廉,庶其克之」。到任後,王國光在衙門前豎起塊石碑,上書「山西王國光,初任到吳江,若受一文錢,客死不還鄉」。以此表明惟勤惟廉治好吳江之志。果然,沒多長時間,吳江現「古循良之風」,初顯物阜民豐之態。任上不足2年,他裁減漕運損耗5萬石,百姓安居樂業。鄰縣有了疑難案件,常向他徵詢意見,很快就能搞清,同僚稱讚「真神明也」。王國光離任時,吳江眾鄉宦、名士100餘人聯名刻石,立《王侯去思碑》,以表對其挽留之情。如今這塊碑仍存於吳江。萬曆十年,70歲高齡的王國光致仕歸家。他用神宗賜的建府之金興學助教、建設鄉里,將陽城土城改建為磚城,為百姓浚河聚水,以灌溉農田。他酷愛文學,讚美家鄉,至今仍有眾多的碑記和300多首詩作為後人傳誦。他還以文會友,傳播文化信息,播撒文化的種子,對營造沁河灣文化的濃厚氛圍起到推動作用。在王國光去世後,文化書社、詩社、文社層出不窮,使沁河灣文化繁盛長達兩個世紀,不僅在他之後陽城又出現了張慎言、陳廷敬等明清重臣,而且,從明朝中葉至清朝初的百餘年中,這個窮鄉僻壤的小村,令人瞠目地共出了5位進士、6位舉人、8名貢士,加上貢生、監生、縣丞等多達百餘人。一個小山莊竟然充滿如此豐厚的人文底蘊,這不能不說有王國光的功勞。
墳塋百處的傳說
雖說王國光已去世400多年,可如今在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只有970口人的上莊村提起他來,仍讚不絕口。每年的正月十五,村裡的人都要排演「天官回鄉」的節目鬧紅火。按照古代官職,六部尚書各有別稱,而稱吏部尚書為「天官」。王國光故居這座被專家讚譽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的古建築群,雖然被上莊人稱為「天官王府」,但村里人對「天官」的解釋卻並非如此。村里老人們說,當年,王國光是首輔大臣張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是僅次於張的「大官」。據老人們回憶,原來村里還有一座上書「天下第一官」的牌坊,「文革」時被毀。如今,上莊村為了開發旅遊,準備根據老人們的回憶重修牌坊。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83歲的王國光去世。然而,他的墓穴到底在何處,至今仍是個謎!據說,王國光生前已為自己的後事做了安排。出殯當日,竟然有上百口棺材向不同的方向散去,連其家人都不知道其安葬的準確位置。從那時開始,有關王國光墓地出現種種「版本」。最近,上莊村在翻修王家祠堂時,也沒有找到他的墳墓。有人說,這是王國光在自己死後,不願意讓人盜墓;還有的說,當時抬棺材的人都被殉葬了云云。其實,就王國光生前的所作所為來看,這些說法根本經不起一駁。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58歲的張居正病逝。神宗隨即發起逐張運動。次年,張居正的官階被追奪。緊接着,沒收其家產黃金萬兩,白銀10萬兩,幾乎對其鞭屍,一家十餘口被殺。也許是王國光在後來度過的12年光陰中領悟到官場的險惡而心灰意冷?或者內心產生怕落得像張居正那樣下場的恐懼?還是因為官40載替朝廷操勞、給百姓解憂身心疲憊而想不被人打擾地永遠長眠家鄉大地?這種種疑惑,或許就是「消失」的王國光最後故意給後人出的「題」吧。王國光(1512~1594)字汝觀,號疏庵,明萬曆初期的政治家和財政家,歷世宗、穆宗、神宗三帝,從事政治活動達四十餘年對明王朝的「萬曆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撰寫的《萬曆會計錄》是大學士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稅賦制度的理論依據,後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的準則。因官居尚書,故有「天官」之稱,王國光故居被後人稱為「天官王府」。王國光於嘉靖甲辰(1544)中進士。先後任吳江和儀封(古縣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二縣知縣。後依次升為兵部、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後因病辭歸。隆慶四年(1570)起為弄部右侍郎,調任南京刑部尚書。未止任,又改為戶部右侍郎再督倉場。萬曆元年(1573)任戶部尚書,在職3年辭歸。萬曆五年(1577)起任吏部尚書。以考績加太子太保,升光祿大夫,任職6年。他任戶吏二部尚書正在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主持朝政的十年之間。張去世後,他被反對派彈劾而落職,後來皇帝念其功績,令恢復原官致仕(退休)。國光善詩工書,遊覽所至,即題詩揮毫,遺蹟甚多。他的詩和字給人以瀟灑飄逸、卓然不群之感。着有《王疏庵率意稿》,今存。
歷史
上莊村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從明代中葉至清初的百餘年裡,這裡共湧現出了五位進士,六位舉人,貢、監生員等有數百人之多。歷史上令陽城人引以為榮的「十鳳齊鳴」中,就有兩位上莊人。天官王府是以王國光及其後人數代相承建成的大型官居建築群,現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院四十餘處,體現了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範。2008年,上莊村以其獨特的古建人文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地理環境
上莊村位於陽城縣潤城鎮東北的可樂山腳下,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吏部尚書王國光的故鄉,全村共有居民360戶,980口人,耕地400畝。
經濟
村裡有煤業公司、塑鋼門窗廠、洗煤廠等骨幹企業。2008年全村社會總產值61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990元。近年來,上莊村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自身實際出發,堅持「扶持民營企業,做大煤炭產業,開發旅遊事業」三大戰略方針,通過理清發展思路,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文明和諧。在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上級政府授予「寬裕型小康村」、「文明和諧村」、「生態園林村」等榮譽稱號。
旅遊
上莊村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從明代中葉至清初的百餘年裡,這裡共湧現出了五位進士,六位舉人,貢、監生員等有數百人之多。歷史上令陽城人引以為榮的「十鳳齊鳴」中,就有兩位上莊人。天官王府是以王國光及其後人數代相承建成的大型官居建築群,現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院四十餘處,體現了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傑出典範。2008年,上莊村以其獨特的古建人文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發源於霍山腳下二郎神溝的沁河是山西第二大河流,其中168公里流經晉城境內,在沁水縣端氏鎮至陽城縣潤城鎮之間長不過15公里。然而,總長485公里的沁河卻毫不吝惜地將其鍾靈毓秀、文運才思集中賜予給這片神奇土地。翻開《人文晉城》的「陽城篇」,首篇介紹的就是「天官故里---山西上莊村」。有民諺說,「郭峪三莊上下伏,秀才舉人兩千五」。「三莊」所指的是潤城鎮上莊、中莊、下莊。在當地人眼裡,明清以來,上莊村最引以為榮的就是號稱「天官」的明朝重臣王國光。漫步用石頭鋪就的古河街,在石頭砌築的堅固護壩兩側,南岸有王國光故居「尚書第」以及進士第、爐峰庵等,北岸是參政府、司農第、王氏祠堂、望月樓。整個古建築群布列有序,規模宏偉。頗具江南水鄉風格的青磚瓦舍沿溪而建,是明清存留至今保護完好的古建築群。
視頻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