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澤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澤掌鎮位於新絳縣城東北部16公里處,北靠呂梁,東臨襄汾,南接鼓水,西與北張鎮接壤,總面積8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400畝,2007年小麥總產9074噸,秋糧總產18154噸,轄十九個行政村,27171人口,鎮政府駐澤掌鎮北部。

1956年3月設澤掌鄉,1962年與侯馬分設後稱澤掌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9月改稱澤掌鎮至今。內設黨委辦、行政辦、計生辦、經管站、綜治辦、統計站、財政所、國土所等機構,並駐有公安派出所、汾北工商所、衛生院、郵政所、農電站等企事業單位;有公辦小學12所,教職工104人,在校生1465人;公辦初中學校2所,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教職工245人,在校生490人。新鄉公路直達鄉寧縣,新古、新蘇兩條縣級公路及鄉道交錯成網,暢通便利。縣辦中心衛生院設在澤掌鎮,各村均有衛生所。

澤掌鎮為全省民間藝術之鄉。傳統民間文化豐富多彩,民間藝術以書法、繪畫、雕塑、剪紙、刺繡、社火聞名三晉,中央電視一台、四台曾專題報道。隋唐教育家王通(號:文中子)當年讀書處:清濂洞,即在澤掌鎮黃土坡呂梁山內。晉名臣趙盾家族遭屠岸賈殘害後,趙氏家人逃難處趙仙莊也在這裡。抗戰期間的橫嶺戰役紀念地華靈廟遺址猶存。[1]

經濟發展

近年來,澤掌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建好蔬菜、林果、畜牧三大基地,夯實麵粉、粉條、石材加工三大園區"為全鎮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特別是今年以來,新一屆黨委、政府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提出了抓住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條紅線,突出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招商引資三大重點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基地建設和園區建設,使全鎮經濟呈現持續、協調、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日趨明顯,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一是蔬菜、林果、畜牧三大基地初步形成,三大主導產業成為全鎮農業經濟的支撐,正走上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全鎮無公害蔬菜面積發展到上萬畝,建起了澤掌、大聶無公害西紅柿、茄子生產基地;喬溝頭中華巨蔥生產基地;樂豐莊黃花菜和西葵村韭菜基地等。全鎮蘋果面積發展到1300畝,畜牧養殖規模養殖戶達到300餘戶,養殖小區遍布全鎮,著存欄12000頭,牛存欄7000頭,雞存欄31萬隻,澤掌已成為全縣名副其實的畜牧大鎮。二是科技投入加大,傳統農業正向現代農業、標準化農業生產邁進。涉及七個村的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前期工作基本結束,打井配套14眼,埋設管灌2萬米,實現了田、林、路、機電、井、渠六配套。農業生產條件和效益明顯提高,全面推廣了有機農業產品標準化生產規章,西紅柿取得了國家有機農業產品生產認證,三櫻椒取得GAP認證,僅蔬菜一項人均增收1000元。蘋果神產基地全面推廣了紙套袋和貼字新技術,商品果率提升30%,價格提升200%,蘋果畝收入超萬元。三是產、供、銷產業化體系正在培育形成。澤掌、大聶蔬菜批發市場、喬溝頭蔥批發市場年銷售量到達1000餘噸,已成為蔬菜產業的龍頭。全鎮大型麵粉加工戶發展到8戶,日可產麵粉260噸;粉條加工戶發展到30餘戶,年產優質粉條200噸。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勢頭強勁,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圍繞"全員大招商,全民搞創業,全力上項目",三年來,全鎮共引回資金2700餘萬元,新上運豐面業、張家莊石料廠、席治平免燒磚廠、連臣石材加工廠、五福泉食品廠等項目8個,擴規技改項目企業3個,新上葵花油產品包裝、鍍鋅鐵路信號器材等生產線3條,全鎮企業共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5100餘人,企業年生產總值達2.2億元。

村名來歷

澤掌,澤--指沼澤大地,澤掌村原來有很多河流,像江南水鄉一樣有很多水,所以叫澤。掌--指手掌,澤掌村周圍原來有五條河,像人的手掌。故叫澤掌。實際上只有三條,後來水源處的泉眼被採石的作業堵住三條河也就相繼乾涸斷流逐漸消失了。[2]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堅實發展,完成了王金村1200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了新鄉路澤掌至威頓水泥公司7公里的道路改造及2600米的護台和排水渠建設;覆蓋向家莊、喬溝頭等村的1萬畝土地整理開發項目,經省國土資源廳審批,即將實施完工。

民生事業持續發展,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投資530萬元,建築面積達5400平米的澤掌、北范兩所寄宿制學校主體工程全面竣工,投資120萬元的澤掌中學教學大樓已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教育教學條件。[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