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埠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河埠鄉位於撫州市臨川區南部,距區政府駐地上頓渡城區32公里,東與東館鎮相連,西與龍溪鎮、秋溪鎮、連城鄉接壤,南與榮山鎮相依,北與金巢經濟開發區崇崗鎮毗鄰。該鄉臨京福高速公路,夢港河穿境而過,是明代刑部尚書舒化的故里。境內丘陵崗地廣布,地勢南高北低。公路有通往市區主幹線一條,村村鄉道暢通。全鄉總面積8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19.1公頃,有山塘水庫118座,其中水田1503.5公頃,旱田56.7公頃。山林面積4800公頃,森林覆蓋率76.3%。有9個村委會,89個村小組,常住人口12621人(2017年)。[1]
中文名稱: 河埠鄉
外文名稱: Hebu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電話區號: 0794
郵政區碼: 0794
地理位置: 贛東
面 積: 80.1平方公里
人 口: 12621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撫州站
車牌代碼: 贛F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河埠一地,在明清時期是水陸貨運的重要碼頭。時周紹五、周東山等人闖福建、下廣東,做絲綢、大米等販運生意,富庶之後,深感文化淺薄之恥辱。決心在家鄉倡導尊師重教、崇文尚理之風氣。遂斥巨資建起「愛蓮第」等府第,假託是宋代理學名家周敦頤之後,以此激勵後生孺子奮發讀書,光宗耀祖。受先人薰陶,河埠鄉周家子孫讀書之風日漸濃厚。周家村的周邦傑、周邦國等人成為了上海市的高級工程師,他們先後捐贈萬餘元支援家鄉的教育事業。周家村已有20多名大學生、碩士研究生。1958年設河埠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河埠、鄭家、田南、塔溪、熊堯、油頓、尚源、曾陸、斯和、嚴嶺10個行政村。
自然地理
河埠鄉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沛,結冰期短,無霜期長,四期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臨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江山形勝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賈常行;荊楚、吳越文化交匯於此,中原、閩粵文化滋潤其中。秀美的風光,發達的農業,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澱,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燦爛的臨川城鎮文化。地氣殊異,山川炳靈,林奇谷秀,水繞川環。憑藉着數不勝數的青山綠水、精製風光,臨川河埠鄉在歷史上曾吸引過無數的文人墨客,象名聞天下的王曦之、謝靈運、顏真卿、曾鞏、陸游等等,都曾到這裡「揮毫水上,詠哦山間」。礦產資源豐富,宜黃河南北貫穿河埠境內,河床中的沙石資源豐富,而且沙石中富含沙金;宜黃河東的龍崗山上有燒制耐火磚的原材料,宜黃河西的懸壁峰周圍有優質石資源,有黃金、白銀、銅、鐵、重晶石、黏土、瓷土、煤炭、腐植酸、石灰石、耐火泥等十餘種,山礦達2491座;還有原始生態無數,山腳下,極目一眺,滿山的竹、木鬱鬱蔥蔥,似畫中的美景,更似夢中的仙境。
歷史名人
舒化(1539-1589),字汝德,號繼峰。漢族江右民系。臨川河埠油頓舒家村人。明後期詩人、刑法專家,補充完善了《大明律》。官至刑部尚書。舒化有文學造詣。著有《陰符經注》和詩文集《舒莊僖公集》10餘卷。其詩重格律,寫景言情清新自然,但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詩集未見。《江西詩征》錄其詩作。事見《臨川縣誌》、《明史》、《四庫全書》。
行政區劃
轄河埠、鄭家、田南、熊堯、斯和、塔溪、油頓、曾陸、尚源等9個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河埠,距上頓渡城區32千米。屬丘陵地區,夢港河從境內穿流而過,有公路東接臨(川)南(城)公路。
經濟發展
河埠鄉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花生、大豆、燈芯草、紅薯、果樹等經濟作物。改革開放以來,河埠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布局,擴大種植經濟作物,充分發揮山地優勢,向荒山荒地進軍,開發荒山荒地1.5萬畝,建立全臨川區最大的黃梔子生產基地,開發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化格局。改革開放以來,各項社會事業得到較快發展,河埠鄉在穩定農業基礎上,積極主攻工業,由工業弱鄉變為工業強鄉。工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先後建有江南紙業有限公司、金埠米業有限公司、溫撫滌棉有限公司(坐落在鍾嶺工業園)、東偉實業有限公司、偉達生態有限公司、江西榮裕藥業有限公司(坐落在金巢開發區工業園)等。濟作物4000餘畝,讓農民增產又增收。2002年,河埠鄉總產值840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192萬元,先後獲市、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綜合目標考評進步獎等榮譽稱號。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大了開發荒山的力度,河埠鄉共開發荒山荒地4萬多畝,建立了全臨川區最大的黃梔子生產基地,農戶也由原來單一種植水稻生產模式轉變為擴種無籽西瓜、燈芯草等經濟作物的多種經營模式,加之「三農」政策、減負政策等宣傳貫徹落實到位,農民漸漸富裕起來。2007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1.9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46元,鄉財政總收入278.9萬元。2008年全鄉財政總收入達346萬元,人平純收入達5100多元。2011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9896萬元,比2006年翻一番,其中工業產值1.9億元,農業產值10896萬元。主要工業產品有瓦楞紙,年產量1萬噸;松油脂,年產量35.2噸。主要農作物產量,稻穀2600萬斤;燈芯草4.63萬公斤;油菜產量12.9萬公斤。畜牧水產量,鴨2.22萬公斤,豬、牛1260頭,魚6.2萬公斤。有林面積4685公頃,採伐量380立方米。財政收入1181.46萬元,比2006年的191.37萬元增長517%。農民人均純收入7552元,比2006年翻一番。
工業
從2002年到2006年,河埠鄉利用鄉外資金近億元,擁有工業、加工業和農業產業化企業16家,其中投資規模在500萬元以上企業有5家,1000萬元以上企業有3家,入園區企業1家,江南紙業、榮裕藥業、金埠米業和溫撫絛棉成為工業型骨幹企業,是鄉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柱,2006年工業稅收實現49.4萬元。
農業
累計開發荒山3.2萬畝,實際栽種黃梔子1.2萬畝,風景苗木6000畝,經濟林1.5萬畝,中藥材3000畝,擁有曾陸、鄭家、油頓、尚源等生豬繁育基地4個,鄭家菜牛養殖基地1個。河埠鄉農業產業化企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到2006年底,擁有省級企業1家,市級企業6家。黃梔子、西瓜、特種藥材、瘦肉型豬、風景苗木、南豐蜜桔、燈芯草等特色農產品種養規模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隨着一系列的建設工程的展開,河埠鄉河埠自來水工程建設、農貿市場建設、中心小學學生公寓建設、中學食堂改造、街道綠化和下水道建設、福利院建設、河埠—七里坳段公路硬質化建設、所有鄉村公路硬質化建設、街道路面提質改造、街道延伸段建設、河埠橋新橋建設、河埠停車場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園規劃征地、上游水庫乾渠河埠段水利設施建設也逐步進行着。
社會事業
全鄉各項社會事業迅猛發展,農貿市場、街道路面改造等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敬老院建設即將竣工,上——七線河埠至七里坳公路硬質化和新河埠橋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已得到批准,即將實施,城鄉面貌在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將發生巨大變化。公路硬化率居全區前列。本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發展理念,通過引農建鎮,拉大城鎮筐架,2007-2008年全鄉籌措資金500多萬元用於公益事業建設。興建自來水廠,改善了城鎮居民用水條件;為全鄉五保老人新建一幢2000多平米的高標準福利院;對街道路面進行了改造並在兩旁鋪設彩色人行道板;占地4000多平米的農貿市場即將竣工,將徹底解決以路為市的混亂局面。
旅遊資源
周家村民居
位於河埠鄉河埠街的東側1公里處的節雲山下、夢港河邊,是一個風光旖旎的小村莊。村中保存着完好的明清贛派建築群。村西南,四幢連接在一起的古屋雄偉氣派。牌樓式的門楣上「愛蓮第」、「川岳呈祥」、「雙溪匯秀」石匾,顯示出當年周家名門望族的氣勢。村中老人介紹,這是清乾隆年間的古屋,這些古建築雖歷經近300年滄桑,依舊風采照人。古村中屋與屋之間有很多幽深的小巷,穿越拱形的巷門,走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在歷史的時空隧道,分明是踏進了古建築民居展覽館,讓人的思維和情感定格在古雅馨香的民居建築上。
雷峰古寺
距臨川城東南約20公里的河埠鄉境內,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剎,這就是雷峰古寺。雷峰古寺始建於南唐時(937-957),開山祖師仍法顯和尚,因其佛學造詣精深,民間尊稱為「明眼和尚」。當年他雲遊到此,見雷峰山古木參天,溪水環繞,山勢「魁大秀偉,雄視一方」,似人間仙境,即萌生在此結廬修行之法心。此後他收納弟子,廣揚佛法,四處募化,先後在山上修建了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堂、齋堂、僧舍等,雷峰古寺法脈由此開創。
視頻
第24期 河埠鄉 農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