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的由來(楊廷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洞頭的由來》是中國當代作家楊廷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洞頭的由來
古人云,譜牒身之本也。翻開1996年在地鎖中寨坪續修的九甲楊氏家族譜,家族的遷移路線及人口繁衍歷史似乎歷歷在目,隨着公路的維修與改變,遷移了許多地方卻無從考證,我就從續修族譜上記錄的點滴信息及前輩們的口述中,簡單說說洞頭的由來。
「萬家炊煙結霓裳,四面金色鎖玉堂。千年古道奔騏驥,百尺勁松宿鳳凰。」1368年,九甲楊的第一代祖先楊昌文就這樣在地鎖中寨坪出生了。他點燃了家族的聖火,書寫着生命的華章。在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地鎖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祖。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均土地面積的縮小,土地與人口矛盾問題日益嚴峻,當時化解這個難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外遷。
外遷不是兒戲,更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空有一個念頭是不切實際的,不僅需要領頭人的責任與擔當,還需要開拓陌生環境的智慧和勇氣。直到第十代的祖先楊昌甫(1608年出生),於1639年從地鎖遷移到現在的陽合至洞頭這一帶,從此開啟了洞頭的繁衍歷史。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書香中走來,給人以精神的震憾。透過家譜中曾經生命的厚重,追憶血濃於水的情感歷史,感恩先祖的豐功偉績。
在這裡我最感興趣的,也是最想探究的就是三百多年前的祖先為何要遷移到一個名叫洞頭的小山村。洞頭這個名字是他們命名的嗎?還是他們來之前就有了,這些都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人們往往習慣用地形地貌的特徵來命名,我們就從天然的地理位置上尋求答案。
洞頭的前面是一條小溪,發源於北嶺山腳下,流經陽合及半坡龍等地段,最後匯入瓮洞清水江。祖先最初選址在陽合暫時落腳,站在陽合的溪間谷底,兩座對峙的岩山仿佛僅留一個洞口,洞口處一股清澈的溪水從百米高的斷涯上涓涓流下,沖刷着光滑的青石壁形成獨特瀑布,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沙子灣層巒疊嶂的山脈,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鬱鬱蔥蔥,仿佛仙境一般。祖先們就沿着這條小溪的水源蜿蜒而上放牛、砍柴,發現在小溪的西邊有一個被山巒圍成「U」字型的地方風水很好。從沙子灣的高處看這個「U」型地貌,就如一扇開啟的山洞門的頭部形狀,此地又恰好處在陽合洞上的上游,就形象地稱呼為洞頭,洞頭這個地名從此就產生了。
三百年來袓先在洞頭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規守紀,養成良好的民俗民風。在小溪兩旁引水砌坎造田,先後造了段上、大龍頭、馬草坪長田、四方丘等大大小小的良田數百丘,如今用稻穀生機勃勃的景象訴說着它的變遷。百多年前的村民出工出力,集資修建的石拱橋依然完好。只是安放在獨坡頂上鎮壓火災妖魔的幾口水缸了無蹤跡。鱗次櫛比的木皮房屋也演變為一棟棟的瓦房,那段剝落在房頂木皮上的時光無法拾起,只留下一縷溫馨的久遠令後人遐想。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小山村,談不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沒有名勝古蹟可尋,但卻為國家培養了不少的建設人才。不到200人的一個小村落,先後就為國家各部門輸送了多名軍人、教師、醫生、公安幹警、政府官員、企業領導、電力、農牧、林業等工作人員,分布在北京、上海、重慶、貴陽等大中型城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洞頭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名字,烙進了離鄉遊子的心裡,桐油坡、黑荷灣、齊家沖、瓦廠田、馬草坪、沙子灣、荒田沖等山林田土上,留下了童年時光砍柴、割草、看牛、采磨菇、拔筍子、打蕨菜那一串串深深淺淺的腳印。用腳步丈量世界,用寸心感受家鄉。洞頭它用獨特的黃土氣息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楊氏後裔。
隨着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鄉村與城市接軌,鄉村的歷史逐漸被淡忘,加上大部分人員的外遷,鄉土味越來越淡。不由得想起劉伯溫的一首詩「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
劉伯溫就是輔佐朱元璋籌謀天下大事的劉基。他胸懷全局,高瞻遠矚,以理性的思維重新審視了當時被人們視為「蠻荒之地」的雲貴高原。這是一個智者的預言,它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洞頭退耕還林、還草,山變得更綠了,水變得更清甜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天然氧吧里,沉澱了無與倫比的歲月之美,延續了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經典傳承。洞頭你很美麗,厭倦城市生活的人們一定會想起。
作者簡介
楊廷福,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