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濃香豆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濃香豆漿

中文學名:濃香豆漿

濃香豆漿

豆漿(Soybean Milk),中國漢族傳統飲品,最早的豆漿為西漢淮南王劉安製作。將大豆用水泡漲後磨碎、過濾、煮沸而成。

豆漿營養非常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與西方的牛奶不同,豆漿是非常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食品,廣泛流行於華人地區。

網絡有傳言稱,當豆漿加溫到80℃時會出現假沸現象。此時,生豆漿中所含的有毒物質並未被完全破壞,喝了或致人中毒。像胰蛋白酶抑制劑,

只有繼續加熱沸騰,才能被完全破壞。這樣的傳言成為刷屏朋友圈的熱點話題,究竟是否如傳言所說?


實驗中,當溫度達到80℃時,豆漿並未出現沸騰,只是鍋邊稍有小泡冒出。當溫度達到90℃時,豆漿開始有了變化,冒泡現象愈加明顯。當溫度接近93℃時,

豆漿在鍋內翻滾得厲害,若不是通過溫度計來判斷,會認為豆漿已煮熟。實驗證明,豆漿確實存在假沸現象。

未煮熟的豆漿存在含量較高的有害物質,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失活率是40%,未達到100%失活率的要求,食用是不安全的。豆漿必須在煮沸騰後,再煮15到20分鐘,飲用才安全。

別 名 豆奶,豆乳

主要原料 大豆 

是否含防腐劑 否

主要營養成分植物蛋白,鈣,磷,鐵,鋅等礦物質

主要食用功效 強身健體,防治糖尿病

適宜人群 老少皆宜

=食品簡介=

豆漿是中國人民喜愛的一種飲品,又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在歐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譽。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含有維生素B1.B2和煙酸。

此外,豆漿還含有鐵、鈣等礦物質,尤其是其所含的鈣,非常適合於各種人群,包括老人、成年人、青少年、兒童等等。

鮮豆漿四季都可飲用。春秋飲豆漿,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夏飲豆漿,消熱防暑,生津解渴;冬飲豆漿,祛寒暖胃,

滋養進補。其實,除了傳統的黃豆漿外,豆漿還有很多花樣,紅棗、枸杞、綠豆、百合等都可以成為豆漿的配料。

文化起源

豆漿起源於中國,相傳是1900多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偶爾將石膏點入豆漿之中,經化學變化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這在諸多典籍中均有記載。

現磨豆漿是1900多年前的西漢淮南王劉安製作的,所以說已經有接近2000年的歷史了。那麼是怎麼想到造現磨豆漿的呢?那就是因為:相傳劉安是孝子,其母患病期間,

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現磨豆漿是中國發明、中國製造的,中國有很權威的持有權。

常見誤區

豆漿與雞蛋真的不能同吃嗎?

關於兩者相剋的理由,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雞蛋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需要胰蛋白酶幫忙,而豆漿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腸道中的胰蛋白酶活性,

從而影響雞蛋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降低其營養價值。這個理由用了一些醫學和營養學名詞,聽起來很「科學」,很有迷惑性,但實際上,這是對營養知識一知半解造成的誤區。

大豆(包括黃豆和黑豆)中確實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它可以抑制人體胰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不穩定,

加工成豆漿過程中,經煮沸加熱8分鐘即可被破壞85%以上,其中雖然尚含少量熱穩定蛋白酶抑制劑,但活性較低,不足以干擾到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更何況,即使豆漿沒有被充分加熱,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也是先影響豆漿中的蛋白質消化,別忘了,豆漿本來就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牛奶含量相當),哪輪的上雞蛋這個「外人」呀。

所以,豆漿和雞蛋完全可以一起吃,所謂的「相剋」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只是需要注意,大豆中除了胰蛋白酶抑制劑外,還有植物紅細胞凝集素、脂肪氧化酶等抗營養因子,

無論是否和雞蛋搭配,豆漿都需要充分煮熟煮透,否則影響點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還是小事,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和腹瀉等胃腸症狀。

目前,市售豆漿和合格家庭全自動豆漿機自製的豆漿都經過了充分加熱的,可以放心飲用。

其實從營養和健康角度看,豆漿不僅可以和雞蛋一起吃,還是不錯的搭配,營養上可以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豆漿蛋白質雖屬於優質蛋白,

但不足之處是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雞蛋中蛋氨酸含量高,如果一起食用,雞蛋中豐富的蛋氨酸可以彌補大豆中的蛋氨酸不足,從而提高整體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此外,雞蛋的高膽固醇一直是人們最擔心的,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將增加冠心病和腦卒中風險。而豆漿中不僅不含膽固醇,還富含可以干擾膽固醇吸收的膳食纖維和植物甾醇。

兩者一起吃,使我們既能獲得雞蛋豐富的營養,又能減少膽固醇的危害,是很好的搭配。

總之,豆漿和雞蛋不僅可以一起吃,而且還是很好的搭配,但一定要記得,豆漿需要煮熟煮透才能喝。

生產製作

把黃豆放在水中浸泡約3至8個小時,黃豆泡發後呈橢球狀,然後將黃豆磨碎或用粉碎機打碎,接着用紗布將豆渣分離,即得到生豆漿。

將生豆漿加水燒開,持續5至10分鐘,即可食用。生豆漿必須完全煮沸,以破壞會引發過敏的黃豆皂鹼。榨豆漿得到的副產品豆渣也可食用。

亦有使用無需過濾的高速研磨加工法,因為無需過濾殘渣,而令到大豆的纖維得以保存。

打豆漿要不要先泡豆子

自從市場上推出了可以不泡豆的豆漿機,人們就開始為一件事情困惑:要做出好豆漿來,豆子要不要提前泡呢?泡豆和不泡豆做出來的豆漿,質量一樣嗎?哪一個會更好一點呢?

1.首先,不泡豆子聽起來好像很方便,其實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頭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但浸泡之後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漿來;如果不泡豆子,

啟動豆漿機之後的程序就要延長很多,帶上了一段加溫促進豆子吸水軟化的時間,實際上更費電費時。所以,從低碳環保的角度來說,或者從早上喝豆漿節約時間的角度來說,顯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2.其次,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漿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時之後,豆漿的產率可以提高10%,而豆渣的產量有所下降。在12小時之內,泡的時間越長,

出漿率就越高。也就是說,泡豆子有利於組織破碎,可以讓豆漿打得更細一些,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從口感來說,自然也是泡過的豆子做出來的豆漿口感更好。

豆漿多出點少出點,或許大家並不介意。不過,泡豆和不泡豆相比,做出來的豆漿中,抗營養因素的含量也會有明顯的差異。看來,

中國人傳統上都要把豆子泡過一夜再磨豆漿,是相當符合科學道理的事情,有利於身體充分利用豆漿中的營養成分。

那麼,豆子應當如何泡,泡多久,什麼溫度泡呢?

1.室溫20-25℃下浸泡12小時就可以讓大豆充分吸水,再延長泡豆時間並不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2.不過,在夏天溫度較高的時候,室溫泡12小時可能帶來細菌過度繁殖的問題,會讓豆漿的風味變差。

故而建議放在冰箱裡面泡豆。4℃冰箱泡豆12小時大約相當於室溫浸泡8小時的效果,如果嫌18小時操作起來麻煩的話,

可以把豆子放冰箱裡浸泡24小時,既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操作起來又很方便。

<ref>[1],美食傑, 2015-11-02<ref>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