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潺潺(楊廷松)
作品欣賞
河水潺潺
若不是書陪我玩,真不知道如何度過這漫漫長夜,尤其是單獨蝸居寂寞鄉野的日子裡。
我是一個喜歡熱鬧、害怕寂寞的人。
自從歲月拆去了事業的平台,子女外地就業,我被前妻解僱了。一時之間,仰望星空,內心悵惘。在家裡,想象着室外的熱鬧,在人群中卻感覺寂寞孤單。於是,我選擇了書,與它為伴侶。
相信麼,這伴侶,心靈常開那朵美麗的花,讓我在夜空深處看到了遠方的燈塔。身畔有智慧的老人陪我,教導我重視生命的意義。夕煙中我輕聲驚嘆,海之波瀾,天之高遠,夢之神秘。無數遙遠的人物和故事,涵藏書中,縹緲而賢聖。
書伴我月色星光,伴時光流轉。如暖風拂面,似天籟蕩漾,令人心馳神往。古人的詩,古人的風骨俠義,分明一個個飄然的身影伴我左右,那是聖賢的精神。
有了這些特殊伴侶,不再神情恍惚,不再孤獨寂寞。而是充滿陽光,內心平靜,生活安寧。
我很慶幸,自己在閒得慌張的時候,找到了心儀的伴侶。
書上說,道人僧侶遠離塵囂,在深山老林修行。我沒有深想,因為我覺得生活就應該朝氣蓬勃,要活就應該活得轟轟烈烈。我喜歡熱鬧,哪怕受到了傷害也在所不辭。
近年來,勤在湖邊行,無事入深林,觀溪水潺潺,拂草而坐,漸漸覺得,每一個人的生活過程,就像河水流動的過程。河水流在開闊的地方,流在窄小的地方,有不一樣的平靜或湍急。仰望天空的時候,覺得雲中有世界,靜里乾坤大。不知不覺,如同住在深山的廟裡修行一般寧靜。才感受到天地之寬闊。常常仰望天空,讀深邃的藍天、飄雲的浪漫。深夜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犬吠聲,仿佛生活在遠離塵世的雲霧世界中。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享受着寧靜。
塵世中,煩惱種種。什麼樣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好人,壞人,君子,小人,形形色色的人。只當走近自然,熱愛自然,鳥鳴才是笙歌,花色就是粉黛。興致來時,舉杯痛飲,喝醉了,忘卻了名利之爭,一身輕鬆。
古人說,聲色娛情,何若淨幾明窗,一生息頃;利榮馳念,何若名山勝景,一登臨時。先賢就是不一樣的灑脫。明亮的窗前、潔淨的書案,遠比縱情於聲色中來得清靜而修身養性;欣賞名山美景,比奢求榮華富貴更能陶冶情操。寧靜而致遠。
最美好的時光,是天剛蒙蒙亮,庭院樹枝上小鳥嘰嘰鳴叫的時候。
最先一隻小鳥壓低嗓音、緩緩地細細地嘰嘰叫。有時還在喉嚨里轉個彎發出優美的聲樂,慢慢的屋子周圍枝條上的鳥兒們,相互回聲嘰嘰喳喳的連成一片,把太陽的光亮從湖面上拉了起來。
這就是我每天最幸福、最舒心的時候。
每當這時候,我不會急着起床,這天籟之音,多麼傳情、多麼溫柔、多麼甜美,我盡情享受。
聽聽鳥的曲調就知道,這天,肯定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我的夢想或回憶,隨着那婉轉動聽的音樂燃燒而興奮,又隨着太陽的光芒、鳥飛音散而讓我有茫然若失的感覺。
美好,總在那麼一瞬間。
當你與情人接吻的時候,愛情就悄悄離開了。有一首詩這樣說過。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有所領悟,頭髮就變白了;當我們在失敗的婚姻中,悟到了如何經營,只有箴言陪伴着你慢慢後悔;悲傷的故事有如一盞柔弱的燈,和着淚水緩緩的閃光;沒有同樣的歷史可以重複。歲月如流水、如飄雲,如煙、如沙。
婚姻家庭,火盆陶罐,有詩,更有喜悅和溫暖。童年,老年,才是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外表、生存環境和溫度,有自己的歡樂與愁苦。然而,上了年歲也有夢想,同樣想着賦予生命以意義。人生的美好和神聖,需要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和聖潔的呵護,懷着尊崇的心情去履行。
常聽到一些老年人嘆息「歲月不饒人」啊,老是自然規律,得承認。為什麼要憎恨和害怕白髮蒼蒼以及死之將至呢?這不是徒傷悲麼?只當我們沒有欺騙感情和生命,創造了應該創造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內心不就坦蕩了嗎?別人尊不尊崇,沒必要計較那麼多。更不必恐懼與哀愁。
明天我要去田野,尋找蝴蝶和蜻蜓,浸泡在明媚的陽光中。
還有夢的話,就應該去追。
當肉體的歡娛和享受變得愈來愈少,感覺變得遲鈍,諸多功能減退了,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這是嚴酷的現實。但不可以整日沉溺在這一衰退過程。多多回味令自己興奮、驕傲和欣慰的經歷。這樣就會不知不覺地回到了年輕。山峰,湖水,樹林,城市,鄉村,仍然用充滿陽光的目光注視着我們,它們依然色彩繽紛地存留在我們的音樂盒子裡和畫冊中。
我們曾經為夢想、激情所驅動,有過成功與失望。今天,翻開自己生平的畫冊,打開心醉的音樂盒子,我們獲得了靜心養性的美好時光,我們從懵懂跨過這一生命台階,學會了觀察人和認識事物,並不時地有所感悟,變得比原來聰明一些,更有心胸、更豁達一些,難道不值得高興麼。老年人,沒有什麼疾病和苦楚的話,最是輕鬆自在的好光景。這時候,隨身帶着笑聲、歡樂、泰然和寬厚走近人群,一定會有人尊敬的。 [1]
作者簡介
楊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學畢業 2004年公開出版小說散文集《鄉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審稿中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