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文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文主義
 

沙文主義資產階級侵略性的民族主義。18世紀末、19世紀初產生於法國,因法國士兵沙文(Nicolas Chauvin)狂熱擁護拿破崙一世的侵略擴張政策,主張用暴力建立法蘭西帝國而得名。它鼓吹法蘭西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宣揚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煽動民族仇恨,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在帝國主義時代,沙文主義是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輿論工具。

中文名:沙文主義

外文名:chauvinism

性   質:極端的、不合理的、過分的

當代意思:盲目熱愛自己所處的團體

形容詞:chauvinistic

詞源

詞的來源有個故事,傳說拿破崙手下的一名士兵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他由於獲得軍功章對拿破崙感恩戴德,對拿破崙以軍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盲目狂熱崇拜,遂自以為優越而鄙視其他國家、民族。今亦用於指狂熱自大,極端本位主義者。

「沙文主義」這個名詞則首先出現在法國的一部戲劇「三色帽徽」中,以諷刺的口吻描寫沙文的這種情緒。後來這個詞被廣泛應用,如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沙文主義等。

沙文主義者一般都是過於對自己所在的國家、團體、民族感到驕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國家、民族和團體,是一種有偏見的情緒。[1]

極端民族主義

在19世紀時,歐洲各國興起民族主義,提倡擁有共同文化、語言及歷史的民族建立屬於他們的國家,於是多個民族發動了獨立運動,成功擺脫外族的管治,建立統一及獨立的國家。例子有比利時脫離荷蘭的統治,在1831年取得獨立;普魯士(德意志邦國)先後打敗丹麥奧地利帝國及法國於1871年建立統一的國家。

但是,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歐洲列強為了增進本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試圖加強自己在歐洲及全世界的影響力,從而令這種擁護自己民族的情緒變質,成為一種危險的愛國主義。

大國沙文主義

沙文主義一詞源自法文。1815年,拿破崙的老兵尼古拉斯·沙文狂熱地崇拜拿破崙的一切,擁護其征服計劃,主張用暴力建立大法蘭西帝國,後來人們便將無理性、偏激而誇大的愛國主義,把自己的國家或民族看得高於一切,輕視其他所有國家或民族,甚至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思想和政策,都叫做沙文主義或大國沙文主義。

大國沙文主義主要表現在不尊重對方的獨立平等地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甚至粗暴地干涉對方的內政,侵犯對方的利益,損害對方的主權。它是資產階級侵略性的民族主義思想在國際關係方面的集中表現。在歷史上,大國沙文主義廣泛存在於每個歷史階段。沙皇俄國就有典型的大俄羅斯沙文主思潮。[2]

其實大國沙文主義是相對的,比如三個國家,甲國比乙國大,實力強橫,乙國又比丙國大,也強過丙國,就這樣,乙國會說甲國有大國沙文主義,而丙國又會說乙國和甲國都有大國沙文主義。可見,不同的國家,身處的位置不同,思想也是不一樣的。在感受到威脅時,來自威脅的國度,都會被說成有大國沙文主義的傾向。[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