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防波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浮式防波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由消波浮體及錨系設備組成的防波堤。消波浮體是由有一定吃水深度的箱體或浮排組成。箱體和浮排與一端固定在海底的錨鏈相連而漂浮在水面上。其消波原理是利用浮體阻止波浪傳播或使波浪破碎,並在波浪作用下的上下浮動和前後擺動,干擾波浪的水質點運動,破壞波浪內部的水流結構,以達到消減波能的目的。浮式防波堤的優點是其修建不受地基和水深的影響; 修建迅速,拆遷容易,造價受水深影響較小等。其缺點是錨系設備複雜,可靠性差,在波浪作用一段時間後容易走錨,有時甚至錨鏈被拉斷,箱體或浮排因相互碰撞而損壞。多用於局部水域的臨時性防護,尚未得到廣泛應用。
浮式防波堤由浮體及錨系裝置組成。浮體布置成一列,並用錨錠固定浮漂在海上。浮體的寬度不得小于波長的一半。優點是建造迅速,移動方便,可作水庫、內河等臨時性防波設施。缺點是錨系在海底的強度較小。
錨碇系統則用以固定消波浮體位置並承受波浪對浮體的作用力。為了防止浮涵相互碰撞,可將其布置為兩排或若干排,每排的浮涵之間的間隙距離應略小於其長度,各排浮涵相互錯位遮掩排列。箱涵要有一定的吃水淹沒深度和寬度才能有效地消減波能。為了增加擋浪結構的淹沒深度,可在浮涵底部設置擋浪板,構成形如傘狀的消波浮體。它適用於水深大而波高較小、波陡較大的情況。它具有建造和施工簡便、易於拆遷、消波浮體可適應水位較大幅度的變化、建造費用受水深影響很小等優點。可用於水庫或用作臨時性防浪設施。中國很早以前就曾利用排筏防止波浪對河堤岸坡的沖刷。1954年曾採用長達60餘km的防浪木排保護武漢市的防洪大堤。近年來有採用尼龍袋貯水和用多層舊卡車輪胎構成柔性浮式防波堤。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