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河民族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洛河民族中學玉溪市紅塔區洛河民族中學,一所正規化的洛河民族中學建成了,人民熱情洋溢地說:「黨為人民辦實事,政策暖人心。」使黨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用科學技木改變山區的落後面貌」的政策得以實踐。洛河民族中學的創辦,是洛河人民在黨的十—屆三中全會的方針、政策指引下邁進新的歷史時期的開端。百年大計,教有為本。由於教師們兢兢業業,教書育人,每年都有100多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畢業生考入高一級學校進行深造,還有大部分畢業生奔赴各行各業,為開發和建設山區作出貢獻

學校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局面。洛河鄉(原公社)也和全國一樣,形勢大好。1980年初,洛河公社黨委在飛文興書記的主持下召開黨代會。他在會上說:「我們山區落後,不是民族落後,而是文化落後。我們今後務必在三中全會方針政策的指引下,振奮精神,團結一致,重新認識洛河,開發洛河。我們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材,大力發展洛河的文化教育事業,提高民族素質,用科學校術來改變洛河的落後面貌……。」會後,飛書記單獨把學校支部書記張繼和同志留下來,讀了準備在洛河創辦一所民族中學的意見,並作了研究。之後,張繼和同志來找我談了創辦民族中學的計劃,並傳達了公社黨委的指示精神。同時要求我起草一份申請報告,請示上級主管部門研究批示。當時,我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和洛河地處高寒山區,全公社總人口七千八百多人、文化落後、大部分學生上中學難的客觀實際,於一九八零年四月,擬定了創辦洛河民族中學的申請報台。複印五份,公社黨委簽報雲南省教商廳。玉溪地區教育局、中共玉溪縣委會、玉溪縣文教局。各級領導非常關心和支持,不久,批准了辦一所初級中學的請求。這個批示下達後,人們奔走相告,民心大快。在公社黨委的倡導和支持下,同年六月,由公社直接調來兩台推土機,在離洛河六百米處的響水破土動工平整校址。同年冬季,公社黨委安排羅慶福同志管理工地,請桂井基建隊開始建蓋學校,建校工程規定在一九八一年七月驗收交付使用。這樣就在各級黨委重視教育的思想指導下,一九八一年秋,一幢兩層共六間的教學樓驗收投入使用。建校費用6.5萬元,其中公社集資投入1.05萬元。開辦起一、二年級兩個班,有學生82人。當時學校的人員編制是:洛河學校支部書記、代理中學負責人:張繼和中學具體負責人:酒兆興總務會計:王繼華教師:普仕雄、傅法傳、何有昌、王建平、丁樹明、潘寶光(1982華3月調來)等九人。後勤:炊事員四人,小拖拉機駕駛員一人。一所新興的洛河最高學府——洛河民族中學在洛河的地面上如一支茁壯的春筍破土而出。這是洛河有史以來,幾朝幾代未敢想象的事,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洛河人民的子孫讀中學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的學歷大部分是大專以上水平,生活、工資待遇均由國家負擔。當時,教師的住宿條件比較差,大家都擠在一個大教室里辦公、開會、休息。在教學條件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教師們認真學習了黨的教育方針,樹立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辛勤耕耘,毫無怨言地為山區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奉獻,傳遞科學文化知識。為進一步滿足山區人民普及中學的願望,一九八一年底,繼續擴建校舍。一九八二年七月,又一幢兩樓一底共十五間的教師宿舍和一樓一底共十間的學生宿舍竣工。秋季招收初一新生兩個班,住校學生達200多人。初中的一、二、三年級已辦齊全。隨着學校擴大,學業人數增多,教師重新配備。

教學成果

有13名教師獲市區教育局組織的教學競賽,自製教具、多媒體[1]軟件競賽一、二、三等獎, 4人成為市、區級骨幹教師,1人被聘為紅塔區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授課教師,1人被評為玉溪市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紅塔區優秀班主任,1人被評為文明市民。教師撰寫論文、徵文有11篇獲國家、省、市、區級獎。義務教育[2]實施水平不斷提高,2008——2010年的中考報考率分別為100%、100%、96.8%,2009年中考考取玉溪一中1人,實現了「零」的突破。學校先後榮獲「市德育先進學校」、「區體育先進集體」、「區文明學校」、 「區文明單位」、「全國學校心理學教育實驗先進學校」等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