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瑞清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瑞清廉

來自 今日頭條網 的圖片

海瑞清廉 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歷任知縣、州判官、尚書丞、南直隸巡撫、南京都御史等職。為政清廉潔身自愛。為人正直剛毅,職位低下時就敢於蔑視權貴,從不諂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諫,曾經買好棺材,告別妻子,冒死上書。海瑞一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眾愛戴。他的生平事跡在民間廣泛流傳,經演義加工後,成為了許多戲曲節目的重要內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海瑞 [1]

別名 汝賢,剛峰,海青天,海筆架

國籍 明

出生地 海南瓊山

出生日期 1515年1月11日

逝世日期 1587年

主要成就 治學、教育

代表作品 《奉別帖》

原文

都御史剛峰海公,卒於官舍。同鄉宦南京者,惟戶部蘇民懷一人。蘇檢點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鳳洲評之雲:"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此九字斷盡海公生平,即千萬言諛之,能加於此評乎?

譯文

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跟他一起在南京做官的同鄉的人,只有在戶部做事的蘇民懷一人。蘇民懷檢查清點他做官的俸祿,竹箱子裡有八兩銀子,麻布兩丈,幾件舊衣服罷了。這樣的都御史又有幾個?王鳳洲評價他說:"不怕死,不愛錢,不結夥。"這九個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萬語讚揚他,能勝過這評價嗎?

注釋

⑴都御史:職官名稱,負責巡按州縣,考察官吏。

⑵剛峰海公:即海瑞,字汝賢,號剛峰。

⑶宦囊:做官的俸祿。

⑷金:銀子。

⑸葛布一端:麻布兩丈。

⑹卒:死。

⑺宦:做官。

⑻惟:只有。

⑼而已:罷了。

⑽王司寇鳳洲:指王世貞。

⑾家錢:指貪財

⑿黨:同夥的人,集團

海瑞簡介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賢,一字國開,號剛峰,瓊山市府城鎮金花村人。舉鄉試入都,恩賜進士,初任南平教諭,後升任淳安知縣、興國知縣。在任內推行清丈、均徭,廉潔自恃,人言"布袍可脫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其時世宗寵信方士,專意齋蘸,妄求長生不死之藥,忽朝失政.無人敢諫,只有海瑞備死上疏。犯顏直諫,震驚朝野,被罷官入獄,世宗死後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任應天巡撫,任內譽主持疏浚吳松江、白茹河,大力推行"一條鞭法"。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居官期間,平反了一些冤獄,被譽為"海青天",亦稱"包公再世"、"南包公"。他72歲出任南京都察院右金都御史,仍力懲貪污官員,不久病逝於住所。死後,朝廷賜祭八壇,贈太子少保,溢號忠介,造官員許子偉護靈樞歸葬。出殯那天,南京城裡萬人空巷,商者罷市,農者輟耕,大眾夾道送殯,哭奠者百里不絕。

一代清官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剛正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據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地的百姓如失親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範、正義的象徵。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積極反對貪污和奢侈;挫抑豪強,清丈土地,退田予民,改革佃仆、佃戶的地位;禁止向城市居民濫派供應;清理驛傳,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審理積抑,昭雪許多冤獄。他為官清廉,生活儉樸,清苦之行舉朝第一。十五年卒於官。贈太子太保。死後僅餘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殮。故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其著作收錄於《海瑞集》中。

作品

他曾平反一些冤獄,民間流傳因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紅袍》等秉公斷案的傳說。有《海剛峰集》和多種版本的《海瑞集》流傳於世。後來,他的部分事跡被寫成《海瑞罷官》和《十奏嚴嵩》兩個劇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