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灘營華人監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灘營華人監獄
圖片來自zervice

海灘營華人監獄德國膠澳租借地的一處專門關押中國籍犯人的監獄,位於今泗水路肥城路路口一帶,建於1907年,現已不存在。

歷史

章高元駐防青島時期(1892-1897年)曾在青島建設六座營房,位於今泗水路肥城路路口至大沽路肥城路路口一帶的「驤武前營」為其中之一。該營營房與其他營房結構布局相似,由西南側的營門、四邊形夯土圍牆及中式平房營房組成。1897年德軍占領青島後,德軍將該營房稱作「海灘營房」(Strandlager),繼續作為營房使用。

說明

1901年,德國膠澳警察公署將海灘營房進行改造,設立了用於羈押華人囚犯的監獄和看守所。由於營房四面土牆環繞,相對封閉,改建為監獄較為容易。但隨着城市的不斷擴大,這處監獄狹小,設施簡陋,且位於城市的中心,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弊端也日趨明顯。因此,1903年當局在李村建造了新的華人監獄,刑期超過半年的犯人都被遷往李村,原址僅用做看守所,專門用於羈押聽候判決、違警被拘禁,以及被判入獄6個月以下的中國犯人[1]

根據1906-1907年度的《膠澳租借地發展備忘錄》記載,是年「警察公署增設一處華人監獄,監獄建在原來已經坍塌的海灘犯人營的舊址上」。監獄由廣包公司(Baufirma F.H.Schmidt)承建,平面為「凸」字型,是一個由高牆圍起的封閉院落。其東南側是1905-06年為警察建造的公寓,南面與警察公署大樓相隔一片尚待開發的空地。

1914年11月日本占領青島後,將華人監獄改為「青島囚犯監押所」。1923年3月12日,由山東高等檢察廳奉司法部命令接管,改為青島地方看守所。這座監獄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被拆除[1]

該監獄的歷史長期以來一直不為人所知,青島當地學者曾認為德租時期青島境內僅有青島歐人監獄李村華人監獄兩處監獄,直至2008年海灘營華人監獄再次被發現。

參考文獻

  1. 1.0 1.1 琴嶼飄燈. 德國時期的青島華人監獄. 青島早報. 2008-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