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興南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興南鑼

中文名稱;海興南鑼

地點;河北省海興縣

年代;元明

對應;《打棗干》

海興南鑼河北省海興縣土生土長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元明時為時尚小令中的《打棗干》,明清時演變為吹奏樂南鑼曲,清康熙年間(1662-1722)發展為南鑼秧歌,清光緒三十年(1904)形成南鑼秧歌戲,民國三十五年(1946)搬上鄉村舞台,南鑼劇種正式形成。現在,海興南鑼瀕臨失傳。[1]

簡介

海興南鑼劇(初稱打棗調)是由宋元時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兒》和明代的俗曲《打棗杆》又稱《掛枝兒》等民間說唱藝術演變而來的,是海興一帶流傳最為廣泛的劇種之一,海興一帶有120餘個村莊先後組織過南鑼劇會。明末清初形成海興南鑼劇,距今已有約400年的歷史。海興南鑼劇最初以秧歌劇的形式出現,後逐漸走上舞台。

海興南鑼是河北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海興南鑼於2010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序號14。她的主要藝術特點是融戲曲、舞蹈、雜技於一爐,具有河北吹歌風韻,適於表現生動活潑、詼諧風趣、載歌載舞的喜劇。唱腔音樂主要為《打棗干》中的幾支連綴式的曲牌,由五聲音樂構成的大調式,圍繞主旋律進行發展變化。文場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龍頭琴、二管、笙、笛子等;武場的打擊樂器主要為小廣鑼、鼓、鈸、鑔等。該劇種的另外一大特色是演員均念方言,演唱中的上下滑音、"花舌"音使用較多。

海興南鑼誕生後,活動範圍擴大到津南魯北等地,歷史上對南鑼劇種的發展影響較大者有呂三元、劉玉田、劉德純、丁寶江等人。該劇的傳統劇目有幾十齣,最具代表性的有《頂磚》、《顛鸞鳳》、《雙拐》、《雙燈記》、《雙插花》等。1979年,海興縣民間藝人對南鑼戲進行挖掘整理,對該劇的傳統代表劇目《頂燈》等進行大膽改編的同時,又創作了現代南鑼戲《豆腐王》。[2]

曾有報道說,"滄州獅子震東海,南鑼戲曲壓太行"。海興南鑼,以其獨特的風格躋身於戲劇舞台。

海興南鑼劇唱腔汲取了大量的海興地方民間說唱藝術,演唱舒展悠揚,表演伴有雜技、武術、舞蹈等動作,道白用海興地方方言土語,劇情多體現海興一帶民俗,傳統劇目演員大多為一丑一旦,演出滑稽、幽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教育人們尊老愛幼、積德行善、勤勞耕織、尚文進取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深受冀東南、魯北及津南一帶百姓喜愛。[3]

綺麗的戲劇小花

據了解,海興南鑼由明清北方的俗曲《打棗干》(又名《掛枝兒》)演變而來,是流傳于海興具最廣泛的劇種之一。元朝時,有一種流傳在北方地區民間的《時令小調》,後又演變成小曲《打棗干》。明末清初,許莊子等村的民間吹歌班曾經演奏《打棗干》等曲牌:清康熙年間,小梨園村隨"花會"演出的秧歌小戲,就吸收了《打棗干》等曲牌的曲調,排演了秧歌戲《頂燈》等。當時名氣很大的丑角演員呂三元飾劇中的張其三。清光緒三十年,趙毛陶科班出身的河北梆子藝人劉庚到馬廠村輔導秧歌戲的藝人們,進一步促進了秧歌戲的發展。民國三十五年馬廠等村用《打棗干》曲調演唱的秧歌戲擺脫了隨"花會"演出的形式,搬上了鄉村的舞台。此時,海興南鑼已經形成。

過去,海興縣的南鑼戲十分流行,上演過南鑼戲的村莊有120多個。其中馬廠、良章、前刁、劉巡莊、東尤、小梨園、西常莊、小山等村都有南鑼子弟會。這些"子弟會"除在本地演出外,還到津南魯北各縣演出。1948年,民間藝人倪玉朴、楊洪泰在江蘇省揚州一帶演出,深受歡迎。

海興南鑼的唱腔主要是《打棗干》幾支曲調,打擊樂器南鑼在劇中占主要地位,文場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二管、龍頭琴、笙等,演奏頗具滄州吹歌風韻。海興南鑼戲的傳統劇目有《頂燈》、《頂磚》、《趙連代借閨女》、《雙拐》、《安安送米》、《雙燈記》等。

1979年至1981年,海興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對海興南鑼進行了調查和整理。他們改編的傳統戲《頂燈》和創作的現代戲《豆腐王》,代表滄州地區參加了河北省戲劇匯演,並代表河北省的獨有劇種劇目參加全國觀摩,被評為優秀劇目一等獎。海興南鑼,像一支絢麗而獨特的戲劇小花,躋身於中國戲劇的舞台上。那詼諧幽默的"趣",那酣暢淋漓的"歡",那汩汩流淌的"情",深深地感染着無數觀眾……

摘取明珠的藝人

上世紀80年代,海興南鑼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頂峰。表演的熱潮升騰奔突,創作的激情無窮無盡。台上台下,一唱一和;場內場外,高潮迭起。10多個縣市劇團排演和移植了海興南鑼的劇目。有兩個劇目由河北、天津等7家電台、電視台進行錄音、錄像、播放。

在海興,有這樣一群披荊斬棘,勇於攀登,摘取藝術高峰上那顆明珠的藝人--

楊雙發,自1974年開始整理海興南鑼劇目,寫了20萬字的整理筆記。1984年他母親病重時,他出差於山東。晚上,他正趴在招待所的小方桌上苦攻《頂燈》,忽然長途電話告知他母親病危,他連夜趕回家中。母親看了他一眼,就與世長辭了…….

馮世昌,騎着自行車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尋訪了10多個村莊的60多名民間藝人,讓人哼唱,他現場記譜……豐富了海興南鑼的唱腔。跟記者說着說着,68歲的他哼唱了起來,神采飛揚,宛若一個孩童撲進"南鑼母親"的懷抱。

郭蘭芳,海興縣文化館幹部,曾是海興南鑼的主要演員。是她把海興南鑼演上了熒屏。你聽,她這樣唱:"你不怕出醜俺嫌丟人哪,人要臉來樹要皮,樹要皮……"歌聲優美而深情。

還有孫鳳華、楊長峰、高向東……他們守候、發展着海興南鑼。他們為戲劇界洞開了一扇神奇的小窗,歌聲在窗內流淌,舞姿隨着歌聲翩翩。

瀕臨失傳的現實

海興南鑼瀕臨失傳。

40多歲的郭蘭芳曾對記者說,據她所知,時下在民間,只有城關鎮馬廠村的的兩三個人會唱,而且只會表演《頂燈》……

8月初,記者前往海興縣採訪的途中,4名30多歲土生土長的海興小伙子問記者:"海興南鑼,在海興?" "你沒鬧錯吧?我們怎麼不知道!"

據介紹,作為一個劇種,學習海興南鑼,必須得下一番功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今商品經濟下,沒有相應的待遇,誰肯下這番苦功?逢年過節,民間垂青相對簡單的"花會",而海興南鑼漸漸固守在不可名狀的寂寞之中……

"多元文化的衝擊、經費太少,也是海興南鑼瀕臨失傳的原因……"採訪中,一名南鑼民間藝人這樣分析。

"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我們眼下正抓緊物色演員,排演新劇本,讓南鑼小戲進一步發揚光大--送海興南鑼下鄉,夯實群眾基礎。"海興縣文教局副局長孟建華這樣告訴記者。

海興南鑼,在與失傳抗爭!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海興南鑼劇瀕於滅絕。八十年代後,海興文化工作者對當地的南鑼劇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掘、整理、改編、研究,同時還創作編排新劇目,多次在省市文藝匯演中獲獎,引起了國內戲劇界強烈的關注,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並給予高度評價,使海興南鑼劇得以再次煥發青春,被專家譽為中國地方戲曲的一顆明珠。

相關視頻

AI合成主播│節前排練忙 河北海興南鑼劇煥發新生機

海興縣南鑼小戲---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

  1. 海興南鑼劇的演變 , 河北新聞網 2019-11-9
  2. 海興南鑼劇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3-04-03
  3. 海興:非遺南鑼劇煥發生機 , 光明網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