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南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洛南中學(Luonan Middle School Shaanxi Province),創建於1922年,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是一所省級示範高中,校長岳俊,校訓[1]「治學興邦」。

洛南中學前身是「洛南縣私立華陽中學校」,2003年12月學校被省廳命名為「陝西省重點高級中學[2]」,2011年04月成為「陝西省洛南中學」,知名校友有唐江澎等。

學校簡介

陝西省洛南中學創建於1922年,雄居洛南縣城東寨坡,屬省級標準化高級中學。校園面積124000平方米,86個教學班,6500餘名學生,為商洛市規模最大的高級中學。學校裝配有數字化校園網絡、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健身房、形體室等現代教研設施。校內高樓聳立,綠樹成蔭,噴泉吐玉,師者敬業,學子勤奮,處處洋溢着濃郁的書香氣息。

近年來,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質量立校、教研興校」的宗旨,以「做名師、育名人、創名校」為目標,形成「以科學的教育理念教育學生、以規範的行為準則培養學生、以縝密的教研教改開發學生、以多元的發展目標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教學模式,培育出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辦學條件、辦學水平、辦學效益不斷實現跨躍式發展。在2007年高考中本科上線1794人,位居全市省級標準化中學前列;學校先後有60餘名教師榮獲省、市、縣「教學能手」稱號,100餘名教師被授予「師德標兵」等榮譽,130餘名教師擔任省、市、縣教學研究會會長、會員;學校已成為洛南縣教學示範中心、教學研究中心、教師培訓中心;曾被國、省、市、縣授予「文明校園」、「平安校園」、「教育質量先進單位」、「教科研明星學校」等榮譽稱號,在省內外享有較大的聲望和影響,被譽為商洛教育戰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歷史沿革

洛南中學(Luonan Middle School Shaanxi Province)創建於1922年,其前身是社會賢達黃憲之先生創立的「洛南縣私立華陽中學校」,是陝西省創辦較早的中學之一。1978年被確定為市、縣重點中學。

文化傳統

學校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校園生活規範有序、和諧高效的根本保證。

以歷史傳統傳承辦學精髓。歷史傳統是學校寶貴的文化財富,有了鮮明的歷史文化傳統,學校就有了豐厚的辦學資源。我校50多年的發展歷程,雖然校名多次更迭,校舍屢次改造,但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和「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清中精神卻一直傳承不息、歷久彌新。我校利用學校積澱的豐富傳統文化作為教育學生的重要資源。50多年來湧現出來的校友的感人事跡,激勵和教育學生形成崇高的情感。在這種優良歷史傳統的影響下,學生認真踏實、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教師勤奮務實、敬業奉獻、精益求精。在新的發展時期,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優良的辦學傳統,更要不斷與時俱進,勇於開拓創新,繼續堅持以改革發展為主題,以提高質量為主線,以教育創新為動力,爭取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績、實現新跨越。

以發展規劃凝聚全校人心。學校「十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後,我們就發動全校教職工獻計獻策,同時多次邀請南師大教科院專家進行論證指導,高標準完成了「十一五」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該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課改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強化內涵建設,提升學校品位」的發展思路,描繪了學校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這凝聚着清中人智慧的「十一五」規劃,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辦學目標,確立了發展定位,引領着學校事業蓬勃發展。令人欣喜的是,在「十一五」開局之年,我們就順利完成了規劃確立的十件大事中的四件,大大增強了我們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規劃的信心和決心。

以規章制度約束辦學行為。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是我校辦學的基本方略。新課程實施以來,為了使學校各項管理制度更加規範,我們根據新課改精神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借鑑和學習他人的經驗,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原有的規章制度集進行了梳理和增刪,制定了《江蘇省洛南中學評價制度改革方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和《學分制評價方案》等評價制度,編印了新的《管理手冊》、《教師手冊》和《學生手冊》,努力使學校管理、德育管理、教學管理、後勤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更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注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保證作用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監督作用,完善家長參與管理和社會監督學校的工作制度,增強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以有力措施保證制度執行。建章立制,重在落實。我校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一是健全組織,明確職責。學校成立了校長掛帥的制度實施領導機構,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二是進一步完善年級管委會負責制,明確年級主任是年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把黨支部建在年級,強化年級管理職能,簡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全面實行教職工全員聘用、雙向選擇,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四是發揮分配製度的「槓桿」作用,探索建立以崗定酬、按勞取酬、優績優酬的分配辦法,使分配重心真正向教學一線人員、業務骨幹和有突出貢獻者傾斜。凝聚了人心,提高了制度執行的實效。

辦學條件

教學質量

課程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之一。作為江蘇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省級樣本學校,我校在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及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辦學效益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課程文化。

在校本課程中提高素養。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開,從2000年起,我校根據育人目標、辦學特色、社會需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了科學素養類、人文素養類、興趣特長類、實踐技能類等四大類36門校本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我們充分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特別是我校師資、設備優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課程套餐,分三次自編校本課程系列叢書,涉及高中新課程的八大領域、百餘門課程。目前我校已基本完成「校本課程超市」建設,《寫作心理教程》、《中學生理財》、《形體與健美》和《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案例匯編》《優秀課堂教學反思文集》《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等87本校本教材和校本教研系列叢書已編印成冊,另有40多種校本教材正在編印之中。同時我校編印課程選科手冊,供學生選擇,根據學生選科情況,實行走班教學;在高一年級實行分項體育教學,高二年級實行體育選項教學。實踐證明,校本課程的開發,顯示了我校教師的校本教研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展示了我校研究型學校文化建設的新成果。

在實踐活動中增長才幹。早在2000年9月,我校就開始了研究性學習的探索與嘗試,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為順利實施新課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5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加強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每學期在各年級建立100多個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涵蓋各學科300多個課題的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性學習成果,每學年舉行全校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會,編印《研究性學習成果匯編》。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建設。讓學生在親情交流中學會感恩,在社區活動中了解社會,在修學旅行中認識世界,在社會調查中增長才幹。注重對實踐活動的總結,先後編印了《主題班會案例》、《社會實踐活動集錦》、《軍訓紀實》等德育系列叢書;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編制了《學生成長記錄冊》,指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