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洪椿坪,位於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處的山腰裡。洪椿坪,建有干佛禪院,一進寺門,"洪椿曉雨"四個耀眼的大字,橫陳在銀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瞭然:這兒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觀賞似雨非雨的"雨",玩味着"翠濕人衣"的情趣。洪椿坪,正如唐代山水詩人王維在《闕題二首》中詠唱的那樣: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中文名稱 洪椿坪

開放時間 6:00-18:30(旺季:2016.1.16-2016.12.14)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白雲峽,大坪嶺,寶掌峰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四川省樂山市

目錄

寺廟簡介

洪椿坪,因有洪椿古樹得名。此樹高28米,胸徑3、2米,樹冠東西延伸30多米,是中國特有的高齡樹種,又名白椿,葉呈羽狀,盛夏季節一樹粉綠,耐冬寒,抗污染,所以能致高齡。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戰國時代,道學家莊周先生早將它喻為神樹,作為大壽的象徵。 這一株,據專家鑑定足有一千二百年的樹齡,至今長勢仍很健旺。這裡的古樹很多,尚有千年的羅漢松,八百多年的公孫樹和楨楠樹,六百多年的香杉古柏和黃心夜合等等。

歷史由來

洪椿坪上建有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禪師所建,原名千佛禪院,也稱千佛庵。明崇禎四年繼建,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毀於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雲禪師重建。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樹,重建後的寺廟也因此被叫做洪椿坪[1] 。這三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面,在那次大火中被焚,但枯木至今不倒;另一棵在高岩邊,約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後一棵在寺門左側的密林中,至今仍存。此洪椿經專家鑑定,樹齡至少在1500年以上,被視為長壽樹。洪椿,屬棟科落葉喬木,胸徑可幾人合抱,有三、四丈高。

銀杏古樹

如果說鑒勝峨眉是一篇完美的詩章,這裡自然是承轉的段落。要欣賞這"曉雨"之妙,以夜宿寺中為宜。從夕陽西斜到黎明拂曉,還有許多景色可觀。這裡有許多銀杏古樹,一至清秋,扇葉金黃,與滿山紅葉相互掩映,色彩絢麗柔美,故詩人在詩中吟道"不盡霜楓萬里黃"。

民間傳說

傳說,五百年開一次花,五百年結一次果。洪椿寺建有殿宇三重,氣勢巍峨,蔚為壯觀。廊廡簡潔,宏闊寬敞[2] 。洪椿寺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千佛樓以及林森小院和禪堂、僧舍等等。大雄寶殿中供普賢像,左右為十八羅漢像,雕塑俱佳。藏經樓內中存有一件寶物,那就是懸掛於樓內的一盞七方千佛蓮燈,檀木雕琢精工彩飾。它高近2米,直徑1米,七方翹角,上下刻有幾百尊佛像。七方角柱上有九龍盤柱,上面還刻有雲龍怪獸以及神話故事圖案,八面玲瓏,數百尊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組成一幅幅神話故事圖景,是世間罕有的藝術珍寶。燈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處,亦不多見。七方千佛蓮燈設計巧妙、工藝精湛,令人稱頌,是寺內珍藏的藝術珍品之一。據說是法能和尚在清朝末年所制。洪椿坪上,觀音殿的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稱「錫杖泉」。相傳,明代時的香火旺盛,僧眾雲集,寺僧人數多時高達千人以上。但寺廟裡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禪師持杖祈禱,用錫杖鑿岩引水,感動了天池仙女,就給這裡送來了一股清泉。時至今日,錫杖泉依舊四季不枯,甘甜清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