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陽靈台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靈台遺址

來自網絡的圖片

洛陽靈台遺址靈台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漢魏故城南郊,東漢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建有一座天文觀測台——靈台,現僅存靈台遺址。[1]

靈台遺址,面積達44000平方米。其中心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長約41米,東西寬約31米,高約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兩層平台。下層平台築有迴廊,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層平台。上層平台四方,原各有五間建築,每間面闊5.5米。遺留下來的西面建築的牆壁塗以白粉,東面塗以青粉;南面建築的鋪地磚上有朱紅色粉的痕跡。這種依方位的施粉方法,與崇拜四靈(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習俗有關。

建築功能

靈台是當時最大的天文台,是太史令的下屬機構。東漢偉大的科學家張衡,曾經二次任職太史令,親自參與主持領導過當時洛陽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靈台連續使用達二百五十餘年,為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民俗活動

花會的主要場所有市內的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等。洛陽種植牡丹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到了宋代,洛陽牡丹已經有了90多個品種。為了讓天下百姓都能一睹號稱「國色天香」的洛陽牡丹的風采,當時的洛陽太守組織了「萬花會」。花會期間,人頭攢動,滿城皆花。

1982年9月,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以牡丹花為市花,並確定每年牡丹盛開的4月15日至5月8日舉辦「牡丹花會」,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鮮花資源,既可以豐富群眾的業餘生活,又能加強洛陽與中外的經濟技術文化交流,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沿革

公元前11世紀,活動於今寶雞岐山縣周原遺址附近(古稱岐下)的周部落日益強大,其首領姬昌「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賢下者,日中不暇時以待士」(《史記·周本紀》),奠定了西周建國的基礎。在伐邘(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北二十里)的第二年,文王平定崇侯虎後,開始建造豐邑,並正式由岐下遷都於豐。在豐邑,除了修造城垣宮殿外,還建造了靈台、靈囿、靈沼等一系列集祭祀、狩獵、游賞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禮制建築群。[2]

在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的《大雅》中,有一首題為《靈台》的篇章,最始幾句為「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表明周文王建造靈台是得到全體百姓擁護的偉業,百姓支持建台,於是齊心協力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建設。

而關於靈台等處的得名,《說文解子》釋「靈」字為「巫以玉事神」,言其與祭祀活動的緊密聯繫。五百年後的孟子則以不無讚嘆的口吻追憶道:「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仁德治國,建造靈台「觀祲象,察氛祥」即觀測天文現象,預示禍福吉凶。因此,靈台可視為中國最早的英雄紀念碑和天文觀象台。

西周一代,靈台都是天子祭祀、朝聘諸侯之所,平王東遷後,秦盡據原西周故地。魯僖公十五年,秦獲晉侯,也將其關押在靈台,這說明至春秋時,秦國又增設了靈台的附屬建築,或是對其原有館舍進行了擴建。其後文獻中,對於有關靈台活動的記載越來越少,僅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記敘其道里方位。至唐宋時,西周建築已湮沒無聞,「辟雍靈沼今無復處,惟靈台孤立,高二丈,周圍一百二十步也」(宋敏求《長安志》引李泰《括地誌》)。

至此,除了埋藏在地下的墓葬及房屋基址外,西周遺存僅存靈台殘跡,其餘的地表建築景觀完全毀滅。再加上隨着西安城市中心在三千年中的數次轉移,西周豐鎬遺址已經偏處於西北一角,其上也已經成為阡陌縱橫的農田,往昔面貌不存。因此,即使有人費力尋找,也難覓其蹤影。[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