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徑山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浙江徑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徑山寺為中心,農家樂旅館和休閒中心有100餘家,徑山頂上建有一座准四星度假酒店。2007年4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餘杭「山溝溝」升格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杭州城區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西徑山處於天目山終脈,植被繁盛,生態保護完好,植被覆蓋率達98%。其亞熱帶森林區保存了眾多古樹名木,如銀葉柳、豹皮樟、香椿、香楓、紫楠、石楠等,其中最珍貴的屬銀葉柳和雙林紫楠,都已是千年古木,目前這類樹種只有在西徑山才能找到。山林中成片的松林、杉林、竹林、闊葉林以及眾多古木構成了四季飄香的植物景觀。[1]
目錄
主要景觀
森林植被景觀
木荷+青岡櫟+苦櫧林木荷、青岡櫟、苦櫧林主要分布於窯頭山海拔600m以上山地。喬木層平均高8~9 m,鬱閉度O.9以上,青岡櫟、苦櫧和木荷構成群落共建種。伴生種青石櫟、小紅栲、冬青、香樟和楊梅等常綠樹種及麻櫟、白櫟和楓香等落葉樹種及少量馬尾松。灌木層主要有馬銀花、繼木、隔藥柃、浙江大青、烏飯、赤楠和小竹等,其中以馬銀花和繼木最常見。草本層以禾本科、菊科植物及多種蕨類植物為主。層外植物主要為菝葜和紫藤。更新層主要有苦櫧、青岡櫟和木荷,其次為石櫟、冬青、楓香及少量花櫚木、野桂花等。更新層中主要種類與喬木層相同,因而群落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
木荷+青岡櫟+絲栗栲林
該種類分布於窯頭山和紅桃山。面積不大,土壤為由石英斑岩風化而來的紅壤,土層深厚,A+B層厚65cm以上,質地疏鬆,枯枝落葉層蓋度在90%以上,分解良好。 喬木層可分為不明顯的兩個亞層,第一亞層高為9---12m,層鬱閉度為O.7,主要有木荷、青岡櫟和絲栗栲,等二亞層高為4~8 m,層鬱閉度O.4,有石櫟、苦櫧、青岡櫟、木荷和冬青,並夾雜少量馬尾松和杉木。灌木層平均高1 m左右,蓋度50~60%,主要有繼木、米飯、連蕊茶、隔藥柃、小果南燭、山礬和烏藥等。由於喬木層鬱閉度大,枯枝落葉層厚,故草本植物較少。層外植物有菝葜、薯蕷和三葉木通等種類。更新層中以石櫟、苦櫧、絲栗栲、青岡櫟為主,其次是構栲、冬青、木荷。
木荷+小紅栲林
該類型主要分布於窯頭山和紅桃山海拔500m以上及石壁山西南坡。 喬木層以木荷和小紅栲占明顯優勢,構成共建種,石櫟和青岡櫟為主要伴生種。苦櫧、麻櫟、自櫟、馬尾松和杉木等也有少量分布。灌木及草本植物主要有:山礬、馬銀花、繼木、米飯、赤楠、隔藥柃、映山紅、白花龍、蕨、鱗毛蕨和淡竹葉等。層外植物不多見。更新樹種以木荷、小紅栲和青岡櫟為主,次為石櫟、馬尾松、冬青及短柄抱櫟,主要樹種與喬木層同,群落處於穩定狀態。
馬尾松+木荷+石櫟林
該類型主要分布窯頭山和紅桃山等地。其起源有的是常綠闊葉林遭受破壞後,馬尾松侵入發展而來;有的則是馬尾松林經長期封山保護後發育而來。林分鬱閉度為0.6~O.7.喬木層可分為兩個亞層。第一亞層為馬尾松,生長旺盛高大。第二亞層由闊葉樹構成,以木荷、石櫟為主,伴生有較多的冬青、苦櫧。在人為影響較大地方,群落中混有較多白櫟、山合歡和短柄抱櫟等落葉成分。局部地段有較多的刺柏和杉木出現。灌木層發育良好,平均高約1.2m,蓋度85%左右,以繼木、赤楠、映山紅、小竹,小果南燭、白花龍和梔子花為主。草本層主要為蕨類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常見的藤本植物為菝葜。更新層以木荷、苦櫧和石櫟占優勢,其次是短柄抱櫟,山合歡、化香和白櫟,此外還有少量馬尾松。該類型繼續封山保護將逐漸向常綠闊葉林演替。
毛竹林
毛竹林為公園內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植被類型。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土壤pH值為5~6。群落外貌、組成及結構均較簡單,平均高度9~10m.林下植物很少,以酢漿草、蓬藁、三脈葉馬蘭、凹葉景天和一年蓬為主。毛竹林經營程度高,生長旺盛,平均眉圍11.4cm,立竹度5 100~6 400株/hm2。,且生長較均勻。
淡竹林
淡竹林主要分布在雙溪漂流景區。淡竹較矮,最高4米,一般在3米左右,稈粗2—5厘米,生長茂密,每平方米立竹達81株,總蓋度70—90%:淡竹林中還混生有青岡、豆梨、白檀等闊葉樹種,林下草本植物較少,只有天葵和四葉薦等。
低山丘陵萌生灌叢
灌叢在該公園內分布普遍,大多是原生植被反覆砍伐破壞後逆行演替而成的,有的則是由於地形條件特殊而造成的。灌叢的種類組成複雜,層次結構較簡單。種類主要有繼木、山礬、白花龍、連蕊茶、六月雪、小竹、烏飯、映山紅和馬銀花等。此外梔子花、山莓、石斑木、赤楠、隔藥柃、鹽膚木、白馬骨、老鴉糊、算盤子和長葉鼠李等也有較多分布,平均高度50~220cm,蓋度50--90%.另外,有青岡櫟、冬青、短柄桅櫟、白櫟、茅栗、馬尾松和野漆樹等喬木樹種的幼樹或萌生條。草本主要有蕨類植物、茅草、芒、淡竹葉、狹葉麥冬、三脈葉馬蘭、澤蘭和一枝黃花等。低山丘陵萌生灌叢中常有少量馬尾松大樹零星分布,生長較差,在某些岩石裸露,土壤乾燥的山頂有刺柏分布,有的呈孤立木,有的則為灌木狀零星分布。
植物景觀森林
雙溪竹海
雙溪漂流景區內。淡竹是優良筍竹兩用竹種,據1987年調查資料顯示:餘杭區有淡竹9795畝,雙溪一帶占全區淡竹總數60%以上,景區內淡竹林3000畝,主要沿溪流岸邊分布,是雙溪漂流景區的景觀資源。。另外,淡竹可用於製作農具、生活用具、多種竹編工藝品等。竹葉性涼,能消腫清目,可入藥。適宜生長於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緩坡或溪流沿岸的沙壤旱地。常年畝產筍250到750公斤,畝產竹材500公斤以上。「雙溪筍乾」為雙溪本地特產,「竹葉雞」為雙溪一帶的佳肴。
竹林迷陣
雙溪漂流景區東南面,雙溪灣道的北岸,竹林面積約200公頃。在這大片的溪竹林中,以我國道教的「八卦方陣」為內容,以溪竹林為陣勢,開路布局,有陣門,有叉口,有路標,有怪物,野獸,形成八卦迷宮,遊人進入迷宮內,沒有陣法,難以走出迷宮,只要能破陣,給予獎勵。
草灘綠茵
雙溪漂流景區獅山足下,原為雙溪沖積一片砂礫灘,後經人工種植結樓草、紅楓、馬尾松等,形成面積約有11公頃的稀林草坪。在這片灘地上宜布局游泳場和小孩戲水場,人工沙灘,作為遊客休閒,冬天日浴,夜間嘗月,賞花溫馨,漫步遊樂的草地廣場。
蘭花坪
四嶺湖景區車坑塢南坡。民間相傳陸羽曾在制茶。現為杭州市的名茶基地,產「穀雨春」、「雙徑雨前」、「徑山玉露」、「四嶺高綠」等部優、 省優名茶。
古樹名木景觀
斗護銀杏群
山溝溝景區下余自然村。村口有一棵古銀杏,約800年樹齡,胸徑2.6米,離地2.5米處派生枝冠幅38.5平方米,高約2.5米。生長狀況良好,枝葉茂盛。村內距這棵銀杏100米處另有一棵,從基部開始分四枝直立向上生長,最大枝胸徑為1.36米。冠幅31.4平方米,生長狀況良好。離四枝分又銀杏約25米處有一巨大岩石,為砂礫岩,.有一約500年樹齡的銀杏,胸徑2.9米,冠幅140平方米。由於貼岩石生長,基部彎曲。旁邊有棕櫚、毛竹,植被茂密。該村銀杏生長良好,大小銀杏無數,雌性銀杏7月結果,果實為黃色。
下余銀杏王
山溝溝景區的民居點旁,周圍是民間小道,附近是村民的菜田,樹齡逾千年,胸徑為6.65米,離地面5米處有分枝,分成三大主枝,又有若干小枝生長於上,枝繁葉茂,冠幅達80平方米。樹的外圍基部有直徑約32厘米,高5米左右的蛀空部分。為雄樹,7月結果,果實呈淡黃色,球體狀,直徑約3厘米,未成熟時為綠色。銀杏王周圍多松樹和水杉,水資源豐富有小溪流經於此。
古柳杉
山溝溝景區西北部饅頭山山腰一坪地上,坪地上有柳杉一對,其中一棵已枯死,剩樹幹仍挺立,胸徑2.75米,高約35米,已無枝葉,另一棵活柳杉胸徑2.3米,高約25米,冠幅約8.03平方米,樹齡估計500多年。
古茶樹
山溝溝景區西北部饅頭山山腰一坪地上,離大麓寺古鐘約200米處,有一棵古茶樹,胸徑0.81米,高約5米,離地面O.55米處分叉,冠幅12.56平方米。茶樹現枝繁葉茂。茶樹花期較長,11月底開花至2月,紅色,開花較多。四周植被豐茂,毛竹居多。
紅豆杉王國
山溝溝景區西端與臨安縣交界處的窯頭山,是自然保護小區中古老的樹種之一,在山溝溝景區內分布着101株古紅豆杉樹,胸徑均在1米以上,樹齡500年以上,大部分長於海拔700-1000米的區域內。
景區景點
九龍瀑
位於徑山景區里洪自然村。九龍瀑主要由兩個瀑布構成,主瀑落差12米,寬1.3米,泄水口寬0.6米,瀑底有一潭池寬7米,長6米,另一瀑布落差僅5米,寬1.2米。瀑布岩體系頁岩,富含鐵,呈紅褐色。瀑布下流築有小水壩,形成水庫,水面約1000平方米,平均水深2.1米,壩高12米,長28米,壩頂寬5.6米,泄水區寬3.5米。
龍潭水庫
位於徑山景區徑山村,群山之中,水域面積300畝,水深16米。湖水如鏡,平波碧色。
同安寺
四嶺湖景區北部山頂,沿山公路尚在修建中,路狀較差,距其100米處有同安頂。同安寺位於同安頂海拔233米處。據寺院主持釋本定法師介紹系北宋時期建造。毀於「文革」時期,現已重修天王殿,大雄寶殿正在修建中。現天王殿長12.60米,寬8.40米。同安寺系臨濟宗禪寺,寺後遺留有四尊佛像舍利塔,兩尊屬宋代,兩尊屬清代,塔高2米。天王殿門左側有一宋代石缸,內徑0.69×0.59米,外徑0.9×0.8米,高0.6米,系一整體岩石鑿成。寺門前有放生池、方竹及一株三百餘年的桂花樹。寺門前一百米處有一高為30米的巨大石壁,站在此處可鳥瞰四嶺水庫。
紫柏墓塔
徑山景區徑山寺大雄殿後山上。紫柏墓塔為紫柏大師墓,在徑山寺大雄殿後山上。紫柏真可(1543—1603),字達觀,號紫柏或紫柏大師,俗姓沈,江蘇吳江人。嗣法於虎丘明覺。明萬曆七年(1579),在徑山寂照庵開刻《大藏經》。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為「礦稅令」一案牽連入獄,被定死罪,至萬曆三十一年(1603)十二月十七日,端坐而逝,世壽61歲。次年九月,由其弟子等移靈龕南歸,先安置徑山寂照庵,萬曆四十三年(1615)冬,再葬於後山,次年安靈骨於塔,題名為「紫柏大師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