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風吹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南風吹楠 |
中文學名:海南風吹楠 拉丁學名: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 界:植物界 |
海南風吹楠(學名: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是肉豆蔻科,風吹楠屬喬木,高可達15米,小老枝棕褐色,葉堅紙質至近革質,易折碎,葉片長圓狀卵圓形至長圓狀寬披針形,先端短漸尖,干時褐色,總狀花序式圓錐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小花密集,幾成團,圓球形,花具梗,花蕾圓球形,花被裂片厚革質,廣卵形;果通常單生,黃色,橢圓形,果皮厚肉質;假種皮肉質,紅色。5-8月開花,7-11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海南和廣西南部。生于海400-450米的山谷、丘陵蔭濕的密林中。
海南風吹楠樹體生長快,木材結構粗糙,心材暗褐色,是膠合板等用材。樹冠濃綠可作庭園綠化樹種。種子可榨油。
目錄
形態特徵
近種區別
產地環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保護級別[1]
形態特徵
喬木,高9-15米,胸徑20-30厘米;小枝密被銹色星狀毛,老枝棕褐色,無毛,被稀疏的卵形皮孔,髓中空。 葉堅紙質至近革質,易折碎,長圓狀卵圓形至長圓狀寬披針形,長(12-)15-30厘米,寬5-9(-12)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幼葉背面密被銹色顆粒狀星狀柔毛,老時無毛或近無毛,干時褐色,通常密布泡狀突起的小粒;側脈12-16(-18)對,表面略顯,背面起,第三次小脈近平行,幾不明顯。
雄花序腋生或從落葉腋部生出,總狀花序式圓錐花序,長1.5-7厘米,幼時密被銹色星狀柔毛,老時漸疏;苞片卵狀披針形,密被銹色星狀柔毛,成熟時脫落;小花密集,幾成團,圓球形,長1-1.5毫米,幾無梗;雄蕊聚合成球形,花葯20枚;雌花序着生老枝落葉腋部,長3-5厘米,密被銹色星狀柔毛,老時漸脫;花具梗,略與花等長;花蕾圓球形,長2.5-3毫米;花被裂片3-5,厚革質,廣卵形;子房密被銹色星狀柔毛,無柄。
果通常單生,黃色,橢圓形,長約4.5厘米,直徑約2.5-3厘米;果柄長約1.5厘米,冠以宿存、不規則的花被片;果皮厚約4毫米,肉質;假種皮肉質,紅色。花期5-8月,果期7-11月。
近種區別
該種J.Sinclair(nGard.Bull.Singap.28:75.1975)認為與H.kingii(Hook.f.)Warb.非常相似,但依據不夠確切,未作充分肯定,歸併入該種中是不恰當的。該種與H.kingii的區別點為小枝具明顯的皮孔;葉較小,成長圓狀寬披針形;雄花序的花密集,幾成團,被銹色的星狀絨毛;花葯20枚;雌花裂片3-5;果通常單生,有宿存不規則的花被片等特徵與該種有較大的區別。
產地環境
海南風吹楠分布於中國海南和廣西南部。
海南風吹楠是熱帶溝谷雨林與季雨林樹種。林下的土壤為淋溶石灰土或為磚紅壤、赤紅壤,有機質含量高。幼苗期耐蔭蔽,狀齡後需要充沛的陽光,在石灰岩季雨林中常居林冦上層,但下層亦常見幼苗、幼樹。在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等地的低峰叢石山。海南風吹楠常與廣西樗樹、光榕、人面子、叢花厚殼桂、假肥牛樹、金絲李等混生,海南風吹楠處林冠上層,為群落優勢種。
繁殖方法
採種與種子處理:果熟期7-11月。果實由青綠變深褐色。果皮肉質變軟,假種皮肉質紅色時為果實完全成熟。上樹採集果實,採回稍放2-3天,果實完全熟軟後,洗淨即可播種。出種率約20%。種子無休眠期,切忌堆漚和曝曬。宜隨采隨播。不宜久藏,一般貯藏15天。發芽率低50%左右。種子千粒重1500-1700克。
育苗:播種育苗,播種前先準備好細沙床,將種子密播在濕沙床內,用濕沙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然後用遮光網搭蓋蔭棚遮光。每天淋水1-2次。約10-15天發芽,出土持續時間7-8天,發芽率85%-95%。小苗生長3-4對真葉時可以分床育苗,或移入容器袋培育。按常規方法管理,1年生苗高約20-40厘米,即可上山定植。
栽培技術
種植:造林地選擇石灰
岩谷地或開闊度較小的大石山地坡下部,土壤為黑色或棕色石灰土,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造林前清除藤蔓、雜草。保留喬木及部分灌木,株行距2×2米,穴狀整地,穴規格40×40×40厘米,3-5月,陰雨天氣進行定植。袋苗造林。不必修剪枝葉,祼根苗造林,需修剪過長或受傷的主側根和部分葉枝。定植時一定要踩實,回土稍高於地面5厘米。 撫育管理:定植2-3個月後撫育1次,主要是砍除雜草和藤蔓,以免影響幼樹生長,以後每年鬆土、除草、施肥1-2次,直至幼林鬱閉。
主要價值
海南風吹楠樹體高大,樹幹通直。生長快,木材紋理直,結構粗糙,材質中等,心材暗褐色,為膠合板、床板、農具等用材。樹冠濃綠,可作庭園綠化樹種。種子可榨油,油的成分組以十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以豆落酸,月桂酸最多,是國防工業、高寒地區的工業的特殊材料。
保護級別
保護等級:Ⅲ級。 瀕危原因:瀕危種。分布區狹小,因雨林過度毀壞,數量極少,加之伐樹收果,雄株多,雌株少,天然更新極差,瀕臨滅絕。 保護措施:已劃為自然保護區,合理採收種子,並栽培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