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油竹子

油竹(學名:Bambusa surrecta (Q. H. Dai) Q. H. Dai)是禾本科、簕竹屬灌木或喬木狀竹類,竿叢生,竿高可達10米;節間圓柱形,被稀疏散生的淡白色小刺毛,籜環密被向下的粗毛;枝條簇生,主枝較粗長。籜鞘脫落性,矩形,厚革質,背面密被刺毛,頂端寬,截形,下凹;籜耳小,長卵形,鞘口繸毛呈灰色或褐色,曲折;籜舌邊緣具長流蘇狀毛;籜片直立,卵狀披針形,邊緣內卷,背面無毛,葉鞘背面通常無毛;葉耳小,易落,葉舌邊緣具纖毛;葉片兩表面無毛。

分布於中國廣西南寧、欽州等地有栽培,以邕寧、武鳴等縣較多。生長在海拔2500-2800米的溝尾、坳塘中的針闊葉混交林或亞高山針葉林內。 油竹可用作劈篾編織竹器,篾性強韌,頗耐干、耐濕,製成竹器比撐篙竹編結的竹器更為耐用。

  • 中文名油竹
  • 學 名Bambusa surrecta (Q. H. Dai) Q. H. Dai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亞 科竹亞
  • 科族簕竹族
  • 屬簕竹屬
  • 亞 屬單竹亞屬
  • 種油竹
  • 分布區域中國廣西
  • 命名者及年代(Q. H. Dai) Q. H. Dai,1982

形態特徵

竿柄長1-3厘米,粗7-25毫米。竿高4-7米,粗1-2厘米,梢端微彎曲;節間長28-35厘米,竿基部節間長3-8厘米,圓筒形,無毛,初時被白粉,縱向細肋極為顯著,竿壁厚1.5-2.5毫米;髓呈鋸屑狀;籜環隆起;竿環微隆起或隆起;節內長2-3毫米。 竿芽長卵形,邊緣生纖毛。竿每節分5-10枝,枝纖細,上舉或斜展,直徑1-2毫米。筍紫色或紫綠色,疏被棕色刺毛;籜鞘宿存,下半部革質,上半部薄紙質,並顯著向上變狹窄而呈帶狀,較其節間為甚長,背部的上半部被稀疏棕色刺毛,稀無毛,縱脈極明顯,小橫脈在鞘上半部清晰,邊緣初時密生長纖毛;籜耳無,鞘口兩肩各具3-5條直立或有時微彎的灰白色繸毛,其長為5-7毫米;籜舌截形或下凹,無毛,高約1毫米;籜片外翻,線形,無毛,小橫脈可見或不見,基部略較籜鞘頂端為窄,並在兩者之間有關節相連接,邊緣內卷或平直,兩緣常生有小鋸齒

小枝具3-5葉;葉鞘長2.3-3.2厘米,近頂端處被微毛或無毛,邊緣初時密生灰褐色纖毛;葉耳無,鞘口兩肩各具5-8條勁直或微彎的黃褐色繸毛,其長為2-3毫米;葉舌微凹,高約0.5毫米,外葉舌具灰白色柔毛;葉柄長1-2毫米,背面初時被灰白色柔毛;葉片狹披針形,長(1.7)3.4-9.5厘米,寬3-7毫米,基部楔形,下表面淡綠色,該面基部被灰色柔毛,次脈2(3)對,小橫脈明顯,葉緣具小鋸齒。花枝未見。筍期6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550米石灰岩陡坡上。

分布範圍

四川西部特產。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臥龍特區,耿達。

主要價值

竿可作筆竿和農作物支柱,劈篾供編織家具和農具。亦為大熊貓覓食的竹種。[1]

參考文獻

  1. 油竹子.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