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沿着文學之路繼續追夢(李三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沿着文學之路繼續追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沿着文學之路繼續追夢》中國當代作家李三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沿着文學之路繼續追夢

回顧即將過去的【農曆戊戌年】2018年,有太多的人生經歷令人難以忘懷!

五一節前後的古夜郎境域遵義之行,在文學的感召性下,留給人一種古老而又風情獨異的別樣風情。獅子橋頭的足跡,湘江河的清流,縈繞着英雄山的偉岸高挺,赤水河畔的硝煙已然遠去,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紅色記憶,遵義會議遺址前的回望,婁山關大捷的傳奇,還有古夜郎桐梓城裡的正宗黃燜雞與魚腥草的美味,仁懷鎮茅台之鄉飄逸瀰漫的酒香,這一切,浸潤在西南這一方古老而又遙遠的天地間,透過流淌在字裡行間的文脈,和古城的最後一個袍哥的身影,穿越時空,漸行漸遠。

盛夏的蒲城文學筆會和古絲綢之路海上起點泉州之行,讓人在行游的足跡里,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地域文化與人文情懷。泰陵和橋陵里守護帝冢的翁仲,那開闊延伸在山下穿越千年的古道,陵園門階前偶遇的一條七步花斑蛇影,讓人在龍行神道的暢想里,似乎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大唐氣象與冥冥之中的盛唐高華。

鯉城開元寺的宋塔,弘一法師的坐像,散漫出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深情婉唱。菩提樹影里繁密的菩提果,在少林禪寺的木魚鐘磬聲中,演繹着禪宗道祖參禪悟道的遺韻。洛陽鎮的宋代石橋,在斜陽夕照的菩提樹影里,流溢出蔡襄公與其書法功業的高妙圓通與宋韻化跡。一切的美好,一路的感發,在走過路過的留痕里,已然成為曾經的記憶,紮根心底。

趁着國慶深秋的涼意,搭乘隴海線從蘭州開往東部方向的列車去寶雞,遊覽大散關。圓自己學生時代就已經從教科書里知道並一直嚮往於心的「鐵馬秋風大散關」之夢。在這裡,親身體驗到關於宋金對峙時期,南宋抗金將領們的愛國情懷,還有那個風雲動盪的時代留給後人們的歷史畫卷,尋尋覓覓間做一次金戈鐵馬歲月的回望。沿着七十里散關,穿越秦嶺通向連接漢中和古鳳州的風塵古道,尋找嘉陵江在這條陳倉古道走向的古道間發脈的源頭,以及它從古到今在溝通西南的路徑行蹤。

2019年1月21日,經省作家協會在蘭主席及專家會議審議批准,本人有幸成2018年發展的133名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之一。

十年一瞬間。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過去的十年,也是自己在追夢文學的道路上可圈可點的一段時期。伴隨着新年腳步的來臨,時光已經邁入2019年2月1日,再過三天時間,就是農曆己亥年的大年初一了。在這樣一個年末歲首交替的夜晚,在燈光下,紀錄下這一對自己而言感到興慰的經歷,意味着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催喚自己繼續能夠孜孜以求,在未來的寫作之路上,執着堅守,在讀書學習的同時,筆耕不輟,將以有為也!

從現在起,我也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新稱謂:李三祥(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朝着更高的目標,繼續努力吧! [1]

作者簡介

李三祥,自號嶓冢山人,甘肅天水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