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順大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法順大師

 

 

 

法順大師

法順大師 俗姓杜,一稱杜順, 雍州萬年縣(今陝西長安縣)人 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五五七年)。

法順大師

十八歲出家,從因聖寺僧珍禪師(又稱魏禪師),受持定業。 後來在慶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說教,所說直顯正理,刪去浮詞。 當時盛傳他有種種神異的事跡,所以「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把他的傳記編在「感通類」,並且說唐太宗仰慕他的神德,引入內禁,隆禮崇敬。 「佛祖統紀」卷二十九、三十,載有唐太宗和他的問答,並說唐太宗稱他為「帝心」,後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稱。 他曾遊歷四方,勸人念阿彌陀佛,著有贊詠淨土的「五悔文」。 他的門弟子有達法師、智儼、樊玄智、動意等,其中以智儼為特出。 據「華嚴經傳記」卷三說法順於隋煬帝大業九年(六一三年),即智儼十二歲時,向智儼的父母乞智儼為弟子,即交付高足弟子達法師教誨。 「華嚴經傳記」卷四又說有居士樊玄智,涇州人,年十六,舍家來從法順修行,即今以讀誦「華嚴經」為業,並勸他依經修普賢行願。 法順於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六四○年)在南郊義善寺圓寂,時年八十四歲,葬於樊川的北原。

簡介

世稱法順為華嚴宗初祖,其說始於圭峰宗密。 「續高僧傳·法順傳」雖然沒有任何關於法順弘傳「華嚴」的記載, 但在傳末說智儼經常講說「華嚴」和「攝論」之後, 緊接著說是「斯塵不絕矣」, 可知杜順、智儼之間是有華嚴傳承關係的。 又「華嚴經傳記」說法順令樊玄智讀誦「華嚴」,又勸他修普賢行,也可見法順確是倡導「華嚴」學說的。

法順的著述

相傳有「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各一卷。 「法界觀」的全文,又見於法藏所撰「華嚴發菩提心章」,因此有人疑心不是杜順的著作,但澄觀對它有註解,題作「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撰,並作「華嚴法界玄境」以闡明它。 「五教止觀」也題作「京終南山文殊化身杜順說」,卷末還載明是「華嚴杜順和上略出記」,但全文大部分見於法藏的「華嚴游心法界記」中, 這「游心法界記」或者是根據「五教止觀」所作。 但是「五教止觀」中,出現了好些後來玄奘所用的譯語,又提到後 來的佛授記寺,於是發生了是不是杜順所說的問題, 為學者所聚訟,懸而未決。還有法藏的「妄盡還源觀」,孤山智圓也說它是法順所撰,到了晉水淨源才斷定是法藏所著(見「妄盡還源觀」卷末淨源按語)。 又智儼所撰的「華嚴一乘十玄門」,也題作「承杜順和尚說」,假如這是事實,也可以證明杜順和智儼「華嚴」傳承的關係。 此外法順的著作相傳還有「十門實相觀」和「會諸宗別見頌」各一卷。    [1]

參考文獻

  1. 法順大師,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