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溪火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涌溪火青 |
中文名: 涌溪火青 品質特點: 墨綠瑩潤,銀毫密披,湯色杏黃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645號 產地名稱: 安徽省涇縣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時間: 2011年09月13日 |
涌溪火青,安徽省涇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涌溪火青屬珠茶,生產歷史已有五百餘載,曾為歷朝之貢茶。產於安徽省涇縣城東70千米涌溪山的楓坑、盤坑、石井坑灣頭山一帶。涌溪火青外形獨特美觀,顆粒細嫩重實,色澤墨綠瑩潤,銀毫密披。沖泡形似蘭花舒展,湯色杏黃明亮,清香馥郁,味濃甘爽,並有特殊清香。可沖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其具有明目清心,止渴解暑、利尿解毒、提神消膩之功效。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涌溪火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1]
產品特徵
涌溪火青風格獨特,外形似腰圓,緊結重實,色澤墨綠油潤、隱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微黃,勻齊成朵。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安徽省涇縣地勢自南西向北東方向傾斜,地貌複雜,呈南高北低,南部為黃山支脈,東部為西天目山脈,境內山巒起伏,重岩疊翠,幽澗潺潺,氣候宜人。涇縣兩坐主要山峰在千米以上的都在榔橋鎮境內,境內黃子山為涇縣第一高峰,海拔1174.8米,第二高峰磨盤山海拔1024米。《涇縣誌》記載:由磨盤山南趨至涌溪山廣袤三十餘里,多產美茶並杉木。這一帶山高林密,谷深溪涌,雲霧繚繞,花草叢生,生態條件優越,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pH值大多在5.8—6.5之間,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
水文情況 涇縣境內河流交錯,溝谷縱橫,境內主要河流四條,即徽水河、榔橋河、烏溪河、丹溪河,全長79.8千米,主要河流水質均符合國家標準,流域面積102平方千米,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表徑流95%流出境外,流入長江水系。境內小(2)型水庫14座,總庫容461.1萬立方米,萬方以上大塘78口。水力資源全鎮境內蘊藏總量為1466萬立方米,地表泉水約200多處,深山、隘谷、嶺徑、路旁均有出露,水量大小不均,四季不枯竭。
氣候情況 涇縣榔橋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多山,地勢較高。由於受地形的影響,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氣溫較低,降水較多,日照較少,風力較弱,且表現出垂直分異。春季氣溫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氣溫下降快,雨日少。春、秋兩季短,為冬、夏過渡性季節。多年平均氣溫15.6℃,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溫度41.5℃,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2℃,極端最低氣溫-14.7℃,≥10℃積溫4954.4℃,年日照時數1946.4小時,無霜期239天。歷年平均降水量1519.3毫米,最多年2270.2毫米,最少年970.8毫米。降水以鋒面雨、鋒面氣旋雨為主。優越的生態地理條件,適宜的氣候和土壤,為涌溪火青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地域保護
涌溪火青產於安徽省涇縣榔橋鎮境內黃田、涌溪、浙溪等12個行政村一帶。榔橋鎮位於涇縣東南,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5′18″—118°38′18″,北緯30°25′07″—30°37′52″之間。東到汀溪鄉桃嶺村,南到旌德縣雲樂鄉、三溪鎮,西到茂林鎮銅山村,北到黃村鎮平垣村。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農產品地理標誌(涌溪火青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和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