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壩冬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壩冬青

中文學名:沙壩冬青

拉丁學名:Ilex chapaensis Merr.

界:植物界

沙壩冬青(拉丁學名:Ilex chapaensis Merr.)為冬青科冬青屬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貴州、海南、福建、雲南、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山地疏林或混交林中。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1]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9~12米;小枝栗褐色,幼時被疏柔毛,後變無色,具明顯凸起的皮孔和細縱棱,縮短枝不發達,長3~5毫米,具鱗片和凸起的葉痕。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枝頂端,葉片紙質或薄革質,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至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5.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鈍,基部鈍,稀圓形,邊緣具淺圓齒.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稀在幼時葉面沿脈被疏微柔毛,主脈在葉面凹陷,在背面隆起,側脈8~10對,在葉面微凹或平坦,背面凸起,無毛,於葉緣附近網結,網狀脈在背面明顯;葉柄長1.2~3厘米,上面具狹而深的溝,頂部具葉片下延的狹翅;托葉小,三角形,宿存。花白色;雄花序:假簇生,每分枝具1~5花,總花梗長1~2毫米,花梗長2~4毫米,單花花梗長3毫米,均被微柔毛,花梗基部具小苞片2枚;花6~8基數,花萼直徑約4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6~8裂,裂片圓形,具緣毛;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4~5毫米,基部合生,具緣毛;雄蕊與花瓣等長,花葯卵狀長圓形;退化子房圓錐形,先端喙狀,淺裂。

雌花單生於縮短枝頂端鱗片腋內,稀葉腋生,花梗長6~10毫米,被微柔毛,近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6或7基數,形狀似雄花:花冠近直立,直徑8毫米,花瓣長約4毫米;退化雄蕊長為花瓣的2/3,不育花葯箭頭狀;子房卵球形,長2毫米,花柱明顯,被微柔毛,柱頭頭狀,長約2毫米,淺裂。果球形,直徑1.5~2厘米,成熟時變黑色,基部具宿存的平展圓形花萼,頂端具柱狀宿存柱頭,具6或7粒分核;分核輪廓長圓形,長13毫米,背部寬約4毫米,具3棱2溝,側面具1或2條棱和溝,內果皮骨質。 花期4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疏林或混交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福建(南靖、龍巖、上杭、連城、沙縣)、廣東(梅縣、河源、新豐、龍門、翁源、樂昌、清遠、增城、封開、高要、雲浮、台山、陽春、信宜、高州、茂名、廉江)、廣西(南寧、上林、龍州、巴馬、金秀、蒼梧、欽州、防城、平果、那坡)、海南(安定、保亭)、貴州(從江)和雲南(西疇、富寧、麻栗坡、馬關、屏邊)等省區;

參考資料

  1. 沙壩冬青,植物智, 2016-05-30