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層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油層饃

陝北的一種風味小吃。餅狀,中間有小孔,較小。由土豆、白面、蕎面、糖等雜糧和在一起炸制而成。圓形,環狀,炸熟後,金黃似銅錢,味道甘甜、可口。是陝北人最喜愛的食品之一,常用於婚宴,過年等場合,於2013年6月被錄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食品簡介

製作材料

製作方法

民間評價[1]

食品簡介

油饃饃其實是油糕的一種,原來是過年時的食品,因為困難時期人們在內加入了大量玉米面,所有也叫油活拉,意思是沒有具體規定的油炸食品。同時因為在祭祖的貢品中間不能開孔,炸出的油活拉圓圓胖胖,因此人們也叫油饃饃。

油饃饃為圓形,環狀,炸熟後,金黃似銅錢,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徵。黃米磨麵、細籮,用軟米熬成滾米湯燙麵,置熱炕發酵。面發後,攤製成一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紅褐色即可。油饃饃一般常見於逢年過節或款待親朋好友時,特別是婚慶筵席中。食用時佐以粉湯,味道盛佳。油饃饃色澤金黃、細膩柔軟,經久而不變色不變質。

製作材料

軟米,黃米,白面,蕎面,糖

製作方法

油饃饃的製做首先是兌料,就是將軟米和黃米一般按四六比例即硬的多一些摻好後進行碾壓,用細籮將其籮成細面。然後將碾壓好的麵粉,舀出大約三分之一放在鍋中炒,一為減少軟米的粘度,二為炒去軟米的苦味,使其更加可口。然後再將炒過的麵粉攪拌成稠糊狀放在鍋里蒸,蒸熟後將其餘米麵全部倒入和成麵團,隨即放在熱炕頭蓋上厚被進行發酵,大概經過一晚上時間,麵團膨起,酥軟酥軟,就已發好,油饃饃的面就算發好了。

面發好後首先要使勁兒攪和,讓其里外上下都一致。然後就是做油饃饃了,做的方法是拿出一塊籠布或紗布鋪在案板上,把油饃饃面拿出一小塊又一小塊,搓成圓團,一個一個地擺在籠布上,再將另一半籠布蓋在上面,用手掌或硬的小木板將其逐個壓偏,揭開籠布後,用一個頂針在圓形中套出一個孔,就算完成了。不能直接用手掌壓是因為人手心發熱,油饃饃面會粘手,如果不蘸水油饃饃就不光滑,但如果蘸了水,下油鍋炸時會沉入鍋底,炸出的油饃饃不酥軟,子洲人在油饃饃出鍋之後,都習慣將剛夾出的油饃饃穿在一根筷子上,一為將油饃饃上帶出的油滴入鍋中,二是為讓油饃饃保持圓圓胖胖的形狀,不至於放入盤子後,立即被壓成扁平。請注意,在做之前,你一定要先聞一聞,如果你覺得面有些酸,還可以放點糖精,使做出來的油饃饃更加可口。

油饃饃面做好後,就要進行油炸了,油炸的時候主要講究的是油溫,油燒的溫度太高,油饃饃面進鍋後,裡面熟不了,外面就焦了。油燒的溫度太低,油饃饃面在油鍋里的時間一長,大量水分隨油溫蒸發,油饃饃炸出後就發硬不好吃。因此,只有適當的油溫,才能炸出金黃金黃圓胖圓胖的,色、味、形俱全的,可口的堪稱上品的油饃饃。

民間評價

陝北人吃的食品,往往帶有很濃厚的地域色彩,原材料,製作方法,以及食用時的種種講究,都和外地不一樣。「黃饃饃.油饃饃」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兩種,也是陝北人最愛吃的兩種,陝北人說起來時,眉飛色舞。西安城裡有許多陝北人,包括陝北籍幹部,他們從老家帶來的食品常常就是「黃饃饃.油饃饃」。

參考資料

  1. 油層饃,搜狗,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