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與時變禮與俗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法與時變禮與俗化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國家的制度和法令隨時代而改變,社會的禮義隨風俗而變化。法:既指制度和律法,還包括由統治者頒布的各種政令。時:指時代、時勢。禮:主要指社會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俗:除了習俗、風氣,還包括國情民意。它認為一切都是變化發展的,制度、法令與禮義也應隨着時代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它反對因循守舊,主張創新變革,一切以順應時勢和國情民意為治國理政的根本原則。它是《周易》「與時偕行」這一思想的發揮,也蘊含儒家所倡導的「民本」思想。

引例1

故古之所謂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設賞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輕有重,跡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隨時而變,因俗而動。 (《管子·正世》) (因此古時所謂賢明君王,不只是一人,他們設立的賞賜有多有少,頒布的禁令有輕有重。他們的做法不必完全一樣,但也不是故意使之不同,都是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隨風俗的變化而改變。)

引例2

聖人者,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其治人民也,期於利民而止。故其位齊也,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 (《管子·正世》) (聖人都是懂得國家安定與動亂的規律、熟悉人情事理變化的人。他們治理民眾,只希望對民眾有利就可以了。所以他們確立適中的原則,不仰慕古人,也不拘泥於當今,而是根據時勢而變遷、隨着風氣而改變。)

引例3

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 (《文子·上義》) (所以聖人[治理國家],制度和法令隨時代而改變,禮義隨風俗而變化。衣服器械之類,都為了使用方便;法令制度,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宜的辦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