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浸潤劑 |
![]() |
浸潤劑 原材料這一精細化工領域來看,國外各大化工企業,在製造品種繁多的精細化工產品的同時,也對浸潤劑專用的化工原材料予以高度重視,幾乎每一類型化工產品目錄表上,列出了可用於玻纖浸潤劑成膜劑的產品牌號,如道康寧、拜耳公司有專用於增強熱塑性短切紗的水性聚氨酯品種。[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浸潤劑
外文名稱 Smoother
技術核心
浸潤劑原材料及配方技術是體現各類玻纖製品(包括紗、布、氈)內在質量的最關鍵技術,也是玻纖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工業消耗品。行業中常將其重要性等同於IT行業的"芯片製造技術"。國際上這兩項技術和產品分別屬於兩個行業(精細化工行業和玻纖行業)。其技術核心分為兩部分:一是浸潤劑原材料組分中最重要的組分成膜劑的合成製造技術--芯片製造技術;二是浸潤劑中各組分選擇的配方應用技術--"芯片組合技術"。上述兩項技術在國內專業化、系列化程度均不高,且兩項技術相互交叉,造成國內浸潤劑原材料及配方技術僅處於國際中低檔水平的局面。隨着池窯技術在國內的迅猛發展和產品大量外銷,越來越多的廠家意識到玻纖製品的競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浸潤劑原材料及配方技術,由於該技術直接關係到各類玻纖製品(包括紗、布、氈)內在質量,已經成為各大玻纖生產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國外情況
一些世界著名的環氧樹脂生產廠商在生產通用型油溶型環氧樹脂的同時,也對環氧樹脂進行深加工,製成玻纖浸潤劑專用水性環氧系列產品出售。同時國外還有專業生產浸潤劑成膜劑的工廠,如DSM、國民澱粉等。這些專業廠家均看好中國玻纖這一廣闊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準備或已在中國建廠,就近生產,以占領較大的市場份額,繼國民澱粉在廣東建廠後,DSM公司在上海斥資800萬美元建廠,上述企業的投產,今後必將對國內浸潤劑原材料生產廠家造成巨大衝擊,不斷削弱浸潤劑原材料的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
國內情況
從浸潤劑配方技術方面來看,國內各大玻纖廠,尤其是大型池窯生產線,已有多年生產實踐經驗的積累,已具備較為完善的開發、研製浸潤劑配方,調試浸潤劑配方的能力,能夠較好地滿足玻纖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的需要。但受限於玻纖產品系列化浸潤劑原材料研發製造瓶頸,表現為高端成膜劑材料依賴進口,尚未形成成膜劑原材料的自主創新或專控渠道,高端玻纖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很低。少數有原材料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研發生產能力的力度和深度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而相當數量的中小型玻纖企業還不具備研發、調試浸潤劑配方的能力,石蠟型浸潤劑、711、811浸潤劑等老配方幾十年如一日,仍在使用,玻纖產品質量在低水平範圍內循環。而一些市場急需和前景看好的高端玻纖產品,如LFTP用無捻粗紗、高質量的短切紗、噴射、SMC紗、增強高壓環氧管道的纏繞無捻粗紗等品種尚與國外產品存在較大差距。中小型坩堝法玻纖雖然生產上具有批量小、更換品種快,不需要分束、分拉等優勢,但受限於浸潤劑的配方技術瓶頸暫時無法生產多品種、高利潤、小批量的玻纖產品。
以推動玻纖行業浸潤劑技術進步為己任的南玻院四所浸潤劑基地,多年來為行業輸出了大量的浸潤劑技術、產品與人才。近年來,經過改制後成立了中材科技複合材料事業部浸潤劑實業部更是確定了"成為國內領先的玻纖產業浸潤劑系列化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戰略目標。浸潤劑基地密切跟蹤國外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精細化工製造技術,提高了裝備的可控能力及生產工藝的自動化控制精度,從而生產出質量穩定,成本上具有競爭優勢、性能接近國外同類品種的五大類系列化的浸潤劑成膜劑,供各玻纖廠家選用。同時,浸潤劑基地還大力發展浸潤劑配方技術,通過優化浸潤劑配方組分,取得浸潤劑配方中各組分合理的平衡,以滿足玻纖產品的各項性能要求。面對不同需求的玻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引導無浸潤劑配方研發能力的企業,並協助技術力量薄弱的玻纖企業培養浸潤劑應用專業技術人員,組建起浸潤劑應用技術專業隊伍。通過長期的技術、產品的合作與交流,使我國浸潤劑原材料和配方技術不斷突破,與玻纖工業的窯爐技術、拉絲製造技術及工藝裝備技術同步發展提高。下面就浸潤劑中五大類成膜劑即環氧、聚酯、PVAC丙烯酸酯及聚氨酯等原材料技術的近期發展結合浸潤劑配方技術分項介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