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川風景名勝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洽川風景名勝區 |
洽川風景名勝區,2004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省合陽縣城以東20公里的黃河之濱,景區內的黃河濕地「萬頃蘆盪,千眼瀵泉,百種珍禽,十里荷塘,一條黃河」,自然風光十分迷人。詩經文化、黃河文化、古莘文化源遠流長,帝嚳、伊尹、太姒、大禹、達摩、子夏以及古有莘國等遺蹟、遺址豐富,面積176平方公里。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洽川風景名勝區
省份:陝西省
占地面積:176平方公里
美譽:山有飛浮之異、水有神瀵之奇
所屬國家:中國
地理位置:陝西省合陽縣
自然景觀:蘆盪濕地、神瀵奇泉、十里荷塘等
景區等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簡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著名散文學家 王魯彥讚嘆 洽川是「冬天裡逃出來的春天」。近年來,中央、 省、市領導頻頻光臨, 習仲勛、 馬文瑞先後為景 區題詞,陝西省省長 程安東讚譽有加,為它題詞「黃河中游一奇觀」。 洽川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大的湖泊型濕地,誰來保護?黃河母親,神工鬼斧雕刻的人間奇觀,萬眾瞻仰。1998年1月,國家建設部組織有關專家考察論證後,認為洽川風景名勝區是具有很高科學觀賞價值的濕地生態類型地區,99年將作為重點報請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目前,《洽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已編制詳細規劃正在製作,合陽縣委、縣政 府也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關於加大 洽川景區開放開發和招商引資步伐的優惠政策。在二 十一世紀,洽川景區,這顆黃河中游的明珠,將是人類最為關注的一塊旅遊聖地,將 吸引更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一睹她的風采,極高的含金量也將給投資者豐厚的回報。秦驛湖位於洽川景區的南端,東雷抽黃總 乾渠如一條世龍橫臥景區西部,呈南北向, 青年防護林猶如一道綠色屏障,守護着一望無際的十里洽川。沿總乾渠,道路南行約3公里, 便到秦驛山腳下。
秦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中央政權,開闢了自京城咸陽至全國各地的多條驛道,通往河東的驛道由洽川經過,在秦驛山下的 德豐鎮設置了驛站。乾隆年間所修《合陽縣誌》載:「秦驛山,在峪北,南二村東, 有鶴道嶺,廣僅容尺,夾雙澗,遞迤而下,及河,突起一峰,高百仞,上有叢祠,明末重修,大名知府劉昌運為之祀」。在青年防護林與總乾渠之間,片片蘆葦,座座魚塘與田野禾稼相間, 白鷺、灰鸛、鴛鴦、野鴨等鳥類或飛翔,或覓食、或鶴立小憩、或追逐戲水,顯示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情景。
秦驛山下是地下水積聚形成的秦驛湖, 南北狹長,山影倒映湖水中,蕩舟水面, 船若登山頂,竹排放游,水中看山,妙趣 橫生,魚翔淺底,鳥語花香,其樂無窮。舍 舟登岸,觀黃土峰林的雄姿, 感大自然之鬼斧神工。擬恢復秦代驛站,古樸的外貌,現代化的設施,遊客可乘古典式馬車沿昔日驛路尋幽探勝,亦可乘竹排飽覽秦驛湖光,在北方的黃土地上享受到江南水鄉的情趣。
自然景觀
洽川自古就是旅遊勝地,這裡「山有飛浮之異,水有神瀵之奇」。洽川的自然景觀有六個亮點:
蘆盪濕地
蘆盪濕地是水深不超過6米的沼澤、濕原、 泥炭地或水域地帶,被稱為「地球之腎」,在全球生態系統平衡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洽川濕地中15萬畝 蘆葦盪一望無際,被譽為「天下第一盪」,堪與 寧夏沙湖和河北 白洋淀相媲美。
神瀵奇泉
瀵泉是 洽川風景區內特有的景觀,在《列子》、《 爾雅》、《寰宇記》等古籍中都有記載。據載,瀵泉水從地下噴涌而出,「大如車輪,狀似沸騰」。天上有北斗七星,地上有七眼瀵泉,鑲嵌在綠色的 洽川。 夏陽瀵水流量最大,每秒可達0.76立方米,自古就有「走馬澆 朝邑」之說;處女泉人入水不沉,飄飄欲仙,有「沙浪浴」之美譽;還有 王村瀵、渤池瀵等,一眼瀵泉就是一處天然浴場。
百種珍禽
洽川地處我國 候鳥南北遷徙的中軸線上,大片的 黃河灘涂是鳥類的樂園。這裡水源充足,魚蝦豐富,蘆葦茂密,氣候濕潤,每年10月至來年4月,都會有 丹頂鶴、 白天鵝、大鴇、 灰鶴等70餘種國家保護的一二級鳥類來此越冬,而 黑鸛、 蒼鷺、鴛鴦以及 赤麻鴨等40餘種留鳥則常年在這裡繁衍生息,為洽川增添了無限生機。
十里荷塘
洽川有天下罕見的瀵泉,水質優良、水源充足,又有千秋賢相伊尹當年耕作過的有莘之野,土壤肥沃,為栽植蓮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洽川出產的九眼蓮藕呈象牙色,脆嫩清香。目前已建成數處連片荷塘,多達數千畝,每到農曆五、六月份,「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又是一番動人景象。遊人可以在此起彼伏的蛙鳴聲中遠望「萬畝荷塘接天際」,近觀「小荷才露尖尖角」,或者順着田間小埂漫步荷塘中間,采荷花,摘蓮蓬,品味農家田園生活的樂趣。
大河風采
黃河流經合陽,水面寬闊,浩浩蕩蕩,氣象萬千,顯得細膩溫柔。「地啼」、「揭底」兩大奇觀雄渾神秘、滌魂盪魄,黃河漂流驚險刺激,河灘踩泥童趣無限。
黃土峰林景
區東西兩邊的黃土峰林地貌,丘壑峰巒,雄渾古樸,有六座秀麗的山峰,分別是光濟山、明山、 金鳳山、 天柱山、 蓮花山、秦驛山。站在天柱山頂,三晉雲山無不在望。清代 洽川才子許秉簡有詩曰:拔地峰如柱,穿雲廟接天,窗迎雷首月,戶望 禹門船。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洽川山水相依的風光讓無數遊客留連忘返。
景區簡介
處女泉
處女泉又名東鯉瀵,伏魚泉、位於 洽川景區的蘆盪之中。其得名來源於當地一個古老的民俗,古代洽川的 女子在出嫁前都要由姊妹陪伴到該泉洗浴淨身。在幽靜的 黃河灘涂之中,中華民族 母親河的懷抱里,飄浮着白雲的藍天下,茂密的蘆葦圍成一道天然屏障,用清純的泉水洗去姑娘滿身的塵土和疲勞,光彩照人地去迎接人生的幸福時刻,泉由此而得名。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的開篇之作《關睢》中所描寫的地方就在洽川,生動地描寫了周文王和太姒人定情、迎娶的場面。洽川曾有「四聖母廟」,供奉禹母,湯妃, 太妊, 太姒人四聖母,是洽談川獨有的廟宇,今擬恢復。處女泉邊廣袤的河灘上,清風徐來,天高雲淡,蘆葦茂密,夏日蘆絮漂香,冬季泉水水氣浮空,綿延十里不絕。環顧四野,令人心曠神怡,對於遠離了喧囂的城市的人們來說,置身於野趣盎然的處女泉邊,確實是難得的人生享受,因而有「不下處女泉等於沒到洽川」的說法。
夏陽瀵
夏陽瀵位於夏陽村東,它的出水量居 洽川七瀵之首,每秒鐘達0.56立方米。古時候,此水曾被引到 朝邑縣 (今屬 大荔)灌溉農田,民間有"走馬澆朝邑"的說法。官府過去還設員跨馬巡渠,故稱"馬瀵"。瀵水順渠道南流,每至冬季,霧氣騰空,綿延十里不絕,景色蔚為壯觀。
陝西省水產研究所投資250萬元,利用夏陽瀵的溫水養殖名、優、特魚種,修建了瀵北的養殖基地,主要養殖 羅非魚、黑烏鯉、鬍子鲶、 白鯧、 加州鱸等。如今它已逐漸成為陝西省特種養殖和出口創匯的重要基地。
王村瀵
洽川七眼瀵泉壯如茫茫蒼穹中的北斗七星,鑲嵌在風光如畫的洽川風景名勝區內。其中面積最大的是 王村瀵,蓄水面積達十餘畝。王村瀵位於 洽川鎮王村的東邊,在它的附近,有一眼小瀵,這大小兩眼瀵泉似母子相依相偎。所以,有稱為「母子瀵」。瀵泉是優良的天然浴池。夏秋季節,綠樹成蔭,水面如鏡,光亮照人,魚群上下,蝦戲淺水,禾苗鋪綠。紅荷映日,泳浴垂釣,遊人甚眾。文人墨客興之所至,吟詩作文,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瀵堤煙柳」為洽川八景之一。
水利風景區
位於著名的 洽川名勝風景區北端,她以雄渾陽剛的水文化與處女泉的恬靜陰柔形成強烈的反差和互補,迅 速成為秦東搶眼的旅遊景點和新興的旅遊熱線,遊客所至,驚嘆不已。
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的黃河魂景區,得 中華龍脈之先,自有史書記載以來,無論大河怎麼遊蕩變化,這裡河魂永駐,從未脫流,是秦晉的水上交通要衝,素有「 鐵碼頭」之美譽。景區四季攝魂,處處動魄。春觀 黃河流冰, 浮山玉鏡,浩浩蕩蕩,戛然作響;夏看黃河揭底,千米河床萬起沙峰,雄奇崢嶸,古稱大河浮山;秋聆黃河地啼,聲若牛吼,沉悶悠遠,實乃世間罕見之地籟之音;冬賞 黃河凌汛,冰封雪飄,滔滔頓失,銀蛇逶迤,莫見首尾。更有朝觀大河日出,暮眺長河落日,仰視絕河雁陳,遠望蒹葭蒼蒼,俯察大水走泥,近看水蝕岸崩等詩意景觀,令遊人於魂魄震懾,心旌搖盪之際,領悟「三十年河東又河西」的時空易遞哲理。尤其是「 揭河底」與「地啼」乃萬里黃河上獨有的兩大自然奇觀,令人嘆為觀止。
山嶽簡介
在 洽川風景區山嶽 風景資源中,最有開發價值的重要景源點有六處,其中一級景點兩處:福山、光濟山;二級景點四處:秦驛山、 蓮花山、明山、 天柱山。
洽川風景名勝區面向 黃河、背靠黃土峰林,峰雖不高,但群峰秀麗,地勢險峻,其中以福山、光濟山和秦驛山最為吸引人。
福山
福山「一峰聳翠,萬柏環青」的福山自古為渭北勝跡,前人曾有「秀奪江南」之讚譽。它東臨大河,西依莘塬,地勢險峻,風景優美。因其狀如一隻巨蠍翹尾東行,古又名「蠍子山」。
福山位於洽川西塬畔的靈泉村,村西北、東北、東南各有一座半島狀的土山,僅有一條小徑與村莊相連,分別為福山、祿山、壽山。 福祿壽三星高照,靈泉村人傑地靈。山上的古建築現存 大雄殿、送子殿、 聖母殿、三義殿、 藥王殿、 玉皇殿、 文昌閣、 三清殿、 鐘樓、 鼓樓、轉角樓、 石牌坊等。山上既有佛殿,又有道閣和儒家書院,集儒、道、釋三教為一體。這種三教和平共處的現象實屬罕見,已經引起了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此山建築布局具有 江南園林緊湊玲瓏、錯落有致、步移景換的建築特點,是 洽川旅遊的又一去處。
光濟山
光濟山在夏陽村西。山上原有中國佛教禪宗始祖達摩與其弟子 慧可創建的 光濟寺,是渭北佛教名山。南朝齊梁之間,達摩從印度東來,曾偕慧可訪般若多羅僧於 梁山寺,過夏陽,憩息此山,不忍離去。唐代宗賜其「圓覺禪師」。「光濟晨鐘」為 洽川八景之一。現寺廟雖然已毀,然遺蹟尚在。站在透着濃濃鄉情的黃土峰林旁,古代佛教遺址,讓人回味,令人遐想。
天柱山 於洽川王村村西溝口,一峰如柱,上接雲天,因此得名。這裡是看 黃河日出的最佳去處。登山遠望, 洽川 美景盡收眼底。清代才子許秉簡在詩中讚頌此山是「拔地峰如柱,穿雲廟接天」,山腰雷神洞有一副對聯:揮臂堪指雷首月,舉目能識 禹門船。 雷首,指對面的 中條山;禹門,即 韓城 禹門口,大禹鑿開龍門疏導 黃河的地方。早晨,只要天氣晴朗,站在山上極目遠望,但見對面太陽冉冉升起。這時候如果有點雲的話,太陽金光爛漫,點綴其上,萬千姿態盡收眼底。冬天雪如果能下大點,站在山頂,但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更顯「江山如此多嬌」。山上原有道觀,殿宇巍峨,古松蒼翠,供奉三清諸神,遊人不絕,為 洽川勝景之一。現 天柱山已由 洽川鎮退休幹部顏順孝等老同志自發捐資整修一新,常年對外開放,每年的農曆8月29日是天柱山廟會。
秦驛山
秦驛山在 洽川南端。此山只有一條寬僅盈尺的土山嶺與高原相接,名鸛道嶺。山上原有道觀,今已不存。詩人許秉簡《贈秦驛山崔羽客》詩云:「放鶴手招雷首月,彈琴目送 禹門船」,形象地描繪了此山的奇特地理位置。山下為秦漢時京城之河東的重要驛站。因此秦驛山的歷史積澱本身對遊客就具有無形的吸引力
蓮花山
蓮花山在 洽川城村以西的溝澗里,群峰環繞如蓮瓣,故名。道教傳奇人物張三丰(洽川人稱為張瘋子)曾卜棲於此,其哲學和文學修養很高,是道教理論家和詩人。「仙骨一身筆一枝,興來高唱百篇詩。從今更長金丹價,萬兩黃金莫買之。」此詩可傳其風采。山上原有玉帝聖母諸洞,並有張瘋子睡(蓮花心)看 黃河處,現遺址尚存。
明山
明山在夏陽村西北。登上山頂,三晉雲山無不在望,是吳仙姑(郃陽縣南伏蒙人) 歸道處。山上原有大殿迴廊,重樓峻閣,有銅鑄玉帝及觀音像,重數百斤。
武帝山
為梁山西峰,因山上建有漢武帝祠而得名,千百年來,它以獨有的特色名貫古今,享譽中外。 現存的武帝祠建於明萬曆年四年,祠前獻殿系民國初年重建。山頂建有玉皇廟、娘娘廟、三聖母廟等。祠東有僻靜台、 升仙台,相傳是漢武帝習道升仙之處,奇石凌空,登臨御風,飄飄欲仙。在升仙台南側有一奇石,狀似世龍欲飛,為「神龍探海」;另有一奇石如青蛙蹲伏,積蓄力量,伺機躍起,可以預報天陰下雨,名「金蟾鳴雨」。山後 放馬溝有一泉,據說為漢武帝飲馬之處,是 合陽金水的源頭。山後有一大石坪,名「校場坪」,傳說是漢武帝當年屯兵、練兵的場所。 武帝山森林茂密,翠柏蒼蒼,空氣清新,環境優雅。祠東有一古柏,遠望如蹲獅,名「獅子柏」。山後有萬傾青松及遮天蔽日的橡樹林,鬱鬱蔥蔥的雜木林。這裡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百草芬芳,野果清香,是天然的療養勝地。當地有句順口溜:「山有神,山有仙,山里遍地種仙丹。聾子進山轉一轉,隔山能聽雞叫喚;瞎子進山轉一轉,月亮地里把針穿。」
金鳳山
金鳳山在莘野村西。中間一峰高聳,兩側土坪坦蕩,形似展翅欲飛之金鳳,故而得名。[1]
參考文獻
-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陝西洽川風景名勝區搜狐網,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