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沛縣狗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沛縣狗肉又稱黿汁狗肉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沛縣有名的地方傳統特色名菜。

2010年3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沛縣狗肉」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由來

沛縣黿汁狗肉烹製技藝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史記載:劉邦手下名將樊噲,少時以屠狗為生。劉邦與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為躲劉邦,樊將肉攤遷至湖東夏錟(今山東省微山縣夏錟)。劉邦聞訊趕去,遇河受阻,正苦於無錢乘舟,忽河中游來一隻大黿,馱劉邦游過河去。劉邦找到樊噲,樊正愁狗肉無人問津,劉邦抓起狗肉就吃,經劉邦一吃,人們遂競相購食。其後,劉邦常乘黿過河食之,樊噲惱黿,殺之與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黿湯煮狗肉,香味不減。因此,沛縣狗肉又稱「黿汁狗肉」。劉邦定天下後,樊噲將黿汁湯傳給其侄,世代相承。

相傳,劉邦做泗水亭長後,得知樊噲殺了老黿,非常氣憤,將樊噲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後不准用刀。樊噲無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故沛縣狗肉不用刀的吃法千古流傳。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途經故里沛縣,宴請鄉親,以狗肉作飲,酒酣,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沛縣黿汁狗肉[1] 的生產以樊氏家族最為傳統,傳承譜係明晰。歷代名人,如北周庾信、南宋文天祥、明武宗朱厚照等過沛,皆以品嚐狗肉佐美酒為樂事。

產地環境

沛縣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良好,是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區達標縣,江蘇省農業生態示範縣;屬江蘇純農業大縣。境內有9條骨乾河流,屬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光溫資源豐富。

年平均氣溫13.9℃,年平均雨量815毫米,日照2401.3小時,無霜期207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2%,土質肥沃,水源來自微山湖,也是該區域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水質清純,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