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土特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是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總面積5787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占77.85%,水域面積占22.15%。市區面積15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總人口500.55萬人,現轄靖江、泰興、興化三個縣級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區和[[泰州]醫藥高新區。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33.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4%,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4.58億元。
目錄
名人名勝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時(公元937年)為州治,稱為「泰州」,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千百年來,風調雨順,安定祥和,被譽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這裡人文薈萃、名賢輩出,施耐庵、鄭板橋、梅蘭芳是其中傑出代表。名勝古蹟眾多,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廟、安定書院、日涉園、望海樓及梅蘭芳紀念館、人民海軍誕生地紀念館等傳承歷史,文脈靈動;溱湖濕地、千島菜花、水上森林、天德湖公園、古銀杏森林等生態自然,風光綺麗。
歷史
泰州是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為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稱讚「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新長、寧啟鐵路,京滬、寧通、鹽靖、啟揚高速公路縱橫全境。泰州火車站5條黃金始發線路通往全國上百個主要城市。揚泰機場通航,江陰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雙橋飛渡」貫通大江南北。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跨入億噸大港行列,六大沿江港區連接遠海大洋。優越的區位和公鐵水空一體化格局,凸顯泰州長三角北翼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
榮譽
泰州所轄縣級市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百強縣,同時泰州也是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1]
靖江豬肉脯
靖江豬肉脯是江蘇靖江市以豬腿肉為主要食材的傳統名吃,屬於蘇菜菜系,菜品色澤棕紅,光澤美觀,口味香甜,食而不膩,成品為片型,長12厘米,寬8厘米,每千克60片左右。
菜品介紹
靖江豬肉脯為靖江市的傳統美食,在靖江有近80年的歷史,目前在靖江有近40個品牌.其中最有名的就數「雙魚」了。 菜系及功效:蘇菜 口味:咸鮮味 工藝:暗爐烤
靖江豬肉脯的製作材料
- 主料:豬腿肉5000克。
- 輔料:雞蛋150克。
- 調料:醬油425克,胡椒5克,味精25克。
靖江豬肉脯的特色
色澤棕紅,光澤美觀,口味香甜,食而不膩,成品為片型,長12厘米,寬8厘米,每千克60片左右。
製作方法
- 選料整理:選用豬後腿精肉剔去骨頭,修去肥膘、筋膜、碎肉,取其純肌肉,切成小塊洗去油膩,裝入肉模,送入冷庫速凍後用切片肉機切成薄片。
- 配料:將調料混合溶解後,拌入肉片,上下要拌勻,使調料吸入肉中。
- 攤篩:用特製的篩筐,將肉片按規格要求,平攤於篩上。
- 烘乾:將篩筐送入蒸汽烘房,用65℃的溫度,經5至6小時烘成干坯,經自然冷卻後,出篩即成半成品。
- 烤熟:將半成品放入空心烘灶,用高溫烘至出油,呈棕紅色。烘熟後用壓平機壓平,再按規格切成埠形,即為成品。
- 包裝:出口產品裝聽,每聽淨重3.5千克,四聽並裝一大箱,計重14千克,箱外塑料帶緊固。內銷有箱裝和500克袋裝。
小帖士-食物相剋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2]
泰州乾絲
泰州乾絲,江蘇泰州傳統名菜,以豆腐乾為原料,而不是百頁。製作豆腐乾選用的黃豆是里下河地區純大豆為主,是泰州特有的豆腐乾,一般厚2.7厘米,首先將豆腐乾切開,要先用「月牙刀」橫着削成厚薄均勻的20多層,這種橫削的功夫泰州人稱之為「飄」,「飄」出的乾絲長短一律、粗細均勻,再斜鋪切成絲,真可謂薄如紙、細如絲。2008年,乾絲製作技藝,被泰州市政府批准為該市第二批非遺名錄。
營養價值
乾絲中含蛋白質比較高的,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因此,常吃乾絲可以保護肝臟,促進機體代謝,增加免疫力並且有解毒作用。
歷史民俗
據考證,泰州煮乾絲在乾隆時期名「九絲湯」,即乾絲加火腿絲、筍絲、口蘑絲、木耳絲、銀魚絲、紫菜絲、蛋皮絲、雞絲,高檔的還要加海參絲或燕窩絲。到了清末民初,泰州城「富春」、「榮春」、「海陵春」、「飲香」、「斌園」、「金鳳樓」等數十家茶館飯店每天早上賓朋盈門,人們吃早茶、談生意、聽小戲。而吃早茶的主要品種就是乾絲、點心、湯麵,其中尤以乾絲最受民眾喜愛。勤勞智慧的泰州先民就在百姓常食的豆製品上做文章,製作出了聞名遐邇的泰州飲食品牌——泰州乾絲。
製作方法
- 主料:方豆腐乾400克。
- 配料: 熟雞絲50克,蝦仁50克,熟雞肫片25克,熟雞肝25克,熟火腿絲10克,冬筍絲30克,淖水的豌豆苗10克。
- 調料:蝦子3克,精鹽6克,白醬油10克,雞清湯450克,熟豬油80克。
煮乾絲做法
- 選用黃豆製作的白色方豆腐乾(方干要求質地細膩,壓制緊密),先片成厚0.15厘米的薄片,再切成細絲,然後放入沸水中浸燙,用筷子輕輕翻動撥散,瀝去水,再用沸水浸燙2次,每次約兩分鐘撈出,用清水漂洗後再瀝乾水分,即可去其黃泔水的苦味。
- 炒鍋上旺火,舀入熟豬油25克,燒熟,放入蝦仁炒至乳白色,起鍋盛入碗中。
- 鍋中舀入雞湯,放乾絲。再將雞絲、肫肝、筍放入鍋內一邊,加蝦子、熟豬油55克置旺火上燒約15分鐘。待湯濃厚時,加白醬油、精鹽。蓋上鍋蓋燒約5分鐘離火,將乾絲盛在盤中,然後將肫、肝、筍、豌豆苗分放在乾絲的四周,上放火腿絲、蝦仁即成。[3]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戰役打響後,黃橋鎮當地群眾冒着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黃橋燒餅是古老的特色傳統小吃,屬江蘇菜系,流傳於江淮一帶。
歷史淵源
- 燒餅的歷史由來已久。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 「餅法」一章,清代劉鶚的 《老殘遊記》中也有關於燒餅的描寫。黃橋燒餅源於何時雖無文字記載,但民間流傳的一個小故事多少有些參考價值。說是清朝道光年間,如皋縣的一位知縣路過黃橋,吃了一回黃橋燒餅後齒頰留香,念念不忘。如、黃二地相距60餘里,總不能專程來吃呀,這位縣太爺竟不怕人說他搞特權,隔三差五地派快馬到黃橋購買燒餅,以飽口福。這個故事不僅讓人聯想起唐代詩人杜牧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也告訴我們,至少在150多年前,黃橋燒餅便小有名氣。
- 古代燒餅,制用精細。據《隨園食單》載稱,燒餅的製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面炙之。」黃橋燒餅吸取了古代燒餅製作法,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這一傳統特色,已從一般的「擦酥餅」、「麻餅」、「脆燒餅」等大路品種,發展到蔥油、肉鬆、雞丁、香腸、白糖、桔餅、桂花、細沙等十多個不同餡的精美品種。黃橋燒餅,或咸或甜,鹹的以肉丁、肉鬆、火腿、蝦米、香料等作餡心。燒餅出爐,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評為「江蘇省名特食品」。據史料記載,辛亥革命時期,面積不足兩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的黃橋,有豬行近20家,油坊20餘家,酒行10餘家,糧行90多家。商業的繁榮,流動人口的增加,帶來了飲食服務業的興盛。
- 黃橋燒餅產於江蘇泰興黃橋鎮,它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在陳毅、粟裕等直接指揮下的黃橋戰役打響後,黃橋鎮12農磨坊,60隻燒餅爐,日夜趕做燒餅。鎮外戰火紛飛,鎮內爐火通紅,當地群眾冒着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時隔30餘年之後,即1975年5月,粟裕將軍重返黃橋,黃橋人民仍用黃橋燒餅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燒餅,激動地勉勵大家說:「從黃橋燒餅我們看到了軍民的魚水深情,我們要繼續發揮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 早先,何姓是黃橋的名門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萬曆35年的120多年間,何氏家族曾有過一門 「四進士十舉人」的輝煌。清朝道光年間的何萱,雖說只是個歲貢,但著述頗豐,其 《韻史》80卷現存北京圖書館。這位老夫子不只結交了龔自珍、李兆洛等碩學大儒,與燒餅師傅們也頗多往來,常與他們切磋燒餅製作工藝。據說,按季節不同生產的應時品種,如韭菜燒餅、蘿蔔絲燒餅、蟹黃燒餅就是這位老夫子出的點子。
- 名揚全國的名小吃「黃橋燒餅」雖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但內容卻已經是完全的大相徑庭了。65年前擁軍時的黃橋燒餅遠沒有時下名吃—「黃橋燒餅」這樣的講究,那時的黃橋燒餅只是一種簡單的酒酵麵餅,麵粉用酒酵發酵,然後在草爐上加少許油,用小火烘烤成兩面焦黃即成,形狀如一個倒扣着的小臉盆。而黃橋燒餅只有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最外邊是一層厚厚的焦黃的芝麻,圓圓的,金黃燦燦的,看上去象一個玲瓏剔透精緻的小工藝品,當然,裡面的內容那就更是65年前的浴血將士們想也不敢想的了。65年前的黃橋燒餅裡面可是什麼餡兒也沒有,簡單的在面裡面和上一點糖就已經算是燒餅中的極品了,黃橋燒餅的主餡是肉鬆、火腿、蝦米、蔥油、雞丁、香腸等外加豬油,香蔥和面調和的餡,在溫控的電烤爐的烘烤下,燒餅外黃里軟,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油不膩,咬一口,香氣四溢,蔥油流滿嘴角。
小貼士
面胚包裹好餡料後,要用毛刷蘸少許清水在表面輕輕刷一下,這樣芝麻才能粘牢,吃起來口感更香酥。
營養價值
黃橋燒餅風味獨特,其色香味均不同於一般的點心,具有 「香脆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的傳統特色。它外形飽滿美觀,色澤金黃如蟹殼,入口酥鬆,不焦不糊、不油不膩,堪稱燒餅界中的超級極品,一等一的江南名點。
所獲榮譽
2003年榮獲「中華民族小吃」的稱號,2004年獲「江蘇食品博覽會金獎」,2005年被評為泰州市名牌產品,2007年通過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標準要求認證。」黃橋燒餅,口味之多,老少皆宜,是現代人喜愛的點心。
所屬菜系
江蘇菜,中國傳統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組成。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水油皮
普通麵粉95克,水38克,豬油38克,糖粉10克。
油酥
低筋麵粉=120克,豬油60克。
餡料
火腿絲50克,豬板油丁50克,白芝麻50克,香蔥末、鹽、香油、雞精、清水適量,將原料放入碗中,用筷子將其充分拌勻即是餡料。
做法
- 將水油皮的原料依次倒入容器中,揉成可拉至薄膜的麵團。
- 把油酥原料中豬油和麵粉用手抓勻既是油酥。
- 將水油皮和油酥等分成重量一致的水油皮面劑和油酥團。
- 水油皮15克/個、油酥15克/個、餡料20-25克/個。
- 取一個水油皮,搓圓後按扁包入一份油酥,收口捏緊朝下。
- 擀成牛舌狀翻面捲起,依次做完。
- 依次將所有卷胚重複一遍5、6步驟。
- 取一個卷胚,用擀麵杖擀至圓形,包入餡料收口捏緊。
- 滾圓後放在案板上,稍稍按壓拍扁刷上一層清水蘸上芝麻。
- 將依次做好的生胚放入烤盤。
- 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上火180°,底火200°)。
- 烤大約20分鐘至側面起酥即可。
注意事項
面胚包裹好餡料後,要用毛刷蘸少許清水在表面輕輕刷一下,這樣芝麻才能粘牢,吃起來口感更香酥。[4]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