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駝(書法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沙駝(書法家) 沙駝(1928年——2019年10月15日),原名趙朝谷,河北省隆堯縣人,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和國學家。幼年因逢抗日戰爭爆發,生活動盪不安,在烽火中斷斷續續讀過三年《三字經》、《百家姓》和半本《論語》即失學。後來堅持刻苦自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始進入社會。先後在石家莊《黑白畫報》、北京《北平時報》、天津《工商日報》任記者和副刊編輯。因同情勞動人民苦難,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他創作了大量詩歌和諷刺文章,以致屢遭迫害、追捕,被迫失業,直至全國解放。詩作受到著名詩人臧克家、蘇金傘的好評。著有詩集《駱痕》;作品發表於《大公報》、《詩刊》、《新港》、《天津文學》、《奔流》等全國多家報刊;個人傳略被載入《中國當代詩人傳略》、《中華詩人大辭典》等典籍中。
人物介紹
沙駝(1928年—— 2019年10月15日),本名趙朝谷,河北省隆堯縣人,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和國學家。幼年因逢抗日戰爭爆發,生活動盪不安,在烽火中斷斷續續讀過三年《三字經》、《百家姓》和半本《論語》即失學。後來堅持刻苦自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始進入社會。先後在石家莊《黑白畫報》、北京《北平時報》、天津《工商日報》任記者和副刊編輯。因同情勞動人民苦難,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他創作了大量詩歌和諷刺文章,以致屢遭迫害、追捕,被迫失業,直至全國解放。建國後,他先在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結業後曾在新華社平原分社和《平原日報》工作,1953年調返天津,先後在華北進出口公司、天津拖拉機製造學校擔任秘書工作。1955年在全國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運動中受到株連,被判刑改造,直至1978年底始獲平反改正。後在河北工學院(今河北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任校報編輯,直至1987年6月離休。
離休後受著名詩人魯藜之邀,擔任天津崑崙詩社顧問兼任《崑崙詩選》和《崑崙詩叢》兩刊主編,從1989至1999年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他自掏腰包,獨自一人共編輯出版六十期《崑崙詩選》。作品發表於《大公報》《詩刊》《新港》《天津文學》《奔流》《天津詩人》等全國多家報刊;作品入選《1937——1949中國新文藝大系·詩集》《中國現代千家短詩萃》《中國當代抒情短詩千首》《1993年世界詩人詩歷》等近百部文學選本。個人傳略被載入《中國當代詩人傳略》、《中華詩人大辭典》等典籍中,著有詩集《駱痕》等多部。
沙駝自幼受家庭薰陶,酷愛書法,尤擅篆隸,他的隸書剛勁雋秀,筆道粗細相間、大膽誇張、極富變化,風貌獨具;所作篆書,更是功夫深厚,筆筆到位,力透紙背。他的書法作品曾被甘肅省涇川「西王母萬碑林」、山東省臨清市「張自忠將軍碑林」、重慶市北碚「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紀念堂」、天津市「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等處勒石供展;在海外,遠播台灣、澳門、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東南亞等地。他的書法作品代表作為《福祿壽喜》系列之《百福圖》、《百壽圖》、《百喜圖》、《百祿圖》與《百龍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深受國內外的書法愛好者和藝術收藏者的歡迎。
沙駝先生曾在1999年被授予「津門百老文化之星」榮譽稱號。沙駝先生是我國20世紀40年代詩人,曾任天津市魯藜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楹聯學會顧問、北京《稻香湖》詩刊編委,天津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河西區作家協會顧問。沙駝先生是現當代著名詩人青勃的胞弟,受其兄影響,在上世紀40年代發表了大量作品,詩作受到著名詩人臧克家、蘇金傘的好評。著名詩人魯藜曾評價他:「沙駝是真正跋涉廣闊人生之沙流中的忍辱負重者」。
2019年10月15日上午十一時零四分,當代著名詩人、天津市魯藜研究會原副會長沙駝先生因病於在天津逝世,享年91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