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鐘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洪鐘歌》是宋朝釋印肅的作品之一。
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時期[1]就有相關文獻記載。
“ |
昭文昭文施一鍾,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 十方諸佛應聲中。天龍八部生忻悅, 外道魔軍失卻蹤。此圓器, 大神功,上祝皇王壽不窮。 日月長輝邦國靜,臣忠子孝續堯風。 昏者醒,愚者聰, 民歌鼓腹意和濃。地水火風和一性, 剎塵無間體含融。包聲印頑空, 鳥樹岩巒風月同。秦時何必驅山鐸, 大振金鈴總脫空。時節至, 自相逢,肯信無心達本宗。 和同一族輸金玉,回向南泉鑄此種。 黃昏裹,五更中, 下下無空徹底通。近祖遠宗迷識解, 聞歸淨土禮金容。涅槃侶, 契心同,個個全音贊此功。 顯理揚真無二聽,含靈蠢動一時通。 受者法,施者空, 且無地獄與洋銅。孝子順孫光遠慶, 昭文千古振家風。 |
” |
— [宋]釋印肅 |
宋詩特點
以文為詩
關於宋詩的特點﹐一般認為最主要的是議論化﹑散文化。「以文為詩」﹐唐代個別詩人如韓愈等已開其端﹐但奉為圭臬﹐因之蔚為一代詩風者則自歐陽修﹑梅堯臣等人始﹐至王安石﹑蘇軾﹑黃庭堅而達到極致。由「以文為詩」到「以議論為詩」﹐宋詩之所以在強大的唐詩影響之下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的這一風格特徵﹐有著深刻的時代根源。北宋時期﹐政治改革和隨之出現的朋黨之爭﹐從慶曆新政到王安石變法﹐一直是知識分子關心的主要問題。終南宋之世﹐主戰和主和﹐又將朝野士人分成旗幟鮮明的兩大派。絕大多數詩人具有官僚和知識分子雙重身份﹐「開口攬時事﹐論議爭煌煌」﹐是這批人的共同特徵。其次﹐宋代儒學一改唐人死守前代註疏的舊習﹐疑經惑古﹐以己意解經﹐蔚為風氣﹐本已官僚化的士人﹐又加上了一重學者化的身份。所謂某人好議論﹐主要就是由這兩個特殊的時代背景所促成。
理趣
與宋詩議論化相關的還有另一個特點﹕理趣。所謂理趣﹐指寄寓在詩歌形像中的人生哲理。宋詩理趣形成的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學﹐而是佛門的禪機。宋詩中最富有理趣的幾首代表作品﹐多出於理學形成之前而哲學思想自成體系的王安石﹑蘇軾及其追隨者黃庭堅[2]﹑陳師道之手。如蘇軾的《次韻法芝舉舊詩一首》:「春來何處不歸鴻﹐非復羸牛踏舊蹤﹐但願老師真似月﹐誰家瓮里不相逢。」即源於《高僧傳》所載醋頭和尚斗機鋒的偈頌。
前所未有
此外﹐兩宋詩壇還有兩個前所未有的特點﹐一是詩歌派別的出現和形成風氣﹐一是「詩話」作為一種詩歌批評方式的產生和流行。宋詩多流派﹐當與佛教宗派思想的刺激以及政治上黨爭紛繁的原因有關。如北宋末呂本中(1084~1145)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列黃庭堅以下二十五人﹐後又有所謂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說﹐一如禪宗之「法嗣」傳衣。列名之人均以名節自勵﹐氣味相投。至於文學觀方面的不同﹐因而造成詩家的門戶之見﹐壁壘森嚴﹐則與「詩話」的黨同伐異有著互為因果的內在聯繫。
視頻
洪鐘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虞舜是誰,學習啦,2017-05-03
- ↑ 江西詩派一代詩宗黃庭堅的藝術成就,搜狐,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