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泗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泗州

中文名: 泗州

轄 地: 泗洪、古盱眙、天長、五河

沉 因: 黃河南徙、大築堤防、堵塞決口

今 稱: 泗縣

泗州,是一個存在於北周到清朝之間的歷史地名,轄地大概在今天泗縣明光市、天長市、泗洪縣、盱眙縣一帶。

泗州最後的州城,在現在的安徽省泗縣。[1]

演變發展

古泗州或者老泗州遺址在2013年的江蘇省盱眙縣境內。《鳳陽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雖平曠,而岡壟盤結,山水朝拱,風氣凝翠,形勝之區也。」

古泗州在夏商周時均為徐國。春秋時,徐國為吳國所滅,徐屬吳國。越國滅吳後,徐又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後,徐屬楚。秦屬泗水郡,即建國以後的山東省泗水縣。楚漢相爭時徐屬西楚。西漢王朝建立後,徐先屬楚後屬沛國,即建國以後的江蘇沛縣。東漢光武年初併入東海(今山東郯城),後為臨淮郡,即今天的泗洪縣臨淮鎮。漢明帝永平15年(公元72年)改為下邳國,治下邳,(建國以後的江蘇邳州)。三國時亦為臨淮,也屬下邳。晉時,下邳屬縣,在淮南置臨淮郡於盱眙,徐屬臨淮。後魏將徐縣置南徐州,梁改東徐州,陳改安州,後周時改為泗州,自此,泗州得名。到了隋朝,隋將泗州改成徐城縣,屬下邳郡,後又復名泗州。唐至德年初,泗州隸屬河南道,轄縣六,即:臨淮、漣水、徐城、下邳、宿遷、虹縣(今泗縣)。五代時,泗州為南唐所據,周世宗取之,仍為泗州。宋建隆2年(961),廢徐城縣,乾德元年(963),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信來屬。太平興國三年(978)割漣水置漣水郡,泗州轄臨淮、招信、盱眙三縣屬淮南路。景德3年(1006)移臨淮縣到徐城驛,自此,臨淮始不為郡。宋熙寧5年(1072),分屬淮南東路。南宋紹興11年(1141)和議割予金,仍為泗州,系防禦史治所,屬南京路,轄淮平、虹縣、臨淮、靈璧、濉寧五縣。元至元27年(1290),盱眙、天長來屬,初屬河南行省。至正年間,揚州置淮南行省改州隸,革在城臨淮縣,州始親民。到了明朝,泗州屬鳳陽府,轄盱眙、天長。清雍正2年(1724),泗州升直隸州,五河來屬,轄盱眙、五河、天長三縣,屬鳳陽府。

據《泗州志》云:「泗州在州境極南,面長淮對盱山,城肇於宋,舊有東西兩城,皆土築,明初始更磚石為之,合為一城,汴河徑其中,周九里三十步,高兩丈五尺」。泗州城有城門5座,東門有回龍橋,西門有永寧橋,南門仿岳陽樓制,巍然壯觀。在南門與西門之間開一門曰香花門,北門名朝闕樓。泗州城諸門皆有水關,西門金剛渡,北門鐵窗欞。為防洪,城外還建有6道月城,6道月門,月門像雙閘門套閘一樣,城外發大水時,先堵住月門,行人從月城堤上出入。這種形式的古城在國內是罕見的。

泗州城雖然地勢低洼,夙稱澤鄉水國,但由於她水陸交通發達,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衝,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唐、宋時,皇家漕糧皆在此中轉,成群結隊的船隻在此停泊。當時有詩讚道:「官艫客鯿滿淮汴,車弛馬驟無間時。」

泗州城當時不但水陸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更兼有泗州十景:即浮梁練影、回瀾晚鐘、淮水浮煙、盱山聳翠、禹王台曉月、靈瑞塔朝霞、濕翠堂春霽、掛劍台秋風、九岡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環帶。還有全國當時五大名剎之一的普照王寺,其主體建築僧伽塔,高300尺,影投淮水,蔚為壯觀。這些迷人的景致,歐陽修稱她:「蒼雲碧天竹色靜,暖日撲地花日繁。」蘇東坡贊她:澹涓涓,玉宇清閒,望長橋,燈火亂。」到了明朝,泗州城更是船舶如流,店鋪林立,商賈如雲,酒旗斜豎。泗州城的政治、經濟、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

古泗州十景:

第一景:「九岡山形蜿蜒」,九山自雙溝鎮向州城一路起伏而來,一連九岡若臥龍,狀甚蜿蜒。

第二景:「一字河流環帶」,州城東門外河直如「一」字,諸水退去乾涸,而此河獨流,似若帶橫,令人有濯纓之想。

第三景:「靈瑞塔日照」,大聖寺舊為普照寺,寺內有塔,高150丈,塔頂與日色相映,金彩奪目。

第四景:「禹王台月明」,禹王台直臨大河,風靜月明,澄波瀲灩,深入泛槎,如入銀河,星月燦爛,景致絕佳。

第五景:「堤前淮水浮煙」,淮流堤下,若遇波恬浪靜,鷗鷺不驚,晝起浮煙,氤氳自然,尤足豁人心目。

第六景:「岸對盱山聳翠」,州城對岸,盱山壁立萬仞,雲煙花草,列幛如屏。

第七景:「浮梁練飛舟影」,浮梁匹練,橫淮鎖舟,上下遠俯,近攀白帆碧檣,映帶如畫。

第八景:「瀾閣濤撼鐘聲」,回瀾閣砥柱中流,洪濤飈起,鏗鏘澎湃與鐘聲相應響,聽之令人心潮激盪,韻味無窮。

第九景:「掛劍台秋風」,季子掛劍之台,周環四水,巋然獨存,憑弔蒼茫,穆然想古讓(「讓」應為「徐」—筆者注)國之風焉。

第十景:「濕翠堂春霽」,堂在城東北隅,北踞城閣,南臨河水,窗開綠蔭滿塞,萋然可觀。

泗州城的空前繁榮除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外,還有一個及其重要的原因,即明祖陵的修建。朱元璋打下江山後,在泗州城北13里處找到了朱家祖墳。於是大興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在此朱元璋葬下了高祖、曾祖衣冠及祖父的屍骨。明祖陵的聲威既給泗州城帶來了空前繁榮又給其帶來隱患。最終使這座形勝之區的千古名城,於康熙19(1680)年,遭到滅頂之災,被黃河奪淮的滾滾狂濤淹沒在洪澤湖底,「永為黿鼉之窟。」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個龐貝。由此,在民間至今到處流傳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神話傳說。

神話歸神話,其實泗州城的沉因有二:一是黃河南徙,攔入清口,遏淮不得直下。加之康熙19年山洪暴發,淮河下游淤塞,河水高出堤外數尺,靈瑞塔在水中如砥柱,後與州城一起沉沒;二是明代治水專家潘季馴採取"蓄清、刷黃、濟運"的治河方針,大築黃河兩岸堤防,堵塞決口,束水攻沙,同時修築高家堰(即洪澤湖大堤),迫淮水入黃河攻沙。他大修黃河北岸的太行堤,又修築黃河南岸堤防,把黃河兩岸堤防向下延伸到淮陰。經過這次大規模治理,黃河一時趨於穩定。但以後由於河床不斷淤高,黃河兩岸決口增多。在明萬曆統治時期的23年(1596~1619年)中,黃河決口18次,幾乎年年決口。在明朝統治期間,淮河流域的變化,除黃河主流由向南轉而向東,經徐州奪泗奪淮,災區下移到江蘇和山東以外,還修建了洪澤湖大堤,並在大堤上修建了泄水閘壩以分淮入海入江。明萬曆32年(1604年),還開闢了微山湖以下至駱馬湖之間的運河,以避免黃河航運的危險,這就是現在的韓莊運河的一部分。雖然暫時換來了黃河的太平與安寧,但卻人為的抬高了水位。潘季訓被削職後,朝廷特派巡按御史邵陛前往泗州治水,邵陛所築的邵公堤和保護明祖陵的磚石堤,雖然換來了暫時的太平,但其結局已註定了泗州城難逃淹沒的厄運。據查:自明萬曆19年到21年(1591——1593),泗州連續3年大水,洪水翻城而下,魚游城關,舟行樹梢,百姓死者不不計其數。到了清朝,異族統治者只知築壩攔水,不思疏導根治水患,最終導演了這座千古名城沉沒的悲劇。

泗州城沉沒後,州署移治於盱山西北麓,懸絕淮湖。直到97年後的乾隆42年(1777),「巡撫閔公,以治隔淮湖,控馭不便,虹最近泗,請裁虹歸泗,版圖、民賦一併於泗,並以城為州治 ┄┄上從其請。」乃將州治由盱山遷於虹(今安徽泗縣城),仍轄盱眙、天長、五河三縣。是時。至此,虹縣正式加入泗州大家庭,原泗州地區(今江蘇泗洪大部分)和虹縣(今安徽泗縣)正式合併,成立新泗州,並在原泗州地區(今江蘇泗洪縣半城鎮增加州判,來有效管轄原泗州地區),虹縣降為虹鄉。《鳳陽府志》載:新泗州「北枕屏山,南襟長淮,重岡東拱,靈璧西環,盤龍、朱山障其左,鹿鳴、陰靈繞其右,扼徐淮之門戶,通兗豫之舟車。雖原野平曠之區,而風水結聚,自然昌明,東南大都會也。」

裁虹歸泗(裁撤虹縣,併入泗州)的新泗州,於民國元年4月廢泗州為泗縣,直屬安徽省。到1949年泗縣境內原泗州地區(現江蘇泗洪縣),正式析出成立泗洪縣,隸屬江蘇省。1955年盱眙縣亦由安徽省劃歸江蘇省。

據《泗虹合志》云:古泗州雖有十景,然其舊也,非其新也。新泗州有虹鄉八景,即:赤山暮雨、羊城春色、屏山晚照、陰陵夜月、柏蒲荷風、盤龍積雪、隋堤煙柳、汴水晴波。

1、赤山暮雨:赤山在州東北70里,蜿蜒千尺,土石皆紅。在暮色細雨之中,飛虹滴翠,如龍飛鳳舞,翩躚而行。古人在游赤山詩中寫道「雲中隱隱草菲菲,也學高人去採薇。行到桃園流水處,杖頭挑得明月歸。」

2、羊城春色:羊城湖在州西四十里,相傳為古虹舊治,已久沒於水。據傳常於霧靄之中見樓台城郭之狀,宛如海市蜃樓。每逢春季,湖濱芳草萋萋,野花爭艷,鹿逐羊跑,兔跳鳥飛,更兼有八角琉璃井點綴其間,更加景色迷人。有詩為證,清人龔起暉詩云:解凍波紋碧,春歸沙際暄。渚浦藏宿鷺,野水下清鳶。燕舞香泥墜,魚驚綠藻翻。杖藜從此過,歸帶碧香痕。

3、屏山晚照:屏山在州北20里,環翠如屏,故名屏山。此山似虎睡狀,又名臥虎山。山出美石。傳說在山坡有潔白巨石,在夕陽映照之下,銀輝四射,站在北城門樓上亦可見。古人稱為奇景。

4、陰陵夜月:陰陵山在州西50里,山雖不大,卻名見《史記》,久負盛名,且有「陰陵山萬丈高,雀鳥難行之說。」此山為楚霸王失道處,往日山徑迂迴,夜深人靜,明月高懸時,猶顯得幽靜迷人。明人葉志淑詠道:「陰陵山北小村東,舊說重瞳向此迷。今日偶經征戰地,殘陽古木任鴉棲。」山北有古蹟虞姬墓,墓碑上有副名聯: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還有一闋《虞美人》詞:楚歌聲逐愁雲起,夜帳明燈里,振衣獻舞拭龍泉,拚取一腔熱血灑君前。顧騅無語軍情變,似雪刀光亂。桃花片片墮東風,花作源頭芳草淚絲紅。

5、柏蒲荷風:在州北50里的柏家湖,每當荷花開放時節,清香馥郁,別具一番情趣。滿湖荷花,白綠相映,景色優雅。古代文人墨客,常泛舟湖上,吟詩作畫。

6、盤龍積雪:盤龍山俗稱老山,在州北30里。山石層層,盤旋而上,形如盤龍,且鱗甲宛然。山上曾建玉皇閣,在皚皚白雪相映下,尤為壯觀,古人稱之為盤龍積雪。

7、隋堤煙柳:隋堤,即汴堤,汴水即通濟渠,又叫隋唐運河。開挖於公元605年,千里汴堤夾岸植柳,濃蔭遮地,似一片綠海。陽春時節,林間桃紅杏白,競相爭輝,鳥雀爭鳴,蜂飛碟舞。唐白居易詠隋堤柳雲「大業年間煬天子,種柳成行傍流水。大業年間春二月,柳色如煙絮如雪,西有黃河東接淮,綠影一千三百里。」

8、汴水晴波:唐李益詩曰「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向長堤望,風起楊花愁煞人。隋大業年間,隋煬帝欲往揚州觀瓊花,發動民夫百萬,開挖通濟渠,河長千餘里,過宿州、靈璧經泗州穿城而過。尤以青陽鎮一帶水闊而深,飛橋似長虹。依橋俯視,只見汴水碧波,清澈見底。游魚淺綠水,白帆點點晴。晚霞夕照,魚歌互答。故有汴水晴波之說。」

相關縣誌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

泗州,臨淮。上。開元戶三萬三百五十。鄉六十。元和戶四千一十五。鄉五十。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屬魯,又為徐子之國,後為楚所滅。秦為泗水郡地,漢興,改泗水為沛郡。武帝分置臨淮郡,後漢下邳太守理此。自晉迄後魏,並為宿豫縣。後魏於此置東徐州,周宣帝大象二年改為泗州,隋大業三年改為下邳,武德四年復為泗州。開元二十三年,自宿遷縣移於今理。

州境:東西三百八十五里。南北三百七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東都一千四百七十里。東南陸行至揚州二百七十三里。東水路至楚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濠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埇橋四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麻,細貲布。賦:絹,布。

管縣五:臨淮,宿遷,徐城,漣水,下邳。

臨淮縣,緊。郭下。本漢徐漢地,長安四年分徐城南界兩鄉於沙塾村置臨淮縣,南臨淮水,西枕汴河。開元二十三年,自宿遷移於今理。

宿遷縣,上。南至州二百一十里。春秋時宋人遷宿之地,至漢為{九厶}猶縣,屬臨淮郡。晉立宿(豫)〔預〕縣,隋開皇三年屬泗州,寶應元年以犯代宗廟諱,改為宿遷縣。

淮水,入縣境南,與楚州山陽縣分中流為界。

舊州城,梁將張惠紹北伐軍所次,憑固斯城,塹其羅城,引水環之,今城在泗水之中。

下相故城,在縣西北七十里。秦故縣也,項羽即下相人也。應劭曰:「相水出沛國,故曰下相。」

魯肅廟,在縣東南一里。肅,臨淮人,後人為之立廟。

徐城縣,中。東至州五十里。本徐子國也,周穆王末,徐君偃好行仁義,視物如傷,東夷歸之者四十餘國。周穆王聞徐君威德日遠,乘八駿馬,使造父御之,發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原東山之下,百姓歸之,號曰徐山。按山今在下邳縣界。楚、漢之際,項羽置東陽郡。漢誅英布,置徐縣,屬臨淮郡。後漢以臨淮郡合於東海,明帝又分東海為下邳國,理於此。晉太康三年,復置徐縣,屬臨淮郡。梁於此置高平郡及高平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徐城縣,屬泗州,理大徐城,大業四年移於今理。

淮水,西南自虹縣界流入。

永泰湖,縣南二里。周回三百六十三里。其中多魚,尤出朱衣鮒。

大徐城,在縣北三十里。

徐君墓,在縣北三十二里。季札掛劍處。

漣水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九厶}猶縣之地,後漢為徐縣之地,晉為宿遷縣之地。宋明帝於此置東海郡,又於城北置襄賁縣屬焉。後魏改為海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海州。五年,改襄賁為漣水縣,因縣界有漣水,故名。武德四年置漣州,縣屬焉。貞觀元年廢漣州,縣屬泗州。

海水,在縣東北一百四里。

淮水,西南自宿遷縣界流入。

沭水,俗名漣水,西南自海州沭陽縣界流入。

碩?湖,在縣北一百十六里,與海州朐山縣中分為界。

下邳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七十五里。本夏時邳國,後屬薛,《左傳》薛之祖奚仲遷於邳是也。春秋並於宋,戰國時屬楚,後屬齊。至秦曰下邳縣,漢屬東海郡。《魏志》曹公征呂布於下邳,生擒布,令東中郎將鎮下邳。宋改為下邳縣,屬東徐州。周改東徐為邳州。隋省邳州,以縣屬泗州。

嶧陽山,在縣西六里。

泗水,西自彭城縣界流入。

淮水,自縣西流入,去縣六十里。

沂水,經縣北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經城東屈曲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昔張子房遇黃石公於圯上,即此處也。南人謂橋為圯。

故郯城,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古郯子國,孔子問官於郯子,即此地也。

縣理城,古邳國城也,魏武帝征呂布於下邳,決泗水,引沂水以灌其城,即此處也。按下邳城有三重,大城周回一十二里半,中城周四里,呂布所守也。魏武帝擒布於白門,即大城之門也。小城累塼堅峻,周二里許。西南又有一小城,周三百七十步,征虜將軍石崇所築也。

石鱉屯,晉穆帝昇平初,荀羨為北部都尉,鎮下邳,起田於東陽之石鱉,即臨津郡界。公私利之。北齊廢帝乾明中,尚書左丞蘇珍之又議修石鱉等屯,歲收數十萬石,自是淮南軍防,糧儲充足。

視頻

泗州 相關視頻

愛上大運河:水韻泗州 運河名城
黃河奪淮淹沒了泗州古城,盱眙人也一直飽受其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