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波提乏,外文名:POTIPHAR,基督教聖經人名。
基督教[1](Protestantism),在我國一般是指新教,它是基督教(Christianity)三大派別之一,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產物。16世紀,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宗教改革運動,得到歐洲各國響應。新教的三大主要宗派,即馬丁·路德創立的路德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和作為英國國教的安立甘宗,共同與羅馬天主教相抗衡。18世紀後,在三個主要宗教中又不斷分化出許多宗派。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上帝論、三位一體論、基督論、原罪論、救贖論、因信稱義等。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也稱《新舊約全書》,其中《新約聖經》27卷,與天主教[2]完全相同。《舊約》39卷,比天主教的《舊約》少7卷次經。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經》採用不同的譯本,譯法差別較大。基督教重要節日有聖誕節、復活節、受難節、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感恩節。
簡介
波提乏是法老的大臣,約瑟被米甸人賣給他(創卅七36,卅九1),隨後在他家中升任總管(創卅九)。此人的名字是埃及名,屬 P~-di-X 形式,X 代表某神祇的名字。最簡單但並非無懈可擊的說法,是將「波提乏」解釋作*波提非拉這名去掉最尾 `ayin 字母後的簡寫式。在埃及歷史中,兩個宮中大臣有相同或類似名字的情況並非僅此一次。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