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便支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網 的圖片

流便支派,外文名:Reuben, Tribe of,《舊約》時代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雅各長子流便的後裔。約書亞率眾攻占迦南後,該支派分得死海以東地區。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2]》一共27卷。

簡介

流便支派是雅各長子流便的後裔所建立的支派(創29:32)。在眾支派中,流便支派常列於首位,並且備受尊崇,這點可從民數記十三章四節和約書亞記一章十二節中可以看出。但由於流便所犯下的罪行(創35:22),雅各預言他將喪失在眾弟兄中的顯要地位(創49:4)。雖然摩西曾在申命記三十三章6節為流便祝禱,預言仍舊應驗在這支派上。

流便支派在曠野的日子,與其他各支派的族長都出來協助摩西(民1:5),在以色列人安營和起行的時候,也有其特定的位置(2:10)。流便支派同其他支派一樣都派出一名探子去窺探迦南地(13:4),但只有以法蓮(約書亞)和猶大(迦勒)兩支派的探子顯得有信心(14:6),流便支派則於其他支派一樣沒有信心。不僅如此,流便支派的大坍和亞比蘭反抗摩西的治權(民16:1)可能藉此奪回他們因罪而失去的首位(創19:3-4)。但他們的計劃最後還是失敗了,神借着審判帶出了一個嚴正的警戒(民16:33)。

以色列人從曠野進入迦南地時,流便支派因擁有許多牛群(民32:1),就和迦得支派、瑪拿西半支派提出要求留在約但河東,那片剛從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所奪來,樹木茂盛和水源充足的地方(民32:33),摩西嚴厲地譴責了這自私的要求,因為他們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去爭戰(民32:6-7)然而,當這兩個半支派答允參加約但河西的戰爭時,摩西便准許他們的要求(民32:20)。在戰役結束後,約書亞便差他們返回所得之地(書22:1-5)。

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瑪拿西半支派返回約但河東時,在渡過約但河之前,在河邊築了一座高大的祭壇,以紀念神,作他們與以色列人間的證據(書22:10)。其餘眾支派恐怕這是以色列中第二次的叛變,便立即集合,要上去攻擊他們(書22:12)。幸而,兩個半支派詳細和耐心地解釋他們築壇的原因(書22:22-29),避免了支派間發生流血事件。他們這行動實在也被看為美事,是不該受責備的(書22:30-31)。

流便支派再次出現在聖經的記載中是女先知底波拉的時候。那時神借着巴拉呼召以色列人與迦南人西西拉爭戰,各族皆響應,再次集合,但流便則充耳不聞。聖經暗示流便又再一次受物質的影響,像他們在征服迦南的時候一樣;當時,由於他們擁有眾多牛群,便選擇了約但河東綠草如茵之地,放棄迦南崎嶇不平的山地(民32:5)。他們喜愛安定的放牧生活,過於他泊山上的爭戰生涯(士5:15-16)。

儘管如此,位於迦得支派東南面,屬於流便支派的領土,還是遭到敵人的入侵和占據(可能是摩押人)。約但河東的整個地區,後來成為以色列人和亞蘭人相爭之地(王上22:3)。最後約但河東及以色列北部,是首先被亞述人侵略和蹂躪的地區(王下15:29)。雖然以西結在異象中,也看見猶大以北有一片象徵性的土地,是分給流便的(結48:6),流便人也從北國被擄之地返回,但也只是數目極少的余民。啟示錄蒙救贖之人的名單中,也有流便支派(啟7:5),但這支派卻沒有一人在新約中能占一席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