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浦江板凳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是浙江省的傳統舞蹈。

浦江板凳龍盛行於浦江縣鄉村,廣泛流傳於江南沿海各地,是一條條用單個板凳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一條浦江板凳龍幾乎就是一個藝術綜合體,它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為一體,融體育、雜技、舞蹈為一爐。從構造上看,浦江板凳龍由龍頭、龍身(子燈)、龍尾三部分組成,俗稱長燈。根據龍頭造型,可分仰天龍、俯地龍、大蝦龍等類別,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

2006年,浦江板凳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浦江板凳龍

申報地區:浙江省浦江縣

遺產編號:Ⅲ-4

地區:浙江省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批准時間:2006

基本內容

龍舞,也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在全國各地和各民族間廣泛分布,其形式品種的多樣,是任何其他民間舞都無法比擬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記錄中已有明確的各種舞龍求雨的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現在,龍舞仍是民間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龍舞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根據龍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為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等;北方龍舞的製作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龍舞從色彩上可分為黃、白、青、紅、黑等,以黃龍最為尊貴。龍舞的構圖和動作一般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民間有「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耍小龍,青壯年舞大龍」的說法。舞龍人數少則一人舞雙龍,多則百人舞一大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浦江縣位於浙江中部偏西,金華市北部。據浦江白馬鎮夏張村張姓族譜載,自唐朝始,「龍騰燈舞鬧元宵」便成了浦江民間的習俗,浦江縣誌中稱之為「燈節」。浦江板凳龍盛行於浦江縣鄉村,廣泛流傳於江南沿海各地。綜觀浦江板凳龍的傳承發展,唐代為其孕育期,宋、元為其成熟期,明、清為其鼎盛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為其弘揚傳承期。

從構造上看,浦江板凳龍由龍頭、龍身(子燈)、龍尾三部分組成,俗稱長燈。根據龍頭造型,可分仰天龍、俯地龍、大蝦龍等類別。因凳板(龍身)上的設置造型不同,亦有方燈、酒罈燈、字燈等十一種不同的形態。每逢節日或重大慶典興燈,以麥餅團、剪刀箍、甩尾巴為主要表演陣式。

浦江板凳龍,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條用單個板凳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它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廣場民間舞蹈氣勢恢宏、剛強柔美的特徵,在鑼聲、號角、銃聲震天,喝彩聲此起彼伏的氛圍中接受和領悟娛己娛人的生活習俗和敬天順人的民眾信仰。一條浦江板凳龍幾乎就是一個藝術綜合體,它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為一體,融體育、雜技、舞蹈為一爐。遊動起來的龍舞兼有粗獷、細膩、奔放、嚴整的風格,通過這種激情與哲理、娛樂教化合一的舞蹈,人們得到了感官和心靈的雙重滿足。浦江板凳龍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廣場性、廣泛性、驚險性為其主要特徵,其參加人數之多、活動場地之大,在同類形式中實屬罕見。

浦江板凳龍保留了中國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帶「龍信仰」的民間文化傳統,融匯了書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民間形態,傳承了群眾體育和廣場舞蹈的藝術形式,具有民俗、歷史研究價值和民間工藝傳承功能,在浦江和浙中及江南沿海一帶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但時代變遷所造成的衝擊也不可避免地降臨在浦江板凳龍身上,使它的傳承陷入窘境,亟待搶救與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浦江板凳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拯救板凳龍

造成浦江板凳龍瀕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時代的動亂、社會的變革,還有影視文化的飛速發展,農村業餘文化生活的多元繁榮,都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迎燈熱情,導致浦江板凳龍表演陣式、制燈藝術的失傳和制燈藝人的消失。

陣式失傳——搶救浦江龍刻不容緩。十年「文革」中,浦江板凳龍和其它傳統民間藝術一樣,沒有逃脫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命運。砸爛燒毀龍頭,全縣不准迎燈,不准說龍與迎龍燈有關的話題。為此,成長在這一時期的人們,沒有看到過燈龍,也不知道板凳龍的風情習俗,更不知道板凳龍該怎樣製作,該如何表演。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板凳龍也迎來了明媚的春天。但改革開放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呈現多元趨勢,迎燈積極性深受影響。由於缺少文字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初,當我們深入鄉村組織發動重迎板凳龍時,諸多精彩的表演陣式已無法傳承,經過長期的細緻的多方發掘整理,現僅存麥餅團、元寶陣、風爐柵、鐵索環、梅花形、盤屋柱、剪刀箍、抽山門、青蛇掛、甩尾巴等十餘種,即使在全縣開展地毯式的大規模的民間民族文化普查活動中,只有白馬鎮王市村的一個老人能講述「梅花形」表演陣式,問遍全縣制燈迎燈的人,居然沒一位知道具體該怎樣表演。這一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搶救浦江板凳龍已刻不容緩。

傳人消失——保護浦江板凳龍時不我待。浦江板凳龍遍布浦江鄉村,舊時扎燈、制燈、畫燈人村村都有,幾乎男女老少均會。每年臘月,在浦江鄉村到處可看到扎燈頭、刻燈頭、制燈板、畫龍燈、剪龍頭須等情景,呈現的是刻、雕、畫、剪十八般武藝競相風流,男、女、老、少全村人一齊動手制燈,熱鬧繁忙的景象。據普查統計,全縣70歲以上能扎制龍頭的藝人已屈指可數,70歲以下的(包括年青一代)壓根兒不會扎制燈頭,浦江板凳龍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嚴重的挑戰,保護浦江板凳龍已時不我待。

鑑於板凳龍面臨瀕危,縣文化部門堅持「搶救就是最好的保護」的原則,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舉辦活動,開展研討,採用立體性保護措施,使浦江板凳龍雄風重振。

盤龍表演有繞剪刀箍、轉圈等多種花樣,幾條長燈一起表演時,還有賽長、(龍頭)比高等競賽。

盤龍一旦開始,鞭炮鼓樂齊鳴,龍頭領先,龍身龍尾相隨,呈圓形盤旋。盤旋的圈數一般為順時針三圈、逆時針三圈。盤旋的速度隨着鼓樂由緩到急。人們舉着板凳,模仿着龍舞動時的姿態盤旋着。龍身越盤越緊,舞龍者的腳步也越來越快,到最後幾乎是在狂奔了。[1]如有舞者因為跟不上步伐摔了出去,按照家鄉的說法,摔出去的人將交好運。正月十五為散燈日,通常那天還會進行最為精彩的拉燈——在直路上,燈頭、燈尾分別往前後拉,直到中間拉斷或拉乏為止。

參考文獻

  1. 那些年龍文化的信仰——板凳龍,山川萬物皆是你,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