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包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包鎮位於重慶市榮昌縣西北部,西北部與永川區毗鄰。鎮人民政府駐河包村,距縣城32公里。行政區域面積6.3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272.5公頃,其中水田1214.4公頃。2003年,轄1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共112個自然村。總人口36626人,其中農業人口31186人,農村勞動力20360。[1]

城鎮建設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縣委關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加強河包鎮在新農村建設規劃業務中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提高諮詢服務的質量,河包鎮於2006年6月2日下午在鎮小會議室召開了新農村建設規劃研討會。

研討會上,鎮城管、村建、示範村、專業組人員等同志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課題研究以及相關調研活動作了專題交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張志剛談了對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的看法、意見和建議。各分管領導也談了自己的見解。

鎮長張志剛最後在會上講話中指出,新農村建設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了整個農村、農業的各項工作,我們在理念上、目標上、舉措上都有所創新,堅持發展農村經濟與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並重;把這次規劃研討會作為指導全鎮農村、農業工作的戰略性部署,堅持小城鎮建設與村莊規劃治理同步,廣泛聽取社會各方的意見,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民群眾的意願,充分體現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和操作性。緊接着並對下一步河包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做了安排部署。[2]

特色經濟

「聽了你們的介紹,我們做大企業的信心更大了。」2008年10月17日,河包鎮大型粉條生產企業之一的秀峰公司老闆真誠地對縣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天,河包鎮召開工業企業「百日」競賽活動推進會,縣質監局應邀參會並針對河包鎮食品生產企業2008年的困境,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受到參會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的好評。

河包鎮被譽為粉條之鄉,粉條生產是河包鎮的主要產業之一,2008年河包鎮有各類粉條生產企業數十家。在會上,縣質監局相關負責人結合「三鹿奶粉」事件,針對河包粉條生產企業的現狀,分析了河包鎮食品生產加工企業2008年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對生產工藝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為河包鎮廣大粉條生產企業老闆敲響了警鐘。分析中,縣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縣工業企業「百日」會戰精神,縣質監局開展了工業企業「百日」服務活動,為河包鎮的粉條生產企業服好務,是活動內容之一。2008年,由於粉條生產缺乏相關國家標準,該局擬準備向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申報地方標準,以解決2008年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產品質量,確保粉條生產質量安全。該局這一做法受到粉條生產企業老闆的支持和贊同。

同時,河包鎮相關負責人在傳達貫徹縣工業企業「百日」競賽活動相關精神,和扶持工業企業發展措施後,要求河包鎮食品生產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嚴把食品生產原料入口關,強化生產各環節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提高產值做大做強。[3]

農業建設

2005年來罕見的伏旱和春旱對河包鎮的春耕春播工作構成了嚴重影響,在人畜飲水困難、生產用水困難面前,河包鎮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採取多種有效的措施與旱魔作鬥爭,爭搶時間開展春耕生產,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一是宣傳到位。通過召開鎮、村、社三級幹部會和黨員、社員大會,將區抗旱工作會議精神及時傳達到相關部門、各村、社和廣大老百姓之中,做到了家喻戶曉、人盡皆知;鼓勵農民採取聯合育秧、育商品秧等形式,解決育秧難的問題,確實難以栽種秧苗的,動員栽種玉米等經濟作物;同時要求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要把抗旱保春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早、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二是組織到位。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抗旱保春耕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黨政領導包村,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包社、包戶,明確責任,不遺漏一家農戶,春耕工作不遺漏一個田塊,並把2008年的滿栽滿插納入年終的綜合目標考核。並要求領導小組成員和鎮村社幹部要深入村社、深入農戶,親臨第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幫助群眾解決抗旱和春耕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充分發動廣大群眾,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進行抗旱工作。三是統計到位。由農技站、水利農機站及村幹部負責將各村(社)的旱情情況進行認真統計,並按要求組織上報,及時真實反應當地旱情。四是排查到位。河包鎮在去年興修水利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摸底排查,查清不能使用的水利設施到底是差電力設施還是差水泵,或者是需要對渠道進行清理,根據實情,組織人力物力,補漏補缺,儘量使能抽水的地方,水利設施能夠正常使用,確保全鎮春耕能滿栽滿插。五是統籌安排到位。根據2008年蓄水不多,旱情較嚴重的情況,由鎮水利農機站進行認真分析,算清水帳,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節水後調水」的原則進行科學調度,統籌安排,掌握好時機,率先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確保當前的人飲和抗旱保苗用水。

黨政建設

河包鎮黨政領導班子肩負着團結帶領全鎮黨員和人民群眾搶抓機遇,真抓實幹,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富裕、文明、安定、和諧新河包鎮的歷史重任。按照「五查五樹」活動的要求,圍繞鎮黨委提出的「抓班子、帶隊伍、聚人氣、保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為充分發揮鎮領導班子的核心作用,把鎮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堅定、務實創新、幹事成事、勤政廉潔的堅強領導集體,為全鎮的發展和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現就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問題,做出如下決定:

加強學習、解放思想,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

要切實加強學習,不斷解放思想。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切實增強理論學習的針對性、有效性。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研究解決當前全鎮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和黨的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學習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市場經濟的手段抓經濟工作,用創新的精神培植髮展新優勢。對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要向解放思想要答案、要辦法、要出路,真正做到想干、敢幹、會幹,從根本上提高班子成員的感召力和帶動力。

要堅持有效的學習制度。要繼續堅持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落實領導幹部述職時述學、考核時考學和評議時評學制度,完善理論學習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確保學習對象、內容、時間、效果四落實。2008年在領導班子中重點要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即領導班子成員要堅持每天學習一個小時,每月熟讀一本書,每半年向中心組推薦一篇好文章,供大家學習,每年結合工作實際寫一篇調研報告,領導班子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學習。

要廣開言路、執政為民,建設親民型班子

要多辦利民實事。每年年初確定若干涉及全局或群眾公共利益的大事實事,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年初公開,年底兌現,確保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要暢通民意、集中民智,建立公開透明的決策監督機制。一是民情信息收集處理制度。採取召開村幹部、村民代表座談會,下發徵求意見卡等形式,深入廣泛收集社情民意,認真整理、篩選、分析、處理,為群眾排憂解難。二是信訪包案問責制度。堅持和完善班子成員接訪制度,按照「誰包案、誰負責」的原則,對群眾上訪嚴格實行「四包」,即包調查、包督辦、包結案、包穩控,對包案工作不力的進行問責,促進依法、及時、有效地解決群眾上訪問題。三是定期「家訪」制度。鎮班子成員每月至少走訪3戶農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要建立「家訪」日誌,認真記錄群眾反映的問題、困難和要求,鎮黨委不定期對家訪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民意渠道暢通。四是實行決策諮詢制度,建立全鎮決策諮詢委員會,吸納優秀企業代表、村幹部代表、社會知名人士等參加,在出台重大決策之前,聽取意見或建議,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要真抓實幹、勇於創新,建設開拓務實型領導班子            

要求真務實、幹事成事。切實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簡化辦事環節、規範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建立科學的目標管理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責任到位、落實到位,形成抓落實的長效機制。實行黨政班子成員周一碰頭會制度,匯報上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實現對重點工作督導檢查的制度化、經常化,努力提高黨委、政府的公信力,提高領導決策的執行力,確保各項決策落到實處。

要敢打硬仗、干出特色。班子成員要勇於負責,敢抓難的、敢碰硬的,要從河包鎮實際出發,善於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考慮安排分管的工作,善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要敢於突破,拿出超常措施,儘快形成特色,活躍全局。[4]

教育活動

2007年12月7日上午8:30時,在河包鎮中心小學校園內,運動員進行曲在高音喇叭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雄壯有力。河包鎮中心小學一千餘名師生正在操場上熱火朝天地進行着冬季體育競賽活動。

本學期開學初,學校根據「陽光體育活動」的要求和「大課間活動」的需要制定了本次冬季體育活動計劃。計劃明確要求全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參與,努力備戰。這次冬季體育活動競賽實際上是對本學期此項活動的檢閱,以備後續開展此項工作。

此次競賽活動從早上8:00時開始,在隆重的升旗儀式之後,河包鎮中心小學17個班代表隊、經堂村小學3個班代表隊、高沖村小學2個班代表隊的一千餘名師生依次入場,領導講話、裁判員代表和運動員代表宣誓後,當學校領導宣布比賽正式開始時,全場歡聲雷動,師生們群情激昂,積極做好準備活動,準備大顯身手,一絕高低。

在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中,低年級段的同學聚集在跑道邊,進行抱球接力比賽:跑道上,小運動員活像一隻只小鴨子,逗得觀眾笑彎了腰。可是小運動員不管這些,依然鼓足了勁,你追我趕,爭取得獎。中年級段的同學則聚集在操場上,進行拔河比賽:運動員們都使出了全身的勁,有的呲牙裂齒,有的瞪圓雙眼,有的緊閉嘴唇,還有的滿臉通紅。加油聲此起彼伏,聲浪蓋過廣播的聲音。勝方的師生歡蹦亂跳,敗方的師生抱頭痛哭,勸也勸不了,場面真是感人啊。高年級段的同學們則聚集在上操場內跳長繩,運動員們依次從繩上跳過,像一條條舞動的長龍,歡騰跳躍,煞是好看。

本次活動突出了四個特點:

動員全體師生參加,可以說是「全校健身運動」。小學低年級學生參加50米抱球接力比賽和5分鐘跳長繩比賽,中、高年級學生參加5分鐘跳長繩比賽和拔河比賽。項目不在乎數目多,在乎的是讓全校師生一個不落,每人至少參加一項活動。

準備充分。從開學起,各代表隊就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和沒有體育課的當天下午課後1小時集體活動時間組織訓練。

師生一起參加比賽,增強了教師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得到加強。在比賽現場,教師們有的搖繩把得酸痛了,有的喊啞了嗓子,有的陪着學生流下了激動或傷心的淚水。

這次活動既是上半期體育活動的檢閱,同時又是以後,特別是冬季我校體育活動的新的開始。[5]

相關視頻

我的家鄉-河包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