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堰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堰鎮

中文名 : 沙堰鎮

所屬地區: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

沙堰鎮位於新野縣城北13公里處,素有新野"北大門"之稱,緣西漢南陽太守召信臣興修水利立沙圍堰而得名。三國故跡鵲尾坡、薦賢嶺聞名遐邇,"猴戲之鄉"蜚聲內外。[1]

鄉鎮概況

沙堰鎮北抵宛城區瓦店鎮,南連溧河鋪、城郊鄉,東接施庵鎮,西毗樊集鄉。南北長13公里,東西寬9公里,總面積79.99平方千米(2017年)。轄21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211個村民小組,45789人(2017年),6.67萬畝耕地。耕地東部砂礓黑粘土質,西部砂壤黃土為主,土質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S103線穿境而過,距"二廣"高速公路僅8公里。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800-1400毫米,水利條件優越,"兩河一渠(老白河、老溧河、鴨灌三分干三支渠)"縱貫南北。

全鎮地勢平坦,東部有溧河,西部有老白河,中部鴨灌三分乾渠蜿蜒而過,均為季節性河流,起排水作用。土壤多為黑老土和少量黃老土、灰兩合土,適宜花生、棉花、玉米大豆、梨棗、獼猴桃等多種作物生長。境內還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已探明儲量量在10萬噸以上,河南油田正在該鎮境內開採,有油井6座。境內道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省道S103線縱貫全境,鎮域內鄉村公路交織,電力充足,通訊便利,寬帶網,移動通訊,程控電話與全國相連。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9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工業總產值12.2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農業總產值4.7億元,同比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同比增長11%;財政收入完成158萬元,同比增長130%,整體實力位居全縣前列。

工業化發展不斷突破,經濟總量擴張加快。突出非公有制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不斷炒熱干群思想,狠抓項目信息搜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發展環境,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獲得歷史突破,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全鎮已形成棉紡加工為龍頭,以花生等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的非公制企業發展格局。

三大支柱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突出園區,兼固大田,科技長入,無公害生產,全鎮蔬菜總面積達到2.1萬畝,已成為南陽市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以皮雜肉牛為主多元發展的畜牧養殖業獲"南陽市標準化生產先進單位"。年花生種植面積5萬畝以上,加工鏈條逐步拉長,成為豫西南最大的花生市場。

示範點作用明顯發揮,新農村建設逐步推開。以"四新"為內容,以"四有四通四化"為標準,以"典型帶動、梯次推進"為思路,加快推進,把握原則,講求實效,我鎮趙湖、南村、焦店3個縣級示範點的新農村建設一直走在全縣前列。特別是趙湖村已實現了"六個一",即建成了一條環村路,修通了一條自來水,架通了一條有線電視網,興起了一個小集鎮,美化了一個村委大院,引進了一個大個項目。

視頻

沙堰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