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浪蕩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浪蕩渠

來自 網易網的圖片

浪蕩渠,漢代稱「狼湯渠」,就是原來的鴻溝。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渦河的源頭。

簡介

浪蕩渠(蒗盪渠)漢代稱「狼湯渠」,就是原來的鴻溝。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渦河的源頭。

歷史介紹

戰國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開始興建。[1]

修成後,經過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黃淮間主要水運交通線路之一。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時期又稱狼湯渠。

它在今河南省滎陽北引黃河水,東經過中牟北,開封北而後折向南部,經過尉氏東、太康西、淮陽,分成兩條支流:一條向南進入潁河,一條向東進入沙河,二條又分別匯入淮河,形成黃淮間的水運交通網。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開通濟渠,即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時期的汴河,成為黃淮間的交通幹道,相當於鴻溝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溝通黃淮的作用。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開始,建都北京,開京杭運河,水運幹線東移,蔡河就堵塞了。

現在遺蹟應早就不復存在了,但是應該說它仍舊在河南的土地上。

《说文。水部》:过水,受淮阳扶沟浪阳渠。

《水經注》:穎水。做「蒗盪渠」。

歷史傳說

話說殷紂無道,上界鴻鈞老祖所傳闡、截二教太上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祖三位聖人,共簽「封神榜」,輔佐周朝,一場神仙大戰,截教門下弟子助紂為虐,合教寂滅,周武王一統天下。

截教教祖通天聖人負戒律失嚴之罪,被罰下凡塵重修道德,選中時屬陳國相縣的今亳州城西北一風水寶地;太上老子為接引之故,先降世至此設道場,弘傳道德;通天聖人不明內理,與太上老子爭奪不得,在此道場之西今河南扶溝境內灑了一泡尿,作法化成一條河,又從黃河借水助勢,欲將老子傳道之風水寶地沖毀,太上老子神通廣大,引水東南入淮,為防泛濫,又將「煉丹神鍋」鎮入此太上老子為自警,稱此水為濄水,意即此水是由過一場(過)錯造成的河;後人因太上老子的「煉丹神鍋」鎮入此水,又稱此水為渦河(渦音guo,諧意有「煉丹神鍋」的河)。

這條河的源頭處今河南省扶溝縣古城村西段,因通天聖人不顧仙家體面一怒之下的大不端莊,有了個及不雅觀的名稱叫浪蕩渠,又稱陰溝(這就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陰溝篇中濄水源頭「浪蕩渠」、「陰溝」名稱的來由);又因通天聖人用法術在黃河借水,所以,渦河源頭便改在了今河南省開封市西黃河南邊;

今安徽省亳州城西北渦河北岸的的這片風水寶地,因為太上老子降世修行之處被稱為「曲渦神區」;通天聖人轉世托生於魯國·曲阜,姓孔名丘,苦修道德,因前世靈緣不泯,數於此地向老子求道問禮,得老子指引大道,著《五經》、《四書》,正人倫綱常,興儒門一教,成「萬世文官祖、累代帝王師」。後人為紀念老孔二聖,建廟立祠祭祀,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記載此事(見《水經注》卷二十三陰溝篇)。

至今,渦河流程途徑,於此傳說完全吻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