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山十八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山十八盤也叫天門雲梯十八盤,爬過泰山的人,沒有不知道十八盤的。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為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辟,共有石階1827級,是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盤口兩山陡立,東為飛龍巖,西為翔鳳嶺,中有一線天,名石壁谷,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恰似天門雲梯。明朝祁承濮曾有一詩描寫其景:「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徑叢窮處見,天向隙中觀。重累行如畫,孤懸峻若竿。生平饒勝具,此日骨猶寒。」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登攀中!十八盤之於泰山 ,正如八達嶺之於長城兵馬俑之於西安 ,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過十八盤卻不是泰山獨有,山西 、大連都有十八盤的地名。從介紹上看,這些十八盤都涉及這些關鍵詞:山路、險峻、陡峭、崎嶇、蜿蜒……當然,最著名的還是泰山十八盤。[1]

景區景點

泰山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高阜之上,雙崖夾道,舊稱雲門,今名開山,開山北為龍門,舊有龍門坊,後毀。西岩有清道光年間魏祥摹刻狂草「龍門」大字。坊址東為大龍峪,雨季眾水歸峽,飛泉若瀉。[2] 前為新盤口。明萬曆年間,參政呂坤跨澗建渡天橋,並順龍峪上源修新盤道,直達碧霞祠南神門,登岱頂者上下甚為方便。橋與盤道均毀於清乾隆年間。新盤口北兩山陡立,東為飛龍巖,西為翔鳳嶺,中有一線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門,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盤相連。南天門恰處於谷口,是泰山古建築充分利用地理環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環境的典範,是泰山的重要標誌物之一。仰視天門,盤路陡絕,似雲梯倒掛。石壁谷兩側有「天門長嘯」、「層崖空谷」、「天門雲梯」、「如登天際」諸刻。

三個十八盤

本來十八盤是指升仙坊以上到南天門的盤路。到了明清時期,十八盤延續到龍門以上盤道;民國初年,十八盤繼續延伸到開山。泰山便有三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餘級台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岩懸空, 側影似佛頭側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十八盤岩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升高400米。十八盤的陡峭可想而知!攀登十八盤是整個登山中最累人的一段路,但同時也是登泰山最有意義的一段路,只有從十八盤登上南天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登山,在這裡你會感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十八盤主要是分為三段,當地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順口溜[3]

  • 前393級為慢十八盤,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坡度比較緩,慢十八盤比較輕鬆,甚至比前面中天門上來的一段還要平坦。一路緩步走着,兩側的崖壁峻拔陡峭,有點「森森欲搏人」的意思,但山道還算寬闊、平坦,大段大段的平路間着石階,走起來輕鬆自如,還能很悠然地欣賞周圍的景色。
  • 中767級為不緊不慢十八盤,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經過慢十八盤的登山,有點累了,這段是十八盤中最長的,而且坡度已經到了50度左右了,走起來需要點耐力了。因為坡度有點大,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了。
  • 後473級為緊十八盤,再到南天門的這段就是「緊十八」了,看到山道旁邊的扶手就知道這一段的難度,這段坡度應該有60度以上了,石階明顯陡峭起來,而且越來越陡峭,到最後不要說照相,連抬頭看的工夫都沒有了,只能盯着腳下的路。也儘量少說話,可以扶着山道邊上的扶手登山。

最後到達了南天門,當你終於登上了十八盤,當你站在了南天門前,你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其實,登攀的樂趣,不只是欣賞風景,更是挑戰自我,戰勝自我。[4]

注意事項

由於十八盤的坡度比較大,山路陡峭,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儘量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名字的由來

那十八盤因何得名呢?在古代,十八盤是指升仙坊以上到南天門的盤路,是攀登泰山最為陡峭的一段,十分艱險,古人為了便於客人上山,在這段盤道的兩旁分別豎立起了十八根鐵柱,並且用鐵索鏈連接起來,便於遊人攀扶。因此,十八盤並非有十八段盤道,而是指豎有十八根鐵柱的盤道。關於十八盤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和帝王封禪泰山有關。皇帝登泰山,是先騎馬,馬不能走的時候再坐轎子。從開山到南天門是泰山最陡峭的一段,要靠轎夫抬。空身爬泰山都累得氣喘吁吁的,何況抬着金貴無比的皇帝的轎夫呢?在這段路上,皇帝要十八次下轎參拜泰山神,轎夫就有十八次休息的機會。所以轎夫總是盼啊盼啊,時間久了,就把這段路叫作「十八盼」,因「盤」與「盼」諧音,後來「十八盼」就演變成十八盤了。[5]

視頻

參考文獻

  1. 泰山十八盤旅遊攻略,百度經驗
  2. 泰山十八盤,騰訊,2016-08-01
  3. 泰山旅遊攻略泰山十八盤哪裡最好玩,百度
  4. 十八盤點評,攜程旅行
  5. 泰山景點之泰山十八盤,馬蜂窩,2009-11-11, 18: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