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源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濤源鎮隸屬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地處永勝縣城西南部,東與期納鎮、東風傈僳族鄉接壤,南鄰片角鄉,西與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朵美鎮隔金沙江相望,北與順州鄉、程海鎮交界。鎮人民政府駐距縣城55千米。行政區域面積461.3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濤源鎮戶籍人口為38451人。
1957年,屬第三區。1988年,區改鄉時設濤源鄉。2006年,太極鄉併入濤源鄉。2009年10月,濤源鄉改濤源鎮。 截至2020年6月,濤源鎮轄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紅星村。
2016年,濤源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8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3697萬元。2019年,濤源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1]
歷史沿革
1957年,屬第三區。
1958年,太極、沿江、嘉禾3鄉劃歸太極區,保和、濤源、安坪3鄉劃歸期納區,上六鄉劃歸熱河區。
1960年,成立濤源公社。
1962年,設濤源區。
1968年,設濤源公社。
1984年,區、鄉體改時設濤源區。
1988年,區改鄉時設濤源鄉。
2006年,太極鄉併入濤源鄉。
2009年10月22日,濤源鄉改濤源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濤源鎮轄濤源、金江、安坪、東安、保和、上六、沿江、太極、甘莊、嘉禾、西安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濤源鎮轄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紅星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濤源鎮地處永勝縣城西南部,東與期納鎮、東風傈僳族鄉接壤,南鄰片角鄉,西與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朵美鎮隔金沙江相望,北與順州鄉、程海鎮交界。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5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3.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8.3千米, 行政區域面積461.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濤源鎮地勢呈東西走向,西北高東南低,山丘連綿。最高點位於羊窩山,海拔2881米;最低點位于濤源紅星村,海拔1170米。
氣候
濤源鎮屬高原河谷山地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乾燥少雨。多年平均氣溫20.6℃。年平均日照時數272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06.6毫米。年平均濕度53%,無霜期年平均300天。
水文
濤源鎮境內金沙江自北流入後轉向東,環流117千米。主要河流有安坪河、枯木河、習朗河。
自然資源
濤源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沙金、銅、鎂、石灰石。其中沙金儲量1939千克,石灰石儲量3200.6萬噸。
自然災害
濤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地震、泥石流、乾旱、風雹等。最嚴重的一次震災發生在2001年10月27日,震級6.0,受災524戶,直接經濟損失815.4萬元。
人口
2011年末,濤源鎮轄區總人口3.44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788人,城鎮化率5.2%。另有流動人口527人。總人口中,男性1.73萬人,占50.3%;女性1.71萬人,占49.7%;14歲以下6573人,占19%;15-64歲2.53萬人,占73.4%;65歲以上2638人,占7.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5萬人,占68.5%;有傈僳、彝,納西、回、白、傣少數民族,其中傈僳族5478人,占15.9%,彝族3814人,占11%;納西族867人,占2.5%;回族405人,占1.1%;白族292人,占0.8%;傣族73人,占0.2%。2011年,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4‰。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3.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8.3千米,總面積455.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人。
截至2019年末,濤源鎮戶籍人口為38451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濤源鎮財政總收入1714.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8.6萬元,比上年增長7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5.9萬元,企業所得稅14.4萬元。
2016年,濤源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374.1萬元,同比增長7%;農村經濟總收入33697萬元,較上年增長11%;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8元,較上年增長13.16%。
2019年,濤源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農業
2011年,濤源鎮有耕地面積5.5萬畝,其中水田2.4萬畝,旱地3.1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6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是世界水稻單產高產地之2006年曾創下水稻單產最高世界紀錄,畝產1278千克。2011年,生產糧食1.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甘蔗、紅花、冬早蔬菜、核桃等。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1620畝,煙葉產量210.4噸;紅花種植面積1.1萬畝,產值2736.5萬元;冬早蔬菜種植面積7500畝,產值3473.1萬元;核桃種植面積2.1萬畝。
2011年,濤源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大小牲畜年末存欄7.5萬頭(匹、只,羽),其中生豬出欄量2.6萬頭,牛出欄量4542頭,羊出欄量1.7萬隻。2011年,濤源鎮肉類、禽蛋總產量4124.66噸;畜牧業總產值6859.4萬元。
工業
2011年,濤源鎮有大型企業1家。從業人員203人。實現工業總產值4018.5萬元,營業收入3439.6萬元,利潤總額241萬元,上繳稅金268.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95.3萬元。
商業
2011年末,濤源鎮有商業網點3485個,從業人員468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216萬元,比上年增長21%。
電信業
2021年,濤源鎮電信業務收入70萬元。
金融
2011年末,濤源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46億元,比上年增長31.9%;各項貸款餘額7790萬元,比上年下降1%。[4]
交通運輸
2011年,濤源鎮有省道祥寧線二級公路過境,長11千米,縣道永鶴路途經濤源境內36千米,主幹道金太彈石路全長48千米。鄉村等級公路59條373千米。渡口7個,渡船7艘,日客運量500-600人次,貨運量20-30噸。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濤源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46人,專任教師1人;小學18所,在校生2435人,專任教師1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2所,在校生1164人,專任教師8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4%,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2011年,濤源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99.4萬元,比上年增長2.6%。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5%,比上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濤源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實施衛星電視"村村通"工程,落實"村村通"衛星直播機4167台。
2011年末,濤源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文化專業戶10多個,藏書10萬多冊;農家書屋11個,村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接收點9個;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100多人。文藝表演健身隊14個,隊員224人,洞經古樂演奏隊1支,洞經古樂研究會1個,舞龍隊1支。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濤源鎮有門球場3個,籃球場3個,門球隊4支,隊員48人。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賽、舞龍、老年門球賽,文藝表演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濤源鎮有門診部(所)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張,固定資產總值34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
2011年,濤源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3.4/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萬人,參合率9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3.7‰、1.7‰、1.7‰。
社會保障
2011年,濤源鎮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5戶。人數557人,支出121.7萬元,月人均182元,比上年增長25%;城市醫療救助55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470人次,共支出22.4萬元,比上午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44戶,人數4042人,支出397.7萬元,比上年增長24%,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24%。
2011年,濤源鎮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2.7萬元,比上年增長21%。社會福利費507.9萬元,比上年增長23%。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收入合計203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基金支出合計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0%。開展城鄉新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60歲以上領取養老金人數3263人,發放基礎養老金共計97.5萬元。16-59歲參加新型社會農村養老保險1.77萬人,參保率達819%,共上繳保費203萬元。
2019年,濤源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84戶2378人,其中已脫貧549戶1997人,未脫貧135戶381人,貧困發生率為1.09%。
郵政電信
2011年,濤源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1.4萬份(冊)。
2011年,濤源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200門,固定電話用戶670戶,寬帶接入用戶420戶。移動機站6個,移動信號覆蓋率100%。[5]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明朝時, 金江渡口設置陶浚伍,後人簡稱"陶營"。1949 年後,以"陶營"的近音"濤源"命名。
風景名勝
濤源鎮有上六觀音寺等文化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