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測量精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測量精度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測量精度是從另一角度評價測量誤差大小的量,它與誤差大小相對應,即誤差大,精度低;誤差小,精度高。

通常有三項技術性指標可以衡量測量的好壞或質量:精確度、準確度和精度。精確度表示測量結果中隨機誤差大小的程度,準確度表示測量結果中系統誤差大小的程度,精度是準確度和精確度的綜合。

精度和誤差是相對的概念。誤差是不準確、不精確的意思,即指測量結果偏離真值的程度。由於誤差分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因此籠統的精度概念已不能反映上述誤差的差異,需要引出如下概念。

1、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所得數值的一致程度。反映測量結果中隨機誤差的影響程度。若隨機 誤差小,則精密度高。

2、正確度

正確度是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測量結果中系統誤差的影響程度,理論上可用修正值來消除。系統誤差越小,則正確度越高。

3.精確度(準確度)

精確度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及與真值的接近程度。綜合反映測量結果中隨機誤差和一般來說,精密度高而正確度不一定高;反之亦然。但精確度高則精密度和正確度都高。

特點

在測量中,任何一種測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對的,皆不可能達到絕對精確,總會存在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誤差。為使測量結果準確可靠.儘量減少誤差,提高測量精度。必須充分認識測量可能出現的誤差,以便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加以克服。通常在測量中有基本誤差、補償誤差、絕對誤差、相對誤差、系統誤差、隨機誤差、過失誤差與抽樣誤差等。

誤差

如果測量過程是在理想環境條件下進行,則測量的結果將十分正確。但這種理想的測量環境和條件在實際中是不存在的,無論是傳感器、儀表、測量對象、測量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這些因素髮生變化時,必然會影響到被測量示值,使示值和被測量值之間產生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測量誤差。

被測物理量所具有的客觀存在的量值,稱為真值x0。由測量儀表(或系統)測得的結果稱為測量值x。測量值x與真值x0之間的差異稱為測量誤差△x。

因為真值x0無法準確得到,實際上用的都是約定真值。測量誤差的存在不可避免,任何測定值只能近似地反映被測量的真值。

誤差的大小與測量儀表的精度、測量過程中的隨機因素、測量方法等許多因素有關,隨着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誤差有可能被控制得越來越小。人們的目標是儘可能減少誤差△x,使測量值x接近於真值x0,或者應用誤差理論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和性質,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使測量誤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合理範圍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