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皂綜合利用無患子原料林高效培育技術應用案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油皂綜合利用無患子原料林高效培育技術應用案例無患子果皮含10~27%的皂苷,種仁含40%左右的油脂,是集綠色洗滌、生物能源、生物醫藥、綠化美化為一體的多功能樹種。為了提高無患子原料林的果實產量,促進產業高效可持續發展,我們開展了該技術的研發。福建省建寧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部,位於武夷山脈中段,該地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0℃,年均降水量1950毫米,總日照時長1654.4h,全縣林地面積20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1.2%,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種植無患子。團隊從從2013年開始研發,2016年陸續推廣應用,目前已經在福建省建寧縣、貴州貞豐、廣州、湖南石門等地得到推廣應用。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該技術解決了無患子原料林無優良品種、產量不高、嚴重的落花落果現象問題。
三、技術要點
(1)收集我國無患子全分布區(15個省、市、自治區)優良種質資源225份,建成國家級種質資源庫,揭示果皮皂苷和種仁脂肪酸受環境影響的變異規律,率先完成我國和世界無患子適生區區劃,選育出首個無患子新品種『粵碩菩提』;
(2)揭示無患子物候關鍵期及決定因子,解析花和芽發育和果皮皂苷生物合成的生理和分子調控機制,鑑定出果皮所含111種非皂苷化合物和65種皂苷化合物(13種新化合物);
(3)形成無患子種植園模式高效培育技術體系,包括人工促進蟲媒控制授粉、高光效穩產整形修剪、外源營養花果調控、土壤配方施肥等技術,使實生示範林產量提高50%;
(4)創新「優良無性系種植園模式」+「林皂油炭多聯產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模式,推進企業生產技術轉型和升級。
四、應用成效
無患子是集生物質能源、生物日化、園林綠化[2]為一體的多功能樹種。建立覆蓋全國分布區的無患子國家級種質資源庫,率先完成我國適生區區劃,創製產業化新品種;創新蟲媒控制授粉、高光效穩產整形修剪、外源營養花果調控、基於發育配方施肥等種植園高效培育技術體系,原料林增產50%以上,該技術有效解決了無患子原料林品種和嚴重的落花落果問題;同時,創新「優良無性系種植園模式」+「林皂油炭多聯產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模式,推進企業技術轉型升級,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該模式種植也推動全國無患子適生區農村利用該鄉土樹種脫貧致富,為全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及農村產業機構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撐。建寧縣現有10萬畝無患子基地,規劃在全縣推廣種植無患子30萬畝。現已建成無患子屬種質資源庫始,規劃營建面積約20.67公頃,包括無患子屬無性系種質資源圃、家系種質資源圃、優良無性系擴繁圃三部分,收集我國無患子全分布區(15個省、市、自治區)優良種質資源225份,其中保存優樹半同胞家系64份1650株,無性系117份4000餘株。
五、適用範圍
適宜在南方及中亞熱帶地區大面積推廣,目前已經在福建省建寧縣、貴州貞豐、廣州、湖南石門等地得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季風氣候 ,搜狐,2018-11-09
- ↑ 乾貨丨園林綠化及園林綠化施工全解,搜狐,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